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家园:花园人生
梁东方
有自己家的院子,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将院子建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天地之间,只有这一方有天空有土地的地方是属于你的,是你可以在这里自由进行耕种配置养育与修建的,这是有院子的人的自豪,也是有院子的人的权利。
有院子的人,有的将整个院子都铺成水泥地,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棵草,讲究的是向城里的单位院落看齐,省了扫落叶除杂草的麻烦。同样是有院子的人,有的家庭则采取了与之相反的完全放任的态度,任何树木灌木杂草野花都可以自由生长,哪怕在墙头屋顶上也不去费心劳力地予以剪除。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是更多的处心积虑地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这院子里实现自己的自然梦想的人。
我们客居两夜的朋友家,可以说奉行的是树木池塘草坪的自然格局;其邻居家却完全是花园格式,除了墙边的三棵高大粗壮的水杉之外,诺大的院子里除了果树就再没有很高大的乔木了。它们要把天空敞开,让阳光无碍地照射进来,照射到他们整个院子里四百多种花卉各种高矮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花蕊里来。
这样的格局貌似是因为这家的男主人来自号称鲜花之国的荷兰,其实所有的营造都源于其中国女主人的一片热爱之心。她以培植花卉为乐,从一进后院的小门,便已经开始一一介绍沿途所见各种各样的花卉,其中的成败和特点都津津乐道。
她一种一种的讲述连我这样向来喜欢记录的人也难以跟上,那些学名和土名,那些隐藏在学名土名背后的脾气秉性,她都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得滚瓜烂熟,了然于胸。在我们大多数只见花形花色充其量可以分辨花香却不得要领的外行人听来,所有的名字都既熟悉又陌生,所有的花朵都像是见过但是又都不知道其所以然。
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花朵,高高矮矮占据了所有的空间,甚至沿着房屋墙壁又格外镶装了一圈夹土层,以分享墙壁反射回来的高温与日照。那可是那些喜欢阳光的花卉的天堂。
她家的意象是已经是标准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三棵高大的水杉是整个院落里的花园造型的支撑,是旗帜性存在,也是向高空引领的唯一维度。而树下从大门通向屋舍的窄窄的小径,与小径两边婆娑的花卉,便是他们每天离家和还家的时候最经典的“通过”。这样的通过,既是实用的经过,也同时是观赏,是审美,是让自己的心情起飞的跑道。
在这里我不想具体讲述这个花园里的任何一种花,所有的花的名字和形象其实我们也都在公共的花园绿地里多少见过,在网络图谱和照片里大约也并非难寻之物。因为所有的花都是他们就近淘换来的:在市场上,在集市上,在网络上,在邻居那里,甚至在荒野之中。
他们的眼睛里就只有花朵吗?既是,也当然不是。
他们在找院子,改造院子的过程中,逐渐释放了工作压力;在培植和实验各种花卉的过程中,贴近了土地和植被,刷新了自己。
每天早晨五点多醒来,推开门走到花海一样的院子里,就已经充满了喜悦;不再纠结,不再执着于工作中的一些事情,将自己解脱了出来;不再参与别人对自己的敌意,其敌意也就没有了目标,关键是自己从此解脱了出来。早餐以后到花园中自挖的泳池中游一次泳,然后再去上班,不仅神清气爽,而且依依不舍。
当然,在我的感受上来说,这个花园院子和我们所做客的森林院子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因为没有高大的乔木,所以花园院子里的温度也就高出了不少,人体的舒适度也就差了不少。甚至还在这花园儿院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怀念森林中的那个家了。
快步走回来以后,迫不及待地在樟树下坐定了,心中有一种终于回来了的狂喜和怡然。然而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离开这所有的院子回归城市之后,包括这花园院子里的一切,也还是会历历在目地一再在眼前上演。它们都有城市生活里无论如何所无法企及的,天堂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