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社交会成为下一个投资新蓝海吗?【HRoot独家评论】

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深入,拥有专业技能的个人处在庞大的系统中,即使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也能依赖强大的体系自立根生,完成工作。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越来越原子化的个体以及受限的朋友圈,孤独是现代社会的另一大特征。尤其身处大公司中,虽有千人围绕,但似乎难以找到志趣相投之友,甚至对朝夕相处的同事都不甚了解。面对这一趋势,同一公司内的员工社交平台悄悄进入市场,尝试寻找潜藏的商机。

Never Eat Alone:与同事共进午餐

Never Eat Alone是一款能让员工在午餐时进行彼此联系的APP,由曾在瑞士联合银行(UBS)工作过数年的Marie Schneegans及其联合创始人Paul Dupuy创立,最初在美国建立公司,但却首先在法国取得成功,该团队宣称目前在法国已经与30家大公司签订了合同,现已将公司搬回法国。近日,Never Eat Alone宣布获得了14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法国食品联合企业Elior Group所投。这轮资金将帮助Never Eat Alone扩展海外市场,并探索能否在人力资源部门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该轮资金也将用于团队的人员招募。

Never Eat Alone的运作逻辑是,当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订阅了这款APP之后,员工可以通过公司邮箱登录该平台,该平台只允许同一公司的员工进入。员工在该平台上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及职业兴趣。他们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浏览其他员工的信息,寻找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工友。当然,该平台也能自动进行员工匹配,为员工找出志趣相近的工友。如此,便可以互相交换信息,约定共进午餐。

投资方法国食品联合企业Elior的董事长兼首席执政官Philippe Salle表示:“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对午餐时间的应用进行投资了,人们乐于在午餐期间进行交流,这多亏了数字化的普及,当然Never Eat Alone这样有才华的创企同样也功不可没。”

下班约:让工友下班后高效交友

无独有偶,国内也有一款基于公司内部的员工交友APP——下班约。

下班约的目标群体是城市蓝领阶层,基于兴趣爱好帮助工友快速建立线下约会。下班约APP于2015年9月26日正式上线,已覆盖深圳等9个珠三角城市。下班约已获得来自美国投资机构Skywood领投、雷雨资本跟投的550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目前正处于Pre-A轮融资阶段。下班约创始人李永龙最初致力于打造蓝领阶层劳务输出平台,却因制造业向东南亚迁移及招聘平台在工业区难以进入等原因放弃,转而投入构建同一厂区工友线上线下交友平台,以此切入蓝领生活,帮助工人高效交友,从而增强员工归属感,解决工厂如何留人的痛点。

下班约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雷达约会。以LBS地理位置作为一个社交维度,结合工厂工友需求,建立以“LBS+圈子+设定约会”的新型社交情景模式,系统自动匹配和用户拥有共同属性的人,例如工业区找同乡、同厂找同乡、同厂找兴趣爱好等等,以此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与自身特质相匹配的朋友,扩大社交圈。与NeverEatAlone一样,注册下班约的用户必须要通过厂牌认证,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同厂或相近工厂的地址定位功能,及圈子限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的安全顾虑,使得线上社交更为有效。

2、社交生态圈。为了让工友尽快找到归属感,下班约利用“圈消息”打造和完善线上的社交生态圈。系统通过识别用户的“圈子”标签,为相同“圈子”的用户建立聊天室。

3、爱币体系。下班约创造了特有的爱币体系。这个由“元宝-虚拟礼品-爱币-真实奖品”构成的体系,让用户在体验产品功能的同时,可以通过赠送虚拟礼品,加深用户之间的印象,而虚拟礼品的获得能增加相应价值的爱币,累计到一定数量后,用户可通过系统兑换真实奖品。值得一提的是,元宝部分是有营收的,月收入在千元左右。

专注于同一阶层的员工社交,下班约避免了其他泛社交网络中角色不对等的难题,使得寻找相近的朋友更便捷;另一方面,下班约联接同一厂区的工友,因此相同的沟通场景使得社交能延续。

与职业社交的区别

内部员工社交平台听来新鲜,人们更熟悉的是职业社交平台,例如领英、脉脉、赤兔、猎聘同道等。职业社交平台的运行逻辑是,用户通过注册,上传自身的职业信息及职业志向,通过职业社交平台拓展人脉,其目的是改变当下,提升职业发展。在职业社交平台上,人人都是求职者,人人都是招聘者,随处涌动着机遇。

而员工社交平台与职业社交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以专注于同一工作场所中、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相互联接为主,以职业发展为辅。当然,随着工友间关系的深入,交换职业信息是一个可以发展的趋势。

区别1 特定的社交圈

与泛社交化的职业社交平台不同,类似下班约的员工交友平台更注重同一阶层群体的互动和关系建立,社交主体具有一定的对等性,避免了在泛社交化场景中不同阶层之间因话题差异带来的社交困境。

另外,员工交友平台一般应用于公司内部,且每位用户的登入都需要通过公司ID认证,这保证了社交的安全性,减少了用户的顾虑,而使社交更为有效。

区别2 类似的沟通场景

员工社交平台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限制,用户一般来自同一公司或同一园区,这使得用户之间存在有价值的沟通场景以及共同的职业属性,存在共同话题,使得沟通得以延续。

另一方面,更为不同的是,职业社交平台更多专注于线上的联接,而缺乏转向线下的内在驱动力,使得用户关系无法实现沉淀。而员工社交平台弥补了这一缺陷,除了能增进员工之间的线下联接之外,一些平台提供线下活动发布的功能。例如下班约会从工厂中挖掘出一些有能力的工人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这部分人被称为“约会师”,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将线上活动转化为线下活动,强化用户之间的关系。

员工社交平台
会成为下一个投资蓝海吗?

职业社交平台起源于国外,基于公私分明的文化背景,工作与生活的区隔使得职业社交产品得以大行其道。然而,中国具有注重人情关系的文化特征,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建立熟人关系来开拓机遇。虽然职业社交平台企图建立起一个帮助人们获得职业机会的通道,然而用户在线上建立的是弱关系,是一种陌生人社交。机遇的获得需要有持续的深入交流,才有可能获得。因此体贴中国用户社交习惯和文化心理的职业社交平台是一个突破口。

与职业社交平台不同的是,员工社交平台首先就限定了社交的范围,确保了用户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而这恰恰也是建立强关系的基础。同时,员工社交平台抓住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交需求,尤其是大公司内员工缺少交集的情况下,员工社交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沟通机会。借助员工社交平台,更有利于沉淀线下关系,将弱关系发展成为强关系,在通过这样的关系来获取内外部发展机遇,这一逻辑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行为习惯。

随着人才争夺战日益加剧,以及数字时代人与人沟通方式的变革,社交平台将在企业招聘和人才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员工社交平台的出现,本意是为增强员工之间的联接,打破冷冰冰的公司文化。若能通过强关系的建立保证前期的用户积累,进而发展出人力资源的其他相关服务,似乎更具可行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