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临死的时候,为什么说刘备是个老实人

袁术临死的时候,可谓众叛亲离。以前他手下的雷薄、陈兰、吴景、孙贲全都弃他而去。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喝蜜水而不可得,乃大呼三声“未料我袁术竟至于此!”呕血三升而死。

据说袁术困窘之时,刘备送来一封书信,说他是豪门贵胄,被俘虏实在丢人,逼他自杀。

袁术览书良久,却说:刘备真是个老实人啊!

有信仰的老实人刘备

袁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还得从二人的过节说起。

瞧不起谁啊

袁术这个人,是偏执狂躁型的人格。陶谦刘备的老部下陈登曾评价袁术说:

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也。

吕布也曾评价袁术:

喜为大言以诬天下!

陈登是士族,和袁术交手过两次,吕布是枭雄,无所顾忌。两人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那么袁术究竟有多狂躁呢?这得从他的用人说起。

当年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来投奔袁术,此人气宇轩昂,能力强大,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王霸之气,袁术要是能认真用此人,得天下指日可待,但袁术把孙策的舅舅吴景提拔为太守,把他的弟弟孙贲提拔为将军,就是整天晾着孙策这个大英雄,让他不上不下,非常难受。

像孙策这样万里挑一的豪杰,怎么受得了这种鸟气?后来终于脱离袁术,犹如蛟龙入海,再也不受袁术控制了。

当孙策轻轻松松拿下江东三郡的时候,袁术还臭不要脸地问了一句:伯符你还回来吧?我封你为大将军!

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三块地是给我袁公路打的吧?

哈哈哈,把周公瑾都整笑了。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后来发生的事情可以用一句峰回路转来形容。孙策在江东安身立命之后,吴景和孙贲马上叛变,投靠亲戚孙策去了。

袁术不但没有得到孙吴二人的忠心,还丧失了广陵、淮北等大片土地。

历史上像袁术这么玩的,不在少数,都想着拉拢对手的手下或者兄弟来离间敌人,比如曹阿瞒也用过,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是像袁术这样玩崩的非常罕见,其不得人心,可见一斑。

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刘关张三兄弟作为后起之秀,受到很多诸侯的拉拢,曹操都亲自给关羽温酒,袁绍拉着刘备的手说话。但袁术的眼睛可就长到天上去了,他根本就瞧不起刘关张这样底层出身下贱的小人物。

袁术

切,瞧不起谁啊?这些你瞧不起的人,哪个最后不比你强啊!

不过袁术对家底丰厚的士族还是挺上心。比如陈登的堂兄陈瑀,是老太尉陈球嫡子,他上表封之为扬州刺史;吴郡富春士族孙坚,他推荐封为豫州刺史;宗室刘勋,封为庐江太守。大将军桥蕤,也是当地大族。

纵观袁术旗下的大官,无一不是士族大家,纨绔子弟,除了孙坚之外,真正有能力的不多。

这可能跟人的性格有关,袁术本身就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从小结交的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其吸引的自然也是这样的成员。

摆明做坏人

董卓掌权时,曾当着大家的面说:

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

袁绍势力最大,孙坚作为袁术的手下,又杀了华雄,所以董卓得势时,以二袁为眼中钉。

当时曹操不过是袁绍的小弟,在袁绍的授意下去兖州发展去了。

而袁术则不同,他瞧不起任何人,甚至袁绍他都瞧不起,因为袁绍是庶生,袁术从小把他当下人看待的,就跟贾宝玉对待贾环一般,颐指气使那是家常便饭。

他看见大多数豪杰都依附袁绍,很不解地问手下:“特喵的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才干什么?不像话!”他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已经不是他袁家的人。

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在身份地位上袁绍肯定不如袁术,但袁绍很会玩,他发现袁术不肯合作之后便联合刘表钳制袁术,还派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来瓦解袁术的势力。

袁术当然受不了这个气,他和公孙瓒和陶谦联盟,攻打袁绍的小弟曹操,但又不是曹操的对手,在匡亭战役中被曹操打得大败。

南回寿春时,他一手捧起来的陈瑀反而造他的反,不让他进城,气得袁术吹胡子瞪眼睛,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回到阴陵,屯兵攻陈瑀,最终把他赶跑了。

此时的袁术可谓非常狼狈,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

正巧当时袁绍兵不血刃,赶跑了韩馥,占领了冀州,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袁术觉得自己的这点地盘立马就不香了,他转而攻打九江郡的扬州刺史陈温,把陈温赶跑之后,占领了扬州,自为扬州牧。

袁家这兄弟俩很像,袁绍强占冀州,袁术强占扬州,都是鸠占鹊巢。

然而当时董卓被刺,天下军阀互相攻伐,东汉朝廷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不久李傕攻入长安,赶跑吕布。吕布想投奔袁术,袁术却讨厌吕布,严词拒绝了,吕布只好投奔袁绍。

从吕布投奔袁术的行为来看,袁术当时的声望和势力应该是最接近帝业的,吕布这么骄傲的人,不可能傻到去找一个没前途的人。

但是,骄傲的人是互相厌烦的,袁术根本就瞧不起底层出身的三姓家奴。

吕布和袁术,就这样从一开始就结下了梁子,所以后来当吕布背着女儿向袁术求援时,不知心里做何感受?

当时的李傕也想结纳袁术,派德高望重贵为三公的马日磾为使者出使寿春。

马日磾在东汉中央集团贵为太尉、太傅,乃三公之首,袁术却直接将他囚禁,夺了他的太尉兵符,妄图靠它指挥中央军,这当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李傕已经自身难保,也是毫无办法。年老体弱的马日磾最终在寿春被折磨而死。

可以说,袁术对老东家东汉朝廷没有一点点的尊重,所以他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个站出来称帝。这从他最后穷途末路,归帝号给袁绍时的信中可以看出来,他说:

哥们,天命早就不归汉室了。现在的天下就跟东周末年一样,豪杰纷争,政出私门,我们就跟七雄一样打天下,谁打下来就算是谁的。虽然我失败了,但是哥们你现在是坐拥四州,所向披靡,未来的天下一定是姓袁,所以我把帝号和玉玺交给你,只要你能收容我就好!

然而彼时的天下,人人都想食袁术之肉,袁术最终还没投奔袁绍就死在半路上。

相较于其他诸侯,袁术基础很好,却心怀不轨。一般人都会把坏心眼藏在心底,但袁术骄豪,贸然称帝,终成众矢之的。

有的人,一辈子居高不下,想跌到尘埃里也不可得。

老实人?

袁术野心膨胀,妄自尊大,确实也有很多迷之原因。

因为袁氏是三恪之一陈国的后代,陈是虞舜之后,象征土德。而汉朝是火德。袁术颇有些周易八卦的基础,他以为以土承火,乃是天经地义。

另外,淮南统治的区域包含汉高祖起家的沛县。袁术曾不止一次过去参观游玩,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代汉自立乃是天假其便。

当时又有一个河内的方士张鲏站出来说袁术有做皇帝的命,当时天下有谶文曰:

“代汉者,当涂高也。”

意思就是说,能取代汉的人,是一个在路中“高大”的人。

袁术觉得自己字公路,是最符合这个谶语的。

其实,这句话是年老的汉武帝喝酒时候耍酒疯说的,本来就模棱两可,不明不白。

孙坚字文台,台子也涂高;刘备家里的桑树亭亭如盖,也涂高;刘表字景升,也涂高;高览、高干,哪个不比他高?

偏偏袁术还得到了传国玉玺,便自诩真命天子。碰到这样自命清高的人,谁也没辙。

兴平二年,当汉献帝被李傕追赶,保卫帝师的杨奉弃驾逃命的时候,天下诸侯都想着去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唯独袁术喜不自禁,招集百官道:

“如今刘氏已经衰微,皇帝不知所踪,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众爱卿意下如何?”

袁术众臣面面相觑,没想到领导荒唐到这种地步。主簿阎象象征性地劝了两句,袁术恨得牙痒痒,不久就恬不知耻地自行称帝了,建号仲氏,又称仲家。

乍一听这名号真的很白痴,也正体现了袁术埋藏在心底里的自负。

伯仲叔季,仲为老二,正好袁术就是嫡次子,运气好大哥死了而上位,所以袁术从小到大就迷之自信,简称迷信。

上天对袁术确实不薄,因为在做皇帝之前,除开陈瑀不给他开门那次,他一路顺风,几乎没碰到什么对手。

比如老邻居刘备,自从占领徐州之后和袁术打了几场仗,但输多胜少,最后还被吕布抄了后路,不值一提。

其实刘备在徐州那两年,徐州本地人并不服刘备。且不说泰山郡的臧霸、孙观、尹礼,广陵郡的笮融根本就不鸟刘备,就连徐州本部的丹阳兵统帅曹豹等也和刘关张矛盾重重。

刘备这样的枭雄当然懂得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但是当时袁术称帝,靠近袁术的只有自己和刘表、孙策,孙策忙着征战四方,刘表忙着收拢民心,征讨袁术的重任只能压在自己头上。

所以,在内部不稳的情况下,刘备很自然地中了荀彧的“驱虎吞狼之计”,连年对袁术发起战争。

与其说是中计,倒不如说是刘备心甘情愿为东汉朝廷扫除凶逆。

面对淮南这样的庞然大物,刘备征伐袁术的行为无异于蚍蜉撼树,肯定是没有结果的。

刘备自己也知道,以他的势力,打袁术是打不过的,但为了汉室安危,必须打。

吕布走投无路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正和袁术打得不可开交。

时局图

公元196年,刘袁激战于盱眙、淮阴,相持不下之际,吕布偷袭下邳,刘备被迫回军,军队溃散,困于海西,若非糜竺以千万家财救急,刘备这辈子就算完了。

之后,刘备不得不承认吕布为徐州之主,自己带领残兵败将回到小沛,开始了长达二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

刘备从陶谦手里继承徐州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当是时,曹操一心想把徐州摁死,然而后院起火,最窘迫的时候,兖州根据地只剩下三个县。

这种天下大势,对刘备来说是千年未有之机会,只需要联合吕布,剿灭曹操,再找机会灭了吕布、袁术,便可以和袁绍分庭抗礼。

然而,刘备却选择和袁术过不去,这一切的一切,袁术都是看在眼里的。

所以袁术后来在收到刘备来信后,情不自禁地说:刘备真是个老实人啊!这也算是对这位枭雄最准确的描述。

当然,这时候的刘备确实是很老实,后来经过社会毒打的刘备老不老实,就不好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