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芎的副作用与禁忌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其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常规用量3~9g。
【药理及作用功效】川芎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对心脏可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心肌收缩和增加冠脉流量,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具有扩张静息支气管及抑制组胺、乙酰胆碱收缩支气管的作用,延缓慢性肾损害,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血液黏滞度的影响,对环孢素的肝肾毒性引起的胰β细胞的毒性均有防护作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脑梗死,突发性耳聋,促进骨折愈合,逆转肝癌多药耐药,尚可用于偏头痛、颈椎病、面瘫、急性肺炎、肺心病、糖尿病肾病等的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皮肤过敏反应:张可礼等报道,患者因心绞痛而使用脉通300mg加川芎嗪80mg静滴,用药4d后全身出现猩红热样皮疹,以前胸和后背为主。停用川芎嗪,皮疹渐消退。1个月后因心绞痛频发,再次加用脉通300mg静滴,1次/d,连用4d,无皮疹,再次试用川芎嗪80mg静滴,心绞痛有改善,但又出现猩红热样皮疹,仍以前胸和后背为主,皮疹压之褪色,全身皮肤瘙痒,故停用川芎嗪,改用赛庚定,皮疹渐消退,但比上次明显慢。
2.过敏性休克:刘景昀报道,患者因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曾2次静滴川芎嗪注射液,都突然出现畏寒、寒战、胸闷、呼吸急促、四肢发冷,血压8.0/
5.1kPa,脉搏细弱而快。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处理。症状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3.迟缓过敏反应:谭宗风报道,患者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时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川芎嗪160mg静滴抗凝处理。用此药的第7天,输液约20min,患者颜面及颈部出现充血水肿,颈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瘙痒,考虑为川芎嗪过敏,立即停用川芎嗪,给予氧气吸入,用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约15mmin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次日,停用川芎嗪,其他用药未变,未再出现上述反应。
4.血管神经性水肿:曹灵等报道,5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从未用过川芎嗪及川芎,因均有血液高凝状态,均于住院后用5%葡萄糖150ml加川芎嗪160mg静滴,于输液开始后4~5h患者先后迅速出现颜面及颈部充血、水肿、颈部压迫感伴声嘶,3例轻度呼吸困难,考虑为川芎嗪致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立即停用川芎嗪,并用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缓慢推注,于推注后0.5~1h,5例患者的上述症状逐渐消失。3例患者次日用川芎嗪仍出现相同反应,同样处理有效。在其他用药未变情况下,停用川芎嗪以后,5例患者均未出现上述反应。
5.哮喘:吴恩亮等报道,患者因左下肢疼痛、干性坏疽,给予川芎嗪静滴,滴液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气喘、双肺哮鸣音,伴咳嗽、咳痰、端坐呼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因失去手术机会转入急诊科抢救,经静脉应用氨茶碱、地塞米松、青霉素、5%NaHCO3等药物。2d后患者胸闷、喘憋、心悸等症状消失,血压、心电图均正常。5d后再次给予川芎嗪200mg静脉推注,5mn后患者感胸闷、气促,继之出现哮鸣音和呼气性呼吸困难,唇颊、指端明显发绀,躁动不安。血压下降至10/8kPa,心电图示频发房早,心肌缺血。立即停用川芎嗪,抢救无效,48h后死亡。
6.严重低血压:张志彬报道,患者因心绞痛发作,即给予消心痛5mg舌下含服,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加盐酸川芎嗪80mg,输液约10min,患者全身大汗、嗜睡,血压测不到,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钝,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无变化。即停止输液,静脉滴注多巴胺,0.5h后血压回升至169kPa,维持静脉滴注·6h后症状消失,血压恢复到18/10kPa。怀疑是含服消心痛所致,故停用消心痛。次日再次静脉滴注川芎嗪,不到1min即出现上述类似症状,血压测不到,立即停用川芎嗪,改用多巴胺升压,2h后症状消失。
7.短暂性脑缺血:陈玉良报道,患者因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头晕、语言含糊不清、肢软无力半个月,给予10%葡萄糖250ml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mg静滴。静脉滴注2d后,头晕减轻,语言含糊不清、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第3天静滴15min后,患者突感头晕、胸闷,口吐白沫,左头面部麻木,左肢体疼痛,不能移动。急查,血压11/8kPa,心率60次/min,心音低钝。左侧肢体腱反射( ),其他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为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停输上述液体,立即让患者平卧。改用10%葡萄糖250ml加参麦注射液30ml,静滴10min后,患者左侧肢体痛减轻,可以移动。1h后头晕、胸闷消失,肢体活动自如。后改用脉络宁静滴10d后,患者语言正常,肢体活动自如。
8.剧烈头痛:沈曼芬报道,患者因患高血压Ⅱ期,脑供血不足,每日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盐酸川芎160mg静滴,1次/d,输到第4天,患者开始感到头痛剧烈难忍,为解除疼痛,自服去痛片未见好转,到第8天来院就诊,要求改药。查体:血压16.6/1
1.3kPa,除感头痛外,其他未见异常。遂改用维脑路通注射液继续静滴,症状逐渐缓解,头痛减轻,逐渐好转。
9.严重胃肠道反应:郭从容报道,患者因胸闷、气短,考虑心肌缺血,予川芎嗪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滴速20滴min,第1天用药后2h出现恶心,呕吐5次,均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呕血,腹泻3次,均为黄色稀便,无里急后重,无脓血。查腹部无异常。曾考虑为急性胃肠炎。大便常规无异常,血常规正常,无发热。予解痉、止吐和补液治疗后,症状缓解。第2天静滴川芎嗪后再次出现呕吐、腹泻,故考虑为药物反应所致,遂停用川芎嗪,住院期间未再出现胃肠道症状。
10.其他反应:刘萍报道,患者因脑血栓形成,用川芎嗪120mg加5%葡萄糖250ml静滴,20min后出现胸闷、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寒战等症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反应,确定为川芎嗪过敏反应。汤守成报道,患者患脑动脉硬化,用川芎嗪80mg加10%葡萄糖250ml静滴,滴入200ml时患者感全身畏寒、轻微颤抖。查体温正常,经对症处理,30min患者症状缓解,午休后发现前胸部、腹部及双大腿内侧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呈网状,青紫色,稍痒,未作进一步处理,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防范措施与禁忌】
1.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滥用。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证和孕妇均当慎用。
2.严格掌握剂量,依据病情及个体剂量化,禁止超剂量应用。
3.有川芎过敏史者在应用时,应严密观察。即使首次使用川芎嗪无过敏反应,在连续使用川芎嗪时,也应细心观察患者的皮肤、呼吸、血压、声音、神志变化,警惕川芎嗪迟缓过敏反应的发生,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以便出现情况及时抢救。
4.如出现不良反应者,宜立即停药,并予以对症处理。
5.需长期使用川芎及其制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