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征文展示】易尤凤作品 | 在凤凰咀嚼爱情

西散原创主编手册——梅雨墨香

西散原创大型采风征文活动唯一官方发布基地

2021“我心中的凤凰”大型征文展示(028)

凤凰正如她的名字,一个美丽又神密的地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借用苏轼的诗表达对凤凰的印象也很贴切。

一个湘西偏僻的小县城成为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有她独特的魅力。被她吸引的人成千上万,作家、画家、诗人纷纷奔来寻找灵感,中外游客不远万里跑来只为一睹芳容。其实她除了美貌,还有更深沉的历史渊源。凤凰自古就是苗族聚居的地方,保留了完整的苗族文化。凤凰在历史上又是一个驻扎军队的边塞。凤凰旧称筸镇,军队叫筸军,有“无湘不成军,无筸不成湘”的说法,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中立下了辉煌战功。筸军历来以勇武善战著称,先后产生了几十位将领,沈从文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26岁就做到贵州提督,他家几代从军。离凤凰县城不远的南方长城是明朝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凤凰人通过战功得到官衔和奖赏,在家乡置办房产。你看那些一排排高大的封火墙,里面藏着深宅大院,都是明清时代大户人家留下来的,虽经岁月洗礼,仍显豪华气派。

凤凰在湘西也是一个最出人才的县。远的不说,离现在最近的有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中科院院士肖纪美、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刘祖春、著名画家黄永玉,省市一级的人才更多,他们对故乡的深情和反哺激发了更多凤凰人发奋向上,勤劳勇敢。单说黄永玉就给凤凰增添了多处著名景点,他的夺翠楼和别墅,他捐建的四座风雨桥,他在凤凰街上的题字和设计,无不都是艺术珍品。

在凤凰你需要住下来慢慢了解和品味,感受这一方山水人情。你可以看看沈从文故居,参观熊希龄老宅,去看著名学者陈寅恪的爷爷陈宝箴的老屋,还可以走访万寿宫、古城门。石板街两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苗族物品,最有特色的是苗服和银饰,从远古祖先传下来。

凤凰古城依山傍水,一条清澈蜿蜒的沱江串连起两岸的吊脚楼。站在吊脚楼上凭栏探望,河下的动静、对岸的灯影扑入眼帘,跨河的风雨桥像银河的鹊桥方便两岸人民相会。夜晚华灯初上,灯影在水中摇曳,模糊的人影在河边徜徉,情侣在河上泛舟,优哉游哉坐在船上观赏两岸夜景,听划桨翻水的声响,这时便觉得爱情最美好,吊脚楼上饮茶人也会投去羡慕的目光。

到了凤凰,沈从文的墓地也是必须去的景点。去县城不远,沱江边上一座小山树木葱茏,岩石嶙峋。沿山边小径拾级而上,接近山腰有一个平台,只见一个自然天成不规则的杂色大石头搁在路边,那便是沈老的墓碑,碑石就地取材。不注意看上面的文字还以为是山上落下的一块石头。如果没有当地同行者告诉我,绝不会想到那是墓地,看不到墓冢,完全融入大自然。站在这里可以听见沱江的流水声,故名听涛山,也可以听见城里的鸡鸣狗吠,就像沈老小时候来这里游玩一样可以望见家园。2007年5月张兆和女士的骨灰送到这里,他们终于融合在一起。我默默为他们祷告:愿得一心人,愿百年后不相离。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啊!

晚上下榻于听涛山对岸的芸庐民宿。民宿依照沈老兄弟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沅陵的芸庐别墅仿建。环境幽静雅致,背山面水,风景环绕,竟有几分兴奋难眠。白天看过的地方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遍一遍翻过。我想起小说《边城》里的翠翠,多么单纯可爱的姑娘,没想到结局凄凉。那时情窦初开,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靥。大老和二老都喜欢翠翠,翠翠喜欢二老。他们两兄弟竞争是他们的事。大老生气出走外地,意外翻船死亡。在男人的迷信里如果发生灾难就会归罪女人,二老也负气出走了。剩下翠翠守着那条渡船,日复一日摇落岁月。她做错了什么?我为翠翠的命运叹息。

我熟悉边城,近在邻县,跟凤凰有相似的风土人情,是一个山清水秀的苗族古镇。沈老年轻时在那一带工作和游历。他是在用生活书写故事,故事里的女人大多命运凄美。

当我想到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更没了睡意,反复咀嚼,五味杂陈。才貌家世贤惠爱情什么都不缺的张兆和,结局比翠翠还煎熬。

他们的爱情在当时比流行小说还轰动,沈老的情书被摘抄引用千万次。最多的是这段“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1929年,27岁的沈从文尝过失恋、失业、退稿各种滋味后来到上海,怀揣徐志摩的举荐信找到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希望谋得一份工作,胡适留他当老师。从没上过讲台第一堂课就出了洋相。可他注意到坐在前排的女生清纯美丽,一眼难忘,她正是18岁的张兆和。她来自安徽最富盛名的望族,四姐妹中排行第三。四姐妹个个才貌双全,兰心蕙质,尽人皆知,仅次于宋氏三姐妹。叶圣陶曾说过“九如巷张家四个女儿,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足见教养多么优异。

沈老师暗下决心要追到她,发挥写情书的优势,信件如雪花般飞去。她则纤尘不染,潜心学习,成绩优异,对众多追求者的来信保持缄默。可是沈老师需要答案,老师找另一女生帮忙,有寻死觅活的意思。张同学知道后吓坏了,报告胡校长,校长不但不帮她,还要到她父亲那里做媒,这事便轰动了校园。他不停地写信,坚持了三年多,张同学已经大学毕业。他征求巴金的意见,提了一包书撬开了张家大门。她相信是真爱,点头同意了。她明白对于女人一旦点头就是一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追到心中的女神,他呼她“三三”,她呼他“二哥”。美好的爱情结成正果,一时在朋友圈传为美谈。

她放下大家闺秀的架子,洗衣做饭,勤俭持家,怀孕生子,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他勤于写作,发表的渠道畅通了,收入越来越丰厚,渐渐有了名气。大家都以为幸福生活没有悬念。可是你永远猜不到别人的想法。

很快第二次轰动发生了,新婚刚过一年,孩子还在襁褓中。他遇到了崇拜他的读者,一个文艺女青年,于是新的故事开始了。这出戏张同学万万没有想到,如果没有几年深情表白,她心里的落差可能会小很多。这突如其来的一棒打到谁头上都找不到北,爱情小鸟直接从天上像触电一样摔下。他后悔了,哭着求助林徽因,朋友圈也惊掉了下巴。

聪明的林徽因劝和不劝分,况且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她选择了隐忍和原谅。接着第二个儿子来到人间,家庭应该会越来越稳固吧。偏偏现实生活比小说还要跌宕起伏,不怕你小心脏能否受得了。

四年后第三次轰动来了,战乱年代在昆明西南联大他跟那个文艺女青年又重逢了。大家除了一声叹息还能说什么呢?直到他们自己觉得疲劳了,故事才结束。

她深感爱情苦涩无比,一辈子也消化不了,除了一堆华丽的情书,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爱。本以为可以琴瑟和鸣,却是漫长的孤独悲凉。他在弥留之际,紧紧抓住她的手说“三姐,我对不起你。”

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中他受到批判,很多夫妻都散了。她守住婚姻,养大孩子,在一旁默默地关注他,生病时照顾他,最后为他送终,整理他生前文稿,编成《从文家书》出版。这就是一代才女美女的爱情归宿。

大概男人的爱是一把野火,容易烧伤女人,但是还是不断有人飞蛾扑火。希望爱情之火不要太凶猛,能够长期温暖就好。


作者简介:易尤凤,爱好散文、诗词、摄影、旅游,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偶有诗文发表在报纸、杂志和网站。

西散原创主编:梅雨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