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好”也要适当(深度好文)
今后的日子里,我与你结伴同行
尊重道德,但拒绝道德绑架;
看完这个视频,心里真痛快!
卡图卢斯有首诗:
给我千个吻,再多就数不清了,忘记数字。
嫉妒怎会自知嫉妒的深度。
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对待子女,“给好”也要适当。
有一种现象,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的时候,人的感觉就会变的迟钝和麻木。感情也是这样,当你过分的付出,过度溺爱的时候,对方对爱的感觉就会麻木,也就不会心存感激了。
有这样一对恋人,女方温柔体贴贤惠,单纯善良可爱,堪称生活中的美人鱼。所不同的是,美人鱼是天生的这样性格,而她是刻意地去做这样的事,说这样的话。目的是为了讨得男朋友的喜欢,无条件地付出,退让。可是,她的男友并不珍惜,把她当软柿子捏来捏去,最终,她的男朋友还是离开了她。只因为他提出的无理要求被她拒绝了一次,他就抱怨她不够意思,忘掉了她所有的好心好意。
贪婪的心是惯出来的,你回回都让步,只要一回不谦让,就说你没良心,推翻了你所有的包容付出,这就是人性。
当她的男朋友已经触犯道德底线而她却不加以制止的时候,就是在帮助他犯错,在纵容他犯更大的错误去再次地践踏她的尊严。她的心软只是给了他再次伤害她的权利。
人是惯性和劣根性的结合矛盾体,当犯错被轻易原谅的时候,往往不是知错就改,而是变本加厉。
结了婚的人为家庭做出奉献,这是应该的,但无底线、无止境的给好付出就没有必要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对健康亲密的伴侣关系有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伴侣之间“给好”与“接受”要平衡。一方无底线的给好,一方只是接受就会造成两人关系的不平衡。一旦这种不平衡超过双方的承受点,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出现问题,甚至破裂。不管是给好还是接受,都必须有个限度,都要在对方能接受和回报程度之内才行,否则一旦超过了对方的回报程度,会给对方造成压力和痛苦,从而产生想逃避的念头。给适当的好付出者得到了对方恰当的补偿,从自己的爱人那里得到回报时,被关注的渴望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紧张情绪就会化解,而呈现出祥和宁静的心态。
朋友邻里之间“给好”也要适当。“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穷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穷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穷人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家里人说,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他们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如果继续给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一碗米不够,两碗米不够,三碗四碗还是觉得你只给了沧海一粟。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痛,可以忍住,而痒却是越挠越上瘾的。
之前发的《有一种人,认识就觉得温馨》这篇文章(点击“查看历史消息”阅读),我发的时候忘了在文末设置留言功能了,有一位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我是不是有些麻木不仁,我身边的萍就是这样一个小女人。我俩一个班,什么活她总是多干,有好吃的让我先吃,挨训时总替我挡在前头,我这个马大哈每天不知要出多少错,她总是不知不觉替我融解掉,而我却从不当回事,习以为常。看了你说的这些,才觉得自己脸皮是不是有些太厚了,今后得做个知道感恩的人呀,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太不容易了,有人一辈子也不一定遇到个这样的知己,而我非常幸运。闺蜜就是这样,不一定天天见面,不一定要甜言蜜语,但我们一定是胸无城府,需要时会全力以赴,倾情相助。这大概就是好朋友的境界了吧。
这位读者算是有良知的,及时发现了自己应该感恩对方。生活里常有这样的事,当你好心帮人的时候,第一次帮他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到了N次以后,他简直就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甚至当没有了这种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怨恨,正所谓恩中招怨。
那些无底线的不知感恩地搜刮你好处的人,你务必要多加小心。
对待子女,更要“给好”适当。
你知道吗?大多数孩子不听话、不体贴,是因为孩子不懂爱,在他们身上,爱的教育缺失了。造成这种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于父母给的爱太多,太过分。想一想,当孩子贪图玩耍,不肯吃饭时,作为妈妈的你是不是拿着饭碗,追在孩子的身后,一口一口地喂他;当孩子要看动画片或玩游戏的时候,你是不是禁不住孩子的哀求、恼怒和发脾气,最终退让;做作业的时候,你总是在一旁陪着孩子写,督促他?当孩子习惯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习惯妈妈的退让和帮助以后,他们就不觉得这是你爱他的表现,而会把这当作理所当然。
教会孩子爱的能力很简单,那就是“给好”要适当,让孩子学习付出,让孩子感受到他被需要。有人做过简单的调查,让孩子说一说家里人是怎么爱他们的。这些可爱的孩子所列举的事例都跟付出有关,有的说我帮妈妈去买了馒头,她夸奖我能帮她干活了,我就知道她爱我;有的说我帮爸爸倒了一杯水,他高兴的亲了我一口,我就知道他爱我。可见孩子们在被人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得到大人的重视和肯定时,他们就会感受到爱的存在。而你豪无限度地“给好”,他们并不一定感受到你爱他,甚至还有点烦。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独立个体逐渐脱离依赖,走向自我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里,妈妈干涉太多,或者关注不够,都可能让孩子走上歧途,产生负面作用。
对孩子而言,一个母亲不能一味地“给好”,付出,成为纯粹的保姆而失去了母亲的位置。
养育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教育孩子更是一件细雨润无声的长期工程。一个母亲要学会把子女揽到胸前轻生教诲他们,理智地给适当的好,这才是正确理智的爱。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能力。给适当的爱,有爱、会爱的人才能把握幸福,拥有幸福。
我们都知道做人要讲义气,也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但当面前有一片海的时候,谁还会记得那滴水!所以“给好”也要适当。
而我们自己也要常常反思是否也因为接受了别人“一斗米”而淡漠了人家施米的恩情?如果有,看完此文章立马给对方打个电话,把自己对她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吧!
我们尊重道德,但拒绝道德绑架!
作者:愿我的文章能慰藉你的心灵,喂养你的神经,给你带去一丝感动和温暖,提供一些智慧的线索;既美丽又有用,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