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唐代越窑真品鉴别
唐代文人对当时的越窑非常推崇,“越窑”之名由此而流传开来。………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将越窑的创烧定为唐代:“越窑,越州所烧,始唐代,即今浙江绍兴府,在隋唐曰越州。瓷色青,著美一时。”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 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 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 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 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 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 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早期的越窑青瓷多青中泛黄或米黄 色,中唐以青色为主,到了晚唐时期因烧造方式的改变才形成如今我们看到的青翠似玉的样子。
“唐玄宗的时候,为禁举国奢靡之风,限制使用奢 侈的金银器,成本较低的陶瓷器就成为金银器的替代品。”史明立介绍。另一方面,历经东晋到南北朝的饮茶文化积淀,大唐政治、经济、文化相对高度发展与社会安定,饮茶之风,吹进了王公贵 族和寻常百姓家,这直接推动了瓷器制造业的发达。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越州瓷皆青,青则益茶”。同样,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之下,沟通亚欧的“海上陶瓷之路”形成,“考古资料表明,早期越窑青瓷在晋代就已开始流布海外,是我国最早大批销往海外的贸易陶瓷,在唐代它与长沙窑、邢窑、定窑一起,掀起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史上的第 一次高潮”,在“发现越窑——上林湖越窑青瓷展”上,相关资料如此描述。
越窑的器物形式多样,多见的有碗、盘、洗、碟、杯、盒、罐、钵、缸、釜、瓶、灯、盂和执壸等。以罂和茶瓯最为突出。器物的造型不同,可为辨识提供帮助。如,壸类器物的流上,唐代的必定短流,时间越晚,壸上的流则越见伸长;另,如越窑器的支钉撇足,应是五代到北宋早期的特征。宋代中晚期,应是立足。在装饰上,唐代以素面为主,有的器物有堆贴和少量的划花图案。五代有少数堆贴和刻划花的纹饰,并出现釉下褐彩的装饰图案。到北宋刻划花装饰较多,纹饰取材于唐代的金银器。但后来逐渐减少,器物就不太讲究用花纹装饰了。有的还保留一部分五代时的装饰花纹,有的就是光素无纹。同时,碗盘类器的口沿出现花瓣形的装饰。对此类器,可以以“唐四、五五、宋六”来区分,即在通常情况下,唐代是四瓣,五代是五瓣,宋代是六瓣。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不排除也有例外。在越窑器上,特别是在宋代越窑器上,常有文字题记出现在器身和器底之上。这些文字大致可分为姓名、数字、记事和其他文字等几类。了解这些文字,对于辨识和断代有好处。如,出现“太平兴国”或“太平戊寅”4字年款的,即可断定为宋太宗时期所烧。仿制品在装饰上常不到位。一是线条多不如真品流畅。刻划线条显得呆板,没有生气、灵气。划划的线条常比真品要粗。二是由于知识的局限,花纹的时代常常会出现早晚颠倒的现象。如盛行于北宋早中期的水波纹,常会错误地装饰到五代的器物上。
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越窑瓷器的工艺特点是施釉均匀,胎骨薄,尤其是釉色青翠晶莹,难怪唐代诗人陆龟蒙这样称赞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文人雅士喜好饮茶,茶的颜色通常为绿色,而越窑青瓷的青翠色彩能与茶的颜色相得益彰,符合唐代文人的审美以及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