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名著阅读题全是考细节!怎么应对?
翁老师,您好:
指定书目的阅读考试题考得非常细。比如《穆斯林的葬礼》,考试中会出现“两人相约在什么树下见面”、“获奖编号是多少”等这样的细节题,导致孩子看书特别慢,而且没有以前的兴趣了。我让他先快速看一遍再回过头来看细节,孩子觉得耽误时间,但细看下来,有时都看不完就扔下了。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比较好呢?孩子以前看书挺快的,也比较爱看书的,但现在有点抵触了。
初二学生家长
家长您好:
这两年,必读书目考得比较细的确是一个趋势,尤其是中考比较突出。这个问题显现出来以后,基层师生反应很大,考试院也比较重视。所以今年的中考就在改,力求考得宏观一些。这个不必太担心。
但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分析一下,人家出那么细的考题是怎么考虑的?考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完成了人家要考查的目的了吗?如果没有,怎么办?
我们在生活中常能见到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个人对一本书、一部电视剧、一个电影特别喜欢、特别有兴趣的时候,你的无意注意就被打开了。你会不经意间关注到非常多、非常庞杂的细节,不用反复看,只看一两遍你就能记得作品中的很多细节。比如我们很多家长都喜欢看《甄嬛传》。主人公之间的勾心斗角非常吸引人,大家看得很入迷,很投入,不经意间就记住了很多细节——哪个妃子穿什么、戴什么、说什么、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周围那些仆妇丫鬟是什么样的反应……记得可清楚了,朋友间讨论起来,简直如数家珍!试想,如果中考的整本书阅读刚好考《甄嬛传》,那么,即使考得再细,那些铁粉家长也不会觉得难吧?
把名著阅读题出得特别细的老师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假设孩子们对这本书很有兴趣,读得津津有味,不经意间就把很多细节记住了。也的确有一些名著可以对孩子吸引到这个程度,比如《西游记》,多数孩子都挺有兴趣的,他们关注到的细节远多于成人。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有什么区别,咱们成人根本注意不到,但是孩子能注意到。或者,盘丝洞那几个蜘蛛精之间有什么分歧,谁跟谁关系更好一些,很少有成人想到这些细节,但孩子们就能注意到。所以,出题的老师出得特别细腻,一开始就是这么考虑的。但是等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们并不是对所有的书都这么有兴趣,你都考这么细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书让人特别烦、特别不喜欢,反而看不进去了。
一方面,出题人也在纠偏,慢慢地就不必纠结于具体细节了。另一方面,中考前学校老师带领初三学生复习备考时,会把每一本书的情节梳理得很细,孩子自己读的时候没关注到的细节,老师会给他点到的。到时候回原文当中查一下,记住就行了。此外,有些题看似考细节,其实在原文当中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点。比如您说到的,两个人相约的什么树,这是两个人物情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只要看作品时走心了,就应该知道这个点。
对于经典名著,至少应该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做一些必要的思考。
我不太清楚,您说孩子原来看书比较快,是看什么类型的作品,以及这个“快”的概念是大概一小时能看多少字。如果是看小说,一小时看一万字左右就差不多了。要是再快,可能就会看得有点粗糙了。如果孩子本来就习惯于很粗糙地浏览故事的话,我觉得首先应该放慢一点速度,不应该以浏览故事的方式去看所有的文学作品。如果我们看完了《围城》,孩子只知道“有一帮人,坐着各种车去西南某大学了”这么一个故事梗概的话,那就没有真正达到看《围城》的目的。通读一遍这部勾勒30-40年代知识分子众生相的经典作品,至少也应该看出来方鸿渐那种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的矛盾人格,赵辛楣那种幽默、豁达、讲义气中掺杂着人情练达、颇通官场规则的圆滑。
这里面有好多人性的东西,需要去讨论、去思考,这个就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理解的了。所以亲子共读的时候,我们成人对作品的这种深度理解,对人性的深入开掘,会引领孩子逐渐走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最终在文学的殿堂里流连忘返。您既然关注到了孩子阅读上的困难,就和他一起理解,一起讨论一下。《穆斯林的葬礼》对人性的这种深入的剖析还是挺到位的。试想,一个男人爱上这亲姐妹俩,那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所以我觉得,一个初中生看这种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时,家长最好能跟着一起读。也就是我一直在提倡的“亲子共读共写”理念。不知道家长们是否认同这个理念?
翁老师
提问或转载请点击「写留言」
普遍问题和代表性问题都有可能
出现在下一期的“亲子问答”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