滑坡的受力特点分析(假日专题,旧文新读)

最近有同仁建议写一点滑坡受力特点方面的文章,笔者在此将王恭先老先生的笔记进行整理后与大家分享。

尽管滑坡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类型繁多,规模各异,但从力学角度分析,斜坡的失稳滑动是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其下滑力大于抗滑阻力的结果。对一个简单的滑坡来说,在平面上都有上部张拉区、中部平移区、前缘抗滑受压区及两侧的剪切区。上部受拉区发生拉张裂缝,中部平移区整体滑移无或很少裂缝,前缘受压区则分布平行滑动方向的放射状裂缝和垂直滑动方向的鼓胀裂缝,两侧剪切区先出现羽状张裂缝,后形成剪切裂缝。

图1 滑坡平面受力示意图

在断面上,不论是类均质上的圆弧形滑动,还是折线滑面或曲线滑面的平移性滑动,都可划分出上部牵引段、中部主滑段和前缘抗滑段。

图2  滑坡断面受力示意图

1、主滑段滑动带的破坏是滑体向下滑动,滑床阻止滑动,在一对力偶作用下软弱层中发生的剪切破坏。除有滑带上、下的滑动面外,滑动带内会产生压性剪裂面和张性剪裂面,有时钻探岩芯中未找到缓倾角滑动面,而发现较陡倾角的擦痕面,即是压裂面,是滑动带的标志。

2、牵引段滑动带的破坏是主滑段向下蠕滑后,牵引段滑体因失去支撑而发生的主动土压破坏,是张剪破坏,不是软弱带。

3、抗滑段滑动带的破坏是主滑段和牵引段向下推挤抗滑段而发生的被动土压破坏,是压剪破坏,穿过滑体,也不似主滑带的软弱带。

滑坡的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可划分为蠕动、挤压、滑动、剧滑和相对稳定五个阶段,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如抗滑段被削弱(如河流冲刷、切坡)或主滑段加载等,坡脚剪应力大于岩土的抗剪强度而发生局部失稳破坏,从而引起主滑段沿地质上的软弱带(面)发生蠕滑,牵引后部牵引段发生拉裂。之后牵引段和主滑段一同推挤抗滑段向前滑移,滑坡发生剧烈滑动。随着滑体重心的降低和抗滑段的增长、增厚,下滑力减小,抗滑力增大,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滑坡又处于暂时稳定状态。

认识滑坡的受力特点对有效防治滑坡是十分重要的。如抗滑支挡工程一般总是设置在抗滑段以充分利用滑体的自身抗力,减少人为支挡工程量。尽量少削弱坡体的抗滑部分预防滑坡的发生和复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