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促销策略日渐复杂,可到底谁才是赢家呢

虽然早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伴随着10月21日零点钟声的敲响,各大电商平台的“双11”活动却已经正式拉开帷幕。虽说活动时间变长让消费者有了更多挑选商品的时间,但随之而来的,则还有平台优惠复杂程度的急剧上升。除了大家所常见的优惠券之外,例如组队活动,分享链接获优惠券,定金先行,前XX名加享等一系列方式齐齐上阵,也引起不少消费者的不满,难道“就不能像当初那样直接在11月11日当天全场半价吗?”
其实抱怨的又岂止消费者,参与活动的商家显然也都此前经过计算,除了活动期间的推广费用等相关成本之外,究竟能不能赚钱;而看似最大受益方的电商平台,显然也在为今年KPI提心吊胆。
如果我们在更为冷静的情况下,或许也能更为清晰地察觉到,这个名为“双11”的大型电商活动,正成长为一股单方面难以控制的力量,其裹挟着平台、商家,甚至消费者前行。但至于前方究竟是鲜花着锦还是烈火烹油,恐怕目前谁也无法断言,因此这样一来也就更难说清,究竟谁才是其中的绝对获益者。
  • 最大受益人是平台?压力大到头秃

影响双11玩法和形式最为直接的因素,无疑就是各大电商平台,过去电商平台还只是在双11当天推出大额优惠,因此也有了双11从凌晨开始挤爆服务器的狂欢盛景。但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玩法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去年就一度出现“数学不好的人没资格剁手”这类戏谑,而到了今年,提前步入双11状态的部分消费者,也爆发出了“花钱买罪受”的感慨。
都说顾客是上帝,那么电商平台缘何要让“上帝”买得难受呢?而作为互联网公司的电商企业,难道不该让用户在使用体验上更为高效?其实这事还得从各大电商平台往昔借助“双11”取得的惊人成绩说起。时至今日,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甚至拼多多均已经是上市公司,财报则往往影响着投资人的信心,会导致公司市值的起伏,更影响着股东的收益。对比往年各大电商平台对外公布的战报数据,不难发现平台间似乎已经微妙的实现了“业绩不能比往年差”的默契,而这份默契向下,则化作了无数部门的KPI压力。
近年来在“双11”之后常有相关报道称出现“退货”潮,而这则是越来越复杂的玩法引导消费者在双11当天,为许多不在计划内的商品买单,但在活动结束享受到优惠之后,则可能会出现将不必要商品退货的可能。这种几乎成为大家共识的“刷单”,却也同样为“双11”各平台不断破纪录成绩做出着“贡献”。
实际上,几乎所有凭借数据打开资本市场大门的互联网企业,都必须面对用户增速减缓所带来的问题。有的平台选择对表面上促进数据增长的僵尸粉或羊毛党乱象放任不管,也有如推特壮士断腕清理僵尸粉的操作。因此对于任何一家希望长期健康发展的平台来说,无疑都需要好好的思考,数据看上去繁荣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而这样的增长又还能支撑多久?
  • 越来越吝啬的商家,实际只是赚吆喝?

说完了电商平台不妨再来看看商家方面,虽然购物津贴或战队红包等补贴是由平台提供,但是活动期间店内的各种优惠让利,无疑是需要商家自行承担的,因此越来越复杂的优惠策略也有着他们的身影。而其目的据业内人士分析称,或是希望实现【价格混淆】的效果。
复杂的优惠方式从本质上来看,其实正式价格混淆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款商品如果标上不同的单价,那么消费者就很明显会进行对比。例如一件商品如果平时是30元一盒,并买一送一,那么遇上“双11”促销活动时改为29.5一盒,提供六五折的折扣,并且消费满100再返20元购物券,这样一看想必不少朋友对后者的优惠就会很迷茫,也就更难去比较二者之间到底谁更优惠了。
但商家对优惠力度的吝啬,并非没有理由。毕竟“双11”虽然看着热闹,但是商家为此付出的成本确实实打实的,除了对消费者的让利之外,还需要自行承担活动期间的推广费用,再加上在这期间各种成本的上涨,对于原本就是逐利的商家来说,这些所增加的成本,需要从哪里找补回来呢?
或许到这里有人会问,既然商家在参与活动的成本上感受到了压力,又为何还要每年参与呢?其实对于商家来说,与其说“双11”是一场促销活动,还不如说这更像是一场品牌宣传,尤其是在知名度上本就处于弱势的商家,也更需要借助“双11”这类活动进行推广。尤其是当受众变得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选择不参与任何“双11”活动的商家,或许多少也有些担心被竞品抢占市场吧。
  • 追逐优惠或是洒脱,坑都在哪里

最后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双11”大促变质的味道似乎就更加明显了。正如网友吐槽的那样,原本一天活动中的半价优惠实实在在,却逐渐发展成时间越来越长优惠越来越难计算,而例如0点定金和1点付尾款等限制条件,也让号称便利高效的网购失去了以往的优势。
根据社交媒体上一位网名为“叶子”的网友称,在10月21日活动当晚,因为听闻网红直播能给出更大优惠,因此蹲守在直播间,结果发现“晚上直播其实都是预告,12点才开始抢”,“直播一个一个来,抢完一个换下一个”。最后其除了抢到此前想要购买的商品之外,还差点被气氛所感染,买下另一套上千元的护肤品,只是因为没有抢到才未购得。但问及抢购完之后的感受,她则抱怨称“实在是太累”。
因此除了积极参与各项优惠活动的网友之外,现在也有更多的消费者开始思考,自己为了优惠所付出的时间成本究竟是否值得,甚至会主动放弃一些“限时”或“限量”的优惠。但其实无论怎么选择,都已经中了【价格歧视】的陷阱。所谓价格歧视,就是商家将同样的产品用不同价格卖给不同用户,所形成歧视,其目的就是让卖方尽可能多的获益,并让每一位消费者都付出他们预算的最高价格。
价格歧视的最高境界简单来说,就是“看碟下菜”,而在目前的双11促销活动中,也就变成了想要优惠就费力,想不费力就得多花钱。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的诀窍,则在于商家对用户特征的有效区分和分割,过去通常只有垄断型卖家才有实力去践行,但如今借助大数据的力量以及互联网的便利性,更多的商家也得以进行更为精准的“看碟下菜”了。
在识破商家和平台的意图之后,想必大家也能够更为冷静的应对“双11”这股引力越来越强的漩涡。如果促销活动消耗了你太多的时间或精力,吸引你购买了太多本不在计划中的产品,那么或许这时就需要考虑一下,真的有必要凑这个热闹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Pixel 4系列闭眼也能解锁,谷歌还是管好“亲儿子”吧

又双叒叕“翻车”,谷歌Pixel 4系列遭遇闭眼也能面部识别。

今朝微信严管外链,但当年也曾有过“蜜月期”

对于外链,国民级社交平台微信对其严管无疑是情理之中。

(0)

相关推荐

  • 双十一促销套路深似海,家电业乱战何时能消停?

    双十一大促,家电厂商们应该少一点套路,多几份真诚,这样才能持久下去. 荀玉||撰稿 作为疫情后的第一个双十一大促,今年这一促销能否刺激疫情后消费的复苏,成为各行各业最大的关注点?为了扭转前三季度的颓势 ...

  • 双11这笔钱不能退,看清几个真相!

    大家晚上好,大财师兄来了~ 距离一年一度的「双11电商节」已经不到一周了! 估计有不少小伙伴都已经蓄势已久,购物车快加满了吧? 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这个节点购物是可以省下不少钱的: 但对于理财意识不强 ...

  • “双11”退货潮背后:靓丽的数据只是看上去很美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双11"过后的第一天,"退款"话题一度冲到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对此,部分"尾款人"将这种颇为浪费的现象归咎于商家和平台, ...

  • “双11”临近,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警惕六大消费陷阱

    随着"双11"的临近,各商家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大促活动,尤其是线上商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让广大消费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近日 ...

  • 618大促京东和天猫,到底你选择了谁家消费

    今年618是忍住没有剁手了,没有在618期间购物,但是也忍不住去逛了下京东和天猫,不得不说,在今年才看到了这两家平台的促销玩的策略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如果说天猫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而京东就是一个 ...

  • “双十一”来了,小编帮你总结了避坑宝典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近日已启动预热.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提前时间,将"购物狂欢节"升级为"购物狂欢季".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种& ...

  • 网易严选退出双十一有营销之嫌,可用户为何还愿意买账?

    最极客 最具极客精神的新媒体 在双十一如火如荼之际,竟有电商平台主动退出?11月4日晚,网易严选在其官微中发表了一篇声明,表示将要退出"鼓吹过度消费.为销售数字狂欢的双十一",并且 ...

  • 警惕!你网购看到的那些好评可能都是假的,它们是这么来的→

    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你会去看评价吗?看到商品好评如潮是否会促进你购买?如果告诉你网上看到的好评都是假的,你还会买吗? 1 虚假网络刷单黑灰产业链 近日,上海浦东警方全链条打击一虚假网络刷单黑灰产业链,抓 ...

  • 双十一「消费」消费者

    电商购物节变味,消费者们怨声载道,监管部门也颇有微词. 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牵头召集美团点评.国美在线.小红书.饿了么.洋码头等22家电商企业召开行政约谈会,通报网络市场存在虚假宣传.部分商品存在 ...

  • 剁手季丨为什么618买的东西,居然不是最便宜的?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一年一度的618电商优惠日马上就要到了,这个源于京东周年庆的优惠日,凭借高强度的优惠折扣获取了大量用户的认可,也与11.11一同成为了中国网民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