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西姜村特刊】崇学尚武西姜村

崇学尚武西姜村

兰溪市水亭畲族乡西姜村,村以姜姓聚居,在伊山西面,故名西姜。有村民小组10个,233户,752人,耕地1177亩。始祖为周姜子牙,隐钓磻溪(神农氏四十二世孙);伯约公姜维(神农氏八十四世孙);姜浩(117世孙),北宋末迁居明州(今宁波);姜叟(姜浩之子),宋南渡时迁居金华兰溪;姜征,字惟信,行目一,称小白石(姜叟之子),迁居本县瀫水之西太平乡。始迁祖姜霖(姜叟之孙),字仲泽,行九三,元初为兰溪教谕,晚年卜居兰溪太平乡西岗(今水亭西姜)。

宗族排行字为:九、千、三、文、巽、常、震、升、鼎、仁、慈、和、惠、福、禄、崇、盛、德、恭、分、庄、敏、孝、友、敦、贤、良、俭、让、宽、全、能、智、勇

始迁祖之后,其分支分别迁往西安县紫公岗、衢州、江山、凤林、东井等地。

西姜姜氏自元初迁来,始迁祖为兰溪教谕姜霖,姜霖倡导的是姜氏的祖训,姜子牙、姜维的立国为民思想,重视教育、重视尚武、重视传统医学的传播、重视文化艺术。

查得《兰溪市志》资料,明代考中举人的有3人,其中武举人2人。

姜文立,字大经。明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中己丑科进士,任江西建康府建昌县令。今水亭西姜人。

姜兆熊 字文屏,号沧泮。明天启四年(1624)甲午科中南直隶武举人,官至南畿都督佥事。今水亭西姜人。

姜绍齐,明崇祯三年(1630)庚年科贵州中式武举人。今水亭西姜人。

清代考中进士的有一人,清代姜文立,字大经。清顺治六年(1649)中己丑科进士,任江西建康府建昌县令。今水亭西姜人。

明代考中举人的有3人,其中考中武举人的有2人。考中进士的有1人。

姜素雯,字云官,清乾隆二十七年(1765)中乙酉科举人。今水亭西姜人。

武举人2人。

姜大凌,字汉飞。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庚子科中武举人。

姜大敦,字士安。清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科中武举人。

姜文立,字大经。清顺治六年(1649)中己丑科进士,任江西建康府建昌县令。在西姜村姜曼松户,有明代古建筑防火墙,其门台上的砚塘方框内写有“西赆南琛”的字,意思是说,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出自: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 荆艳楚舞。”

清代,姜佐周的父亲姜海元是个地道的秀才。民国时期,民国三十年,姜爱梧、姜佐周都得到了国民党军方的赞誉。陆军中将福建绥靖主任公署参谋长赵南撰写了《姜君爱梧家传》,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中将参议徐瑞镕撰写了《姜君佐周家传》。

从一个只有800多人口的村庄,能够培育出进士、举人,而且明、清两代都有两个武举人考中,这对西姜姜氏一贯重视教育、一贯遵循祖先的尚武精神分不开。

明清时期,西姜姜氏开中药铺、中医坐诊的有10多家。在本村的有3、4家,分布龙游、衢州、兰溪、水亭、游埠等地。中医世家姜炳根,一家四代行医,开设中药堂、坐诊中医,民间送其匾曰:积德乃昌。

西姜村自古以来重视文化的传播。一直建有坐唱班。因此村民以一句话来概括:西姜自古锣鼓地,文艺人才辈出西姜。

1950年,村成立“百人秧歌队”,秧歌队参加迎送解放军队伍活动,并在各村示范表演。

1950年并存2个坐唱班“微戏”昆曲各一,逢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祠生日,坐唱一天一夜。

1964年办起村俱乐部至1983年共排演大小戏曲50多本,赴周边县市公演400多场。

1965年代表游埠区参加全县文艺大会演出,获得“四好俱乐部”称号,同时获得创作演出奖。

1970年5月份代表金华地区赴杭州参加“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28周年”汇报演出,获得中央首长和省市领导好评。

至今每年逢农历正月二十,二月初二重大节日在本村祠堂、大会堂、广场,都面向观众进行丰富多彩娱乐活动。

由此可见,西姜村的民风一贯崇学尚武

,文武兼备。主要体现在:

重视教育、重视尚武、重视医学、重视文艺等许多方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