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愚书论】为什么说古无大字

简牍书写从西周算起,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在造纸术发明和成熟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纸简并用,直到东晋末年桓玄篡立,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简牍才算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平复帖

西昌《孝经义》残片

可以说简牍书写在各个方面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书写文化,比如书写从上到下,竹简从右向左编排,文称篇,书称册,除此之外还影响着初期纸张的大小形制,西晋时期的《平复帖》,长23.7cm,宽20.6cm。公元5至6世纪的高昌《孝经义》写本残片,宽18.6cm,长25.5cm。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纸始终是主流,而其上下则以一尺为度,和竹简的长度一样,从技术上来说突破这个尺寸显然问题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仍是长期的习惯使然,在具体的使用上,或有将纸张长宽颠倒使用者,长度方面则可以将多张纸张拼接,卷为书卷,亦仿简帛。

简牍书写时,由于书写材料的限制,字一般都写的很小,汉朝时竹简一尺宽度每行容字35字左右,随着纸张的普及,一尺宽度每行容字为20字左右,有些通信的手卷则为10字左右,其书写空间较之简牍是大大增加。字体也相应变大并自然地向上下伸展,比之汉隶的扁阔风格一变,但放到今天来看,其字仍然可归之为小字,故在宋代就有古无大字的说法。

李柏文书

魏晋时期的执笔姿势同样也在相当时期延续了简牍书写时的单钩执笔,因为执简而书时,竹简往往是斜向的,单钩执笔可以较方便地与竹简保持垂直,所以从反映魏晋时期的古代书画中往往可以看到书者单钩执纸而书,便是这种书写习惯的延续,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当时的部分纸张比较厚硬,可以手执。

校书图

《女史箴图》摹本

但随着造纸术技术的进步,纸张变的薄软,便只能放在书案上进行书写,此时单钩执笔便很难与纸面保持垂直,所以执笔姿势便由单钩执笔演变为食指和中指的双钩执笔,双钩执笔首先有利于保持毛笔与纸面的垂直,其次书写时可以手腕保持不动,而以手臂带动全身,将全身的力量注之于笔端,唐代书法家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说“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两种执笔方法其实是长期并存的。

大愚书法作品

大愚书法作品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大愚书论」魏晋南北朝的有心笔与无心笔

「大愚书论」战国毛笔的形制特点及其对书体的影响

(0)

相关推荐

  • 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可是他干的一件事,让蔡伦感谢他两千年

    东晋末年时期的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极差,被扣上了乱臣贼子的帽子,可是有一个人却十分感谢他,此人就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至于二人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 ...

  • 丹青妖娆 宣纸如素

    文房四宝中,中国画用纸是有很大讲究的,不同的绘画技艺或许就对纸张有特殊的要求.作为中国画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纸张也有一定的地位,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画就是笔.墨.纸构成的传统艺术.在这里,让我 ...

  • 【大愚书论】生宣纸与明代的大写意花鸟画

    书画是人与书写工具.书写材料的结合,同样的书写动作,纸张不同便会表出现不尽相同的形态效果,自东汉末年,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其制作原料和技术也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麻纸到后来的藤纸.竹纸 ...

  • 【大愚书论】书法的坐姿与执笔

    汉字的书写经历了执简而书和书案书写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简牍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与之相对应的书写方式便是执简而书.纸张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书写材料的特性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水之法

    中国画常又被称为水墨画,水墨之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墨法贵在淋漓而不臃肿","淋漓"讲的就是用水所取得的效果.水墨神化,其妙在水,黄宾虹说:"能使笔墨变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用色之法

    青绿山水 水墨丹青是人们对中国画的传统代称,中国的绘画本以设色为主,六朝至唐发展出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作为主色,但从唐王维开始,水墨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各种设色反而成了水墨的辅助,这其实源于中国 ...

  • 【大愚书论】书画中的墨法

    在书画的创作中,除了笔法之外,墨法同样也很重要,墨法的核心在于用笔,墨中见笔,笔中见墨,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都是表达作者内在的人文精神,因此可以说墨法是笔法与墨色结合的具体表现方法,墨色不仅使笔法 ...

  • 【大愚书论】有心缠纸笔与唐代书法的韵失法立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毛笔 有心缠纸笔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于硬毫笔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唐代发展到了极致,因唐太宗独善王羲之,唐初的书法风尚接续东晋南朝之姿媚妍丽而整饬以法度,然法立而韵失,这也反映在了 ...

  • 【大愚书论】魏晋南北朝的有心笔与无心笔

    随着纸张自东汉末年的逐渐普及,毛笔的制作随之出现了显著变化,成本低廉的纸张使得书写空间获得解放,毛笔的形制相应呈变大趋势,而书者对于毛笔的要求也精益求精,并亲自参与改良制作,著名书法家张芝就妙于作笔, ...

  • 【大愚书论】从执简到伏案,魏晋南北朝时书写姿势的重大变化

    魏晋戎服 自东汉末年起,中国陷入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动荡之中,因其间战乱频仍,源于少数民族的裤褶以其便于军事作战逐渐流行起来,我们今天所说的"裤子"即应为"裤褶" ...

  • 【大愚书论】两汉时期毛笔制作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两汉时期的书写仍以简牍为主,与战国时期相比,虽仍因用途而长度各有不同,但简牍的主要长度逐渐固定为一尺,文字内容较多的仍用竹简书写,较少的文字记录和往来则用木牍或木札,故当时以尺牍指代书信,而其宽度则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