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笔记:从范家庄水库到长村水库
梁东方
封龙山下有好几座水库,都是截留身边高耸的封龙山的雨季降水而成。不过因为本地大多年头都是干旱少雨的,即使是雨季所能积累的雨水也十分有限,稍微大一点的水库往往就面临着干涸之虞。
好在有一条在封龙山山脚下盘旋而过的引岗渠,它可以引来冶河和岗南水库相对丰富的水源地的水,不仅供给下游的丘陵梯田用水,还能给两个水库进行进行水源补给。这两座水库之中,不知道包括不包括看起来在比水渠更高的位置上的长村水库。
我这一天从范家庄出发向着长村水库而去,就是走的引岗渠的渠边路。范家庄已经是封龙山山麓高处的村庄,向上看封龙山高高在上,向下看丘陵平原莽莽苍苍,而一道引岗渠像是腰带一样穿村而过,一派山水之间的好气势。到了春天满村的泡桐树在整个村子上空盛开着甜蜜的紫花,曾经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好地方。在那些道路还非常崎岖逶迤的年代里,我和朋友曾经在无意中骑车漫游到这里,为这世外桃源式的盛景所沉醉。这是我至今依然念念不忘,要再来徒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奈,这里也和别处一样,正在经历所谓建设的刷新,代价就是树木的大量减少,建筑的大量增加,甚至连穿村的水渠也完全覆盖住了,成了地下渠。原来流水脉脉、树影招展的旧貌,远矣。
而村庄上面更高处,整个一面山坡都已经被开辟出来,将全部树木去除,用围墙圈起来一片硕大的山场,山场里寸草不存,裸露着山体的沙石黄土;据说是要建设某学校的分校。自然山水资源将以建设的名义被彻底覆盖的命运,也已经在这里势不可挡地开始。
虽然道路越来越宽,但是因为建筑也越来越高,所以反而显得更其拥挤。原来的山野地貌越来越少,被大自然安排下来的植被和山石痕迹越来稀疏乃至于不见;密集的建筑和建筑之间缝隙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唯一空间,这种所谓发展的宿命,也已经降临到哪怕是曾经如此偏僻的地方。
在这样的形势下,引岗渠渠边过去高耸的大树都已经被一一砍去,只剩下了树根和干瘪的树枝树叶,还在顽强地显示曾经有树影婆娑的位置。这条被称为第二红旗渠的宏大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经济和民生都非常困难的时期,沿线的乡村中几乎人人都自带干粮自带工具参与了这条生命渠、希望渠的艰苦建设。现在很多跨渠的桥上还有当年明显的时代痕迹:五角星一般是桥梁正中的核心造型标志,两侧的浮雕的标语通常都是“自力更生”“人定胜天”。
经过1996年的大洪水以后,很多渠段都进行了重修,现在又进行了全面的水泥化改造,只能在很少渠段还能看见当年石头砌成的渠墙旧迹了。连带着渠岸渠坡上过去丛生的野生植被也都已经被清除成了寸草不生的土坡,看来也都是为来年的建筑做着准备了。原来那条几乎在原生态的山野之中蜿蜒的大渠的样子,那种人类建设与自然风貌恰如其分的融合之状,已经或者必将永远成为过去。
让人惊讶的是,隆冬之中的小寒时节,渠中却是流水滚滚。问了一些拿着用树枝自制的长柄榔头凿冰的人,才知道是引水补充长村水库。因为天气冷而结冰以后,阻碍水流,所以专门来凿冰畅流。
不过,从近距离直观地看,引岗渠的海拔似乎比长村水库要低,何以它能反流补给上游的水库?难道是来水的远端海拔更高,倒虹吸作用可以完成这种上引水的过程?可是看水库周围的具体地势,又不像。
果然,经过一番逶迤坎坷爬上长村水库大坝以后发现,水库里一点水也没有,完全彻底地处于干涸状态。引岗渠的水,只是经过水库下面的渠道继续下行了。这条渠最终是要经过105公里的山间穿越和绕行抵达八一水库的,所以这次冬季引水的最终目的地应该是八一水库,而不是海拔更高的长村水库。
这样边走边看的探寻,经过很多有高草掩映的小路,经过很多无路可走的山坡,也经过了一些罕见地保持着半原始状态的树林;作为一种运动,一种属于个人发现意义上的地理探寻,依据某种地理线索中的人类痕迹,又置身无路的山野,让人始终有一种大步向前或有所见、或有所悟的新奇与兴奋之中。算是这寒冷的日子里的一项自寻的乐事,一种在很多时候能让人忘了浓重的雾霾已经遮掩了近在咫尺的封龙山的残酷现实的精神转移。
严重的干旱和更其严重的雾霾,并没有能阻止人们进一步干涉自然的惯性,靠着一味的建设其实是很难阻止这两事情的继续发展的。相反,大规模地跑马占地,清除一切杂草乱树,铲除山石山坡的作业已经在这一带山麓上大规模地展开。
尊重山野的自然地貌,圈定保护区,只小心地添加一些灌溉措施,不再多人类的干涉;只做细致地养护养育,尽量少施以铲车钩机之类的蛮力毁弃,尽量让地形地貌和依托地形地貌的自然植被保持原状……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一个面对残酷现实而无能为力的理想。眼前利益是最无法抗拒的,人类理性之类的说辞经常只能退避三舍。
环境损失的惩罚尽管已经到来,但是没有谁真地在为其担忧;何况是自然审美的破坏,在所谓发展的眼光里,就更拿不到台面上来了。当年那山草萋萋植被藤蔓遍布的山野,那流水穿过泡桐树在天空中织成的甜蜜紫色花云云影的景象,永远地沉入了历史,沉入到人类与自然相酬唱的遥远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