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搞事,微软宣布今年不过愚人节
今天是4月1日,同时也是传统的西方节日——愚人节,虽然说这是一个并没有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的时间,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欧美文化的流行,也早已成为大众的传统。而当互联网将世界连接起来之后,科技圈的前沿企业也早已刮起了一阵愚人节旋风。
但可惜的是,在今年愚人节的整蛊大军之中,可能要缺少一位重量级选手。日前,据The Verge的报道显示,在其取得的一份微软内部备忘录中称,微软营销主管Chris Capossela在一封内部信中警告全体员工不要参与今年的愚人节恶作剧,Capossela表示根据相关数据,愚人节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十分有限,而且会产生不必要的负面的影响。
微软会做出这样的表态其实并不是很让人意外,毕竟就在数天之前,微软才扼杀了一例彩蛋。此前,微软Office的开发人员复活了经典Office虚拟助手Clippy,并将同款表情包发布在GitHub上,但仅仅一天之后,官方就要求Office团队撤下这一表情包。
不过,此前在愚人节“愚乐”大众,早已是全球科技企业的老传统。2000年,彼时还是科技圈新丁的谷歌,就在当年的愚人节宣布推出意念搜索(MentalPlex),用户只需仔细盯着一个漩涡状的GIF动图,心里想着要搜索的内容,点击漩涡即可完成搜索,也由此拉开了科技的这一潮流。
愚人节作为西方传统节日,在互联网行业有了全新的诠释,互联网企业往往会选择在这一天与与用户开些玩笑,用来显示自己的创意和幽默,并营造出贴近大众的亲民形象,以期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即使到最后被发现是“假新闻”,凭借着愚人节的加持,仍旧会获得用户的会心一笑,这样近乎0成本的营销,又会有哪家公司不爱呢?
在过去的18年里,科技企业为全球网民贡献了相当多经典的案例。2007年,谷歌推出了厕所互联网服务,简称为TiSP,大体意思是,当你需要连接互联网时,只需要把谷歌提供的长条光纤电缆一头扔进马桶中并冲走,一小时之后冲下去的那头会通过PHD链接到网络。
2014年,微软Bing的美国版更新了首页,并采用了谷歌搜索经典的设计语言。同时,如果用户输入"Google",“I’m feeling lucky”,则被改为调侃对手的“I’m feeling confused”(我感觉很困惑)。而Bing中国则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Bingo,甚至微软中国还煞有介事的声明,Bingo的中文称呼为“必应歌”。
2017年,许多微博用户一打开微博就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名字空降微博热搜榜榜首,力压一众娱乐圈大咖和时事热点。而百度贴吧用户,也突然发现自己的ID成为了热议话题。
去年华为也搞了个大新闻,其南非官方Twitter发消息称,“华为公司早已意识到,世界上很多用户无法发出华为这个音。根据华为此前对包括南非在内的43个国家所做为期6个月的调查显示,将华为的发音以及拼写相结合,有助于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提升华为品牌的辨识度”,所以将“HUAWEI”将改名为“WAHWAY”。
以上可以说是过去为自家品牌形象获得了好感度的成功例子,但是翻车的情况也绝对不罕见。作为愚人节笑点的主要贡献者,谷歌在2016年的愚人节,为Gmail上线了“mic drop(扔麦克风)”功能,在此期间当用户在回复邮件时,除了看到“发送”按钮,还会看到一个新的 “发送+扔麦克风”的按钮。
而在传统意义上,“mic drop”基本上等同于“我不想和你继续交流下去”。这一恶作剧迅速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甚至还有人宣称,真的因此丢掉了工作。直接导致谷歌发表声明道歉——“我们再次为公司的行为道歉,很遗憾今年的愚人节玩笑让您倍感困扰”。
事实上,“愚乐”活动翻车或许只是微软不再参与的诱因。更加深层次的可能,是经过了2018年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隐私丑闻之后,全球范围内对于互联网或者科技企业的观感在迅速下降,大众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或者科技“恶”的一面,而曾经开放自由的互联网正在消失,从屠龙勇士变恶龙,也成为了许多人对于科技企业的新印象。
再加上在如今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早已见怪不怪,投入资源进行愚人节营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做的不好笑会让外界觉得你没创意,做得出格了就会翻车。再加上欧美各国普遍开始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的监管力度,在愚人节开各种玩笑也很容易成为外界攻击的把柄。因此,微软营销主管Chris Capossela所谓的“得不偿失”,可能就正是来源于此。
但目前不知道的是,当今天微软的愚人节老冤家谷歌开始调侃自己的时候,这时又应该怎么办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Redmi Note 7 Pro评测:千元机典范,性价比之王
从这次Redmi Note 7 Pro的表现来看,可以说是目前绝对的性价比之王了。
一场游戏一场梦,中国游戏圈再无盛大二字
对于网游老玩家来说,以前熟悉的“盛大游戏”将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