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清华的孩子家长是怎样教育的?
清华大学陈逸贤,陈逸贤被教授称为近十年来教过最优秀的清北学生。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三篇论文,英语非常出色。拿到过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那么如此优秀的学生,家长是怎样培养的呢?在陈逸贤上初中时,就是那位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科目几乎是满分,当让很多孩子还沉迷于手机电脑时。他却在学习各种知识,班主任让其家长分享教育经验,陈爸爸拿出了口袋里的老人机。陈爸爸说。以理服人是家庭教育的前提,要求孩子做到家长必须做到。很多家长回头想想,自己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自己在干什么?一边要求孩子别玩手机,自己却在旁边玩手机。家里孩子不羡慕才怪。我有位朋友,为自从有了孩子,夫妻两就很少躺在少发上玩手机,都是在看书。他说;为了孩子装都要装到底。曾有句话不知大家知道吗: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希望大家为了孩子都能坚持。教育最大的失败: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的父母莫言曾说:“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长,总是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和自己。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玩手机,自己却天天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孩子必须早睡早起,自己却熬夜睡到日上三竿;要求孩子爱阅读爱看书,自己却从来不摸书、不学习.....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必然是不能让孩子信服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未完成的心愿,非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的事情却不符合逻辑,经不起推敲。真正能够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父母,一定是努力做好自己,用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在关键时刻给孩子有效的指导。怎样培养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一个家长的教育经验感受分享 林妈聊孩子学习发布时间: 02-1300:17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都是国内最好的高校,多少学子的梦想就是考入清华、北大念书,也有多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清华、北大。看了很多家长发表的文章内容,分享如何培养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教育经验。基本都有一些共性特点:培养孩子树立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计划”意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成长过程需要父母多陪伴;等等。都很有道理。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群里经常有家长朋友,交流沟通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都是身边的人和事,聊起来感受更深一些。从儿子,包括他的同学,能考上清华、北大的经历,我感觉最重要是三大因素:一定的天分;足够的努力和坚持;还要有运气。一定的天分为什么说,需要一定的天分?人的天分是由差别的,体现在学习上,就会有差距的产生。天分高的孩子,理解力,领悟力,记忆力等,高出一筹,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效率更高。现在的学生学习内容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大家能支配的时间一致的情况下,天分高的孩子,学习成绩肯定更好一些。 很多人认为天才出于勤奋,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坚持,也可以成为天才。努力,而天分弱一些,肯定能超过多数不努力的人,包括有天分而后天不努力的人,但是不会超过有天分而同样又努力的人。清华、北大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超级中学,几乎没有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说是超级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天分高,还非常努力。努力加坚持儿子高中读的上海中学,数学班。上中一个年级10个班,人数不到400人。这里荟萃了上海最优秀的学生,每个同学都很优秀,平时学习非常刻苦努力。一些从事竞赛的同学,从小开始坚持接受严格的培训,能取得好成绩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绝大多数学生都进入了985大学,或者专业性的211大学。一半以上考入清北复交。进入清华、北大,约15%。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和985失之交臂。这部分同学,绝大部分是当初中考裸考超水平发挥进入了上海中学,但完全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节奏,一直在年级中吊车尾的那部分学生。而真正通过自招的方式进入上中的孩子,基本不太可能考不上985。毕竟先天的能力放在那里,再加上后天强大的师资助力,有这样的成绩也属于正常现象。还要有运气为什么需要运气?儿子能考入北大,真的是运气很好。这个运气,是一定实力下的运气,可不是捡漏那种运气。儿子读的数学班,44位同学,2个出国,剩下42人中,11位北大,10位清华,比例50%。从进入上中数学班时,这些同学等于已经是脱颖而出了。可以说44位同学,每个人都有考入清华、北大的实力,每位同学也是以此为目标的。有些同学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没有能如愿考入清华、北大。但他们的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将来也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家长要把孩子培养到清华、北大,从孩子出生开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十几年,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每个成功家长都有宝贵经验,共同之处可以借鉴参考,不能照搬硬套,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如果尽了力了,没有达到目标,那这个过程也是有收获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善良,有知识,有爱心,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我儿子比较幸运,考入了北大。我们家长也很欣慰。在孩子一路成长中,我感受最深的,不是在于具体的如何指导他学习,而是帮助他树立目标。这个升学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在学龄前,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孩子,你对他说理想,目标,未来,其实有点抽象,他还没有那个意识。对小孩子来说,哪里好玩,才想去哪里的,学习好,一般都是家长要求而已。这个时候,家长需要把握住,在小升初时,家长一定要竭尽所能地让孩子进入到优秀初中。能考入好大学的学生,基本来自于超级高中;能考入超级高中的,基本来自于优秀初中。初中是个分水岭,有个大学教授说的,教育是用来分层的,这个分层就是在初中开始了。这个台阶,没有迈上去,后面会每个台阶都差一截,十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就很大的了。初中阶段,是孩子青春期,变大最大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全力冲刺好的高中。家长如果在之前,已经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基本能把握住节奏。这个阶段,学校的氛围,包括老师,同学,其他家长,会对孩子的成长,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进入优秀初中,就是这个道理。高中阶段,老师基本只抓学习、课业的,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等等。蛮多家长经常来沟通,孩子出现各种情况啦,该怎么办啦?比如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做作业不认真,拖拉,厌学等等,这些基本是小时候一些问题的反馈。往往发现这个阶段,纠正及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很难的。所以培养学习兴趣,养成专注,自控的学习习惯,越早越好。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林妈聊孩子学习发布时间: 07-0921:15《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说过:“一种好的习惯在孩子幼小时很容易形成,但在他们长大后就很难养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时候就有很多不良习惯,长大后也难以改掉。”
因此,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1)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要想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关键不在于父母的催促,而是提前立好规矩。郭晶晶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虎妈”,她特别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她给孩子定下的规矩,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算是爷爷霍震霆过来看孩子,她也要求孩子必须先写完作业才能玩。她说:“希望孩子可以养成好的习惯,不能随心所欲,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好的。”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则,并陪着孩子严格执行,比如写完作业才能玩、作业完成后必须检查、每天必须复习和预习等等。让规矩来督促孩子主动学习,比家长跟在后面唠叨催促更管用。(2)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习惯很多孩子,总是习惯拖延:周一要交的作业,总是要拖到星期天晚上才补;爸妈不催着起床,就觉得迟到几分钟也没关系。其实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玩,迟到了会错过哪些。所以父母一定要早早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第60届国际数学竞赛金牌获得者邓明扬曾分享过自己的假期作息表。他将自己的学习、阅读、运动时间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并且给自己每周都安排了几个小目标,比如要看几本课外书。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时间管理能力,离不开妈妈的教育。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会他列每日计划表。制定计划的时候,妈妈也会充分尊重他的想法,只给出一些建议。妈妈每天就负责监督他,每完成一项计划,还会给他相应的积分奖励。他感觉自己每天都很有成就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好的时间观念,养成了自己管理时间的习惯。
(3)培养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白岩松曾说:他自己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大人的书、小孩的书,他都会去读。他还用母亲的两个阅览证到处借书看,于是慢慢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陪伴他至今。是阅读,让他成为了今天的自己。在白岩松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也成了一个小书迷,房间里堆满了各种书籍。陪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习惯根植于内心,这才是父母真正为孩子计深远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