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紧攥的手

为了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卓越团队的马主任和刘老师为住宿班的家长提供了未来强者沙龙,第一期结束后,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第二期又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大家对先进的教育理念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都恨不得把其中的精髓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己的大脑中,并在与孩子的共处中,以及日常对孩子的教育中进行实践和应用。以下就是最近一期的参加沙龙家长们的问题和感想,作为家长,我们共同来分析和比对一下,秉承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在家校共育这个广阔的海洋中遨游。

读完《父母效能训练》第二章后,我们一起探讨了“亲子关系中,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解决方案?”刘老师将沙龙中共性的问题整理了一下,在此分享给大家。

一、A爸:和孩子说话费劲了,孩子的回答不认真,感觉总是在敷衍自己,不接自己的话茬。这是让自己不满意的。自己经常教育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有一次,看到街边摆摊卖水果的,然后就和孩子说为什么有人开宝马,有人骑自行车,有人摆地摊,这和学习有很大关系。孩子就反问,为什么你初中毕业也能当总经理?(另外一位爸爸很机智地说,你可以和孩子说,要是我大学毕业就可以当董事长了)。大家都笑了,表示自己和孩子相处过程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

讨论与分析

1.怎么说。作为父母应该以怎样的角色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呢?一些父母采用了控制者和指挥者的角色,正如在公司和单位里面的角色,在家里面和孩子交流时也用这样的语气(有时父母会意识到这样似乎不好,尽量克制,但表情或是动作却不能掩盖)。青春期前,面对父母这样的教养方式,孩子可能不会有什么表现,但是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有了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要求,当父母用这样的姿态和孩子说话时,就会引发孩子所谓的逆反心理,但是因为之前一贯的相处模式,所以会由唯命是从变成了阳奉阴违、敷衍,左耳朵进右耳朵,甚至是采用对抗的办法。如果父母是做管理工作的,习惯了严格要求自己和他人,可能这样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逃离父母。其实,在孩子面前,父母无需表现的全能,适度地表现“无知”,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王道。

2.怎么听。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和父母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时,父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如果父母总也是敷衍或是表现出不耐烦,那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孩子会对我们的话产生同样的反应。有代沟难免,但我们可以填补。一位爸爸讲了自己的成功经历。一次接孩子回家,路上孩子兴奋的和自己说漫威里的一个人物,可是自己却不了解,但是自己还是用简单的回应——是啊,嗯,不错等方式回应孩子。回家之后,自己用手机百度这个人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一会儿孩子又和自己聊起这个人物,于是爸爸现学现卖把自己刚刚了解到的说给孩子听,孩子听到了爸爸的话,兴致盎然地继续这个话题,“都快要钻到我的怀里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因为感兴趣的东西不同,所以家长和孩子有共同语言的地方不多,这是正常的,可是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向你叙述一件事,父母即使不感兴趣,但也要学会倾听。简单的回应就好。如果有时间可以再了解一下,当再和孩子一起聊时,就会有了更充分的话题,简单的付出就会收获孩子对你的肯定。(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和对自己感受的重视)而且,看似这样一件件小事的倾听,时间长了就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因为和父母有了共同话题。这样当孩子遇到了一些“大事”也愿意和父母分享,谁不想拥有这样知心的而且还能互动的听众呢。

二、B妈妈:孩子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情拖拖拉拉,说了也不管事。有一次周末口语一百没有完成,被老师点名,然后自己的火立即就上来了,也开始说孩子。可是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讨论与分析

1.既然孩子每次拖延,自己去说都没有效果,那就要想着改变策略。

2.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被点名,此时孩子自己的心情已经不好,心里会责怪自己。如果父母再拿这个说事,那么就是火上浇油了。这个可能是多数父母的做法——把孩子的问题变成了自己的问题。又想到了我小时候,被别人欺负了,很委屈,难受,回到家之后迎接我的不是宽慰和温暖,而是劈头盖脸的责备——怎么这么窝囊,这么大的个子还被小个子欺负,是的,此时我也觉得难受,但是听了大人的话,慢慢地我决定以后再被打我也不会和家人说,因为说了,还有亲人的二次伤害。孩子希望的是雪中送炭,如果没有,也不要伤口撒盐。被老师点名,会触碰到一些孩子的自尊心,然后他们会知耻后勇,做出改变;可是当被老师点名,再加上父母的指责,更多的孩子会选择破罐子破摔,而且这样的情况多次发生,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慢慢习惯,拖延成了保护自尊心的手段——因为这些都是外部的评价,我不做,不代表我不可以,只要我做就可以做得更好,但是长久下去,这种拖延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习惯。

3.怎么做呢?就像《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中的核心概念所讲,搞清楚问题的归属,属于孩子的问题留给孩子,让他/她承担后果,可惜父母总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引发自己的情绪和面子问题。正像一位家长所讲,现在的家庭教育是重过程而非结果。事实上,我们的目的是使孩子成长或是养成某种好的习惯,但是我们过多的参与其中的过程,反而会打乱了孩子成长的步骤,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与其步步紧跟,不如远远陪伴,能够远远陪伴孩子的父母,当孩子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向父母求助,而非不想和父母说。

三、C爸爸:孩子道理全懂,但是自我约束力差,一旦接触手机,情绪就会表现的特别差。

讨论与分析

1.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像对于手机都没有免疫力,是一个共性问题。

2.一些家长会监视孩子玩手机。严重了,亲子间开始了斗智斗勇。但是如果孩子习惯了偷偷摸摸的玩手机,长此以往下去,可能会使孩子泛化这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当别人不允许自己做一件事,而自己又喜欢,那么就开始了偷偷摸摸地去做——而这,并非是家长的本意,但事实形成了。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让孩子学习和进行更有益的活动,这些时间增加了,玩手机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

3.孩子使用手机得到了什么?这个可能是我们要想的。成就感,满足好奇心,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尊?

4.知道了孩子玩手机背后的需求后,那我们就可以不针对手机问题而是针对孩子的需求想办法了。这些需求在孩子的学习或是体育活动等有益的活动中可以得到吗?

最后,想用为什么要敲孩子房间的门?——结尾

可能一些父母会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一家人显得多生疏啊!可事实并非如此。西方人说人际边界,在心理学里,孩子房间的门象征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年龄越大,自我意识越强,父母敲门给孩子的感觉是尊重孩子的自我。如果经常不敲门进去,甚至还偷看孩子的东西,那么这就是不尊重孩子那个小小的自我,自然孩子会保护自己逐渐萌发的自我,开始和父母约法三章,开始锁门,有的父母在这种情况甚至会破门而入,如此就造成了更坏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做轻松的父母呢?学会敲门,就免去了孩子的锁门,当打开了孩子的心门,和孩子无话不谈,就激发了孩子内在成长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是两个过程。

第一种:不敲门——孩子锁门——家长想法破门。

第二种:敲门——孩子开门——孩子邀请父母。

我们为什么不去做被孩子邀请的父母而要做破门而入的父母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