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八大金刚”书法各成一家!

民国年间,一批风云人物被冠上了外号,桂系三巨头,川军四巨头,唐生智手下哼哈二将,黄埔三杰四凶,黄埔系八大金刚等。

其中,“八大金刚”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里,黄埔军校教官出身的重要将领,这八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般是指:何应钦、陈诚、顾祝同、蒋鼎文、刘峙、张治中、钱大钧、陈继承这八个将官。

“八大金刚”中,陈继承的隶书,已成一家;钱大钧的篆书,也成一家,把“飞白”技法,参入书法中;顾祝同有颜意的草书;张治中有榜书意的草书,都写得不错;蒋鼎文的小行草,写得很泼辣!总之,各有特色。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国民党政治家、军事家,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从辛亥革命起历经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撤往台湾,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

何应钦书法

民国将军多书才,但是在书法才艺的高低水准中,顾祝同的书法又是其中的超凡者。如果说在民国将军中选一位书法艺术最为超强的头儿,那么顾祝同凭借一手入境颜体笔迹,完全可以成为最优的候选人。

这位活到九十四岁的高寿将军,书法功底,非常深厚。楷书写得极其沉稳华美,一笔好颜体,血肉丰满,筋骨韧坚。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稍作构连,有赵体笔法遗风。碑帖印迹相当明显,一看就是一位技艺超群的书法大家。

顾祝同书法

钱大钧有儒将风度,军事基础知识和实践扎实,文学素养较高,对古文造诣较深,深受上级宠爱。

钱大钧喜爱书法,擅钟鼎篆体,苍劲挺秀,台北的“圆山饭店”题词出自其书。1975年2月,钱大钧八十二岁以篆体钟鼎文书写“金刚经”全文,赠送台湾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

钱大钧书法

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就读于浙江陆军讲武堂。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不仅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而且还被称为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军阀混战中以“飞将军”名震一时 。

蒋鼎文书法

陈诚,字辞修,民国著名人物。他的一生是不断学习、努力奋进的一生,也由于机缘巧合,得以让他从民国如流的人才里面脱颖而出,成为少数被广泛了解的民国人物。

陈诚书法

刘峙(1892年—1971年),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曾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得蒋介石赏识。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之后却以“长腿将军”和“败将”闻名。

刘峙书法

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原名本尧,字文白,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张治中在国民党任职期间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但是由于他坚持国共两党和平共处,因而被国民党称作叛徒。解放战争后,鉴于张治中对中国和平做出的贡献,被称为“和平将军”。有张治中故居留作纪念。

张治中书法

陈继承(1893—1971),江苏省靖江人。自幼入家塾,家乡儒师杨逸清是他的启蒙老师。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战术教官,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高材生。1950年5月,陈继承奉召来到台湾,仍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52年10月,他退役,此后任台湾招商局顾问、台湾交通银行监察等职务。退休后,他锻炼身体并练习书法。1971年12月10日,陈继承病逝于台北,葬于台北阳明山麓,其墓碑为蒋介石亲笔题写。

陈继承书法

有时候,人们往往对一个人身份的判定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会把他广为人知的一面无限放大,却忽视了他的另外一面。这一面,或许没有前者那么光鲜亮丽,却也是其人性中不可缺失的“精彩”。

综合看这八个人,他们都是蒋中正及黄埔系的第一批嫡系成员,在黄埔中都是教官一级的人物。可以说,在国民革命军中,就是在这一群人的带领下成长壮大的。尽管后来的结局各异,但他们在民国这个舞台上的角色是不应该被人淡忘的。

整理编缉_雪梨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