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和黄庭坚的唱和,略窥古代文人的风雅之趣
和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社交方式,你寄我一首诗,然后我再根据你的韵脚次韵一首,如此可以连绵不绝,不仅可以增进感情,也锻炼了创作功力。
苏轼的诗留存到现在的约有2800余首,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与友人的唱和之作,数量最多的是与弟弟苏辙之间,几乎贯穿了他们的一生,以诗代信,是当时文人的习惯。
除此之外,苏轼和自己的门人或者同僚好友也有频繁的唱和,比如黄庭坚。尽管黄庭坚的诗名不如苏轼,但论及对后世诗人的影响力,黄庭坚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庭坚和苏轼最开始所凭借的就是以诗神交,1078年,黄庭坚在北京(大名府)担任国子监教授,苏轼在徐州担任太守,虽未晤面,但早已是趣味相投。
有一次,黄庭坚寄去了自己的两首古风新作,苏轼收到后,大为赞叹,评价道:“二诗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某非其人也。”其一曰:
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傍。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回信之时,苏轼也次韵了两首,其一曰:
佳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暇,俯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客观来说,苏轼的诗不如黄庭坚。黄庭坚的诗,从起兴到最后的托物引类,节奏非常自然,娓娓道来,结尾水到渠成。而苏轼的和诗因为要考虑韵脚,节奏是非线性的,关联性不强,结尾稍显刻意。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和诗,寓意不仅和原韵一脉相承,且有更深入之处,可见苏轼确实是理解了黄庭坚的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劝慰这位青年才俊。
从这两首诗,我们能略窥古代文人的风雅之趣,它是建立在人格、学识、趣味等基础上的深层沟通。相比之下,现代人的人际交往何其苍白,多流于表面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