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部落奉行幼子继承制?这两位长子离家出走,后代分别建立国家

至今都有一种说法,说是草原部落奉行的是“幼子继承制”,因为古代草原地区生产力低下,而一个家庭的放牧范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没有办法养活过多的人口,所以年长的儿子必须出外自力更生,而年幼的儿子则可以留下来继承父亲的家业和财产,同时负责养老送终。
如此解释,好像确实有那么些道理,但这种说法千百年来也一直在受人质疑,因为历史上草原部落奉行的并不完全是“幼子继承制”,其中还混杂了很多“兄终弟及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不管怎么说,既然有这种说法,就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古代鲜卑人占据北方大草原时,其中的两个部落——慕容部和拓跋部因为“幼子继承制”而引发的故事。
说起慕容氏,恐怕很多人最熟悉的便是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其心心念念想要复兴的“燕国”便是古代鲜卑慕容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之一。在慕容氏进入中原之前,鲜卑慕容部有一位名叫慕容涉归的首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庶长子慕容吐谷浑,另一个则是世子慕容廆(wěi)。
据历史记载,慕容涉归生前曾分出七百户牧民给哥哥慕容吐谷浑,其余的则都由弟弟慕容廆继承。一次放牧时,分别属于两人的马匹发生争斗并导致慕容廆的马受了伤。
弟弟慕容廆看到后,非常生气地说:“先父把我们分开,你放马为什么不走开,而让它们互相斗伤?”
哥哥慕容吐谷浑听了也很生气地说:“马是畜生,吃草饮水为生,春天气息发动,所以马群争斗,怎么能对人发怒呢?彻底分开很容易,现在便离开你一万里!”
说到做到,慕容吐谷浑真的就因此率领自己的牧民和牛羊离家出走了,他们一直西迁至陇上(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其后代便在那里繁衍生息并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吐谷浑”国。弟弟慕容廆的后代则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著名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家。
说起拓跋氏,我们最为熟悉的便是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建立的北魏,而且这个北魏后来统一了北方,成为一个与南朝持久抗衡的大国强国。在拓跋氏进入中原之前,拓跋部有一位名叫拓跋诘汾的首领,他也有二个儿子,一个是庶长子拓跋匹孤,另一个则是世子拓跋力微。
拓跋诘汾去世后,弟弟拓跋力微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于是愤愤不平的哥哥拓跋匹孤就决定率领自己的部众出走——从塞北地区(长城以北)南迁至河西地区(后代被称为河西鲜卑)。
后来,哥哥拓跋匹孤将儿子的姓氏改为“秃发”(一说只是拓跋的异译),其后代还在那里建立了五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南凉”国,于此同时,弟弟拓跋力微的后代则建立了著名的代国(北魏前身)和北魏等国家。
或许草原部落曾经真的奉行过“幼子继承制”,但在和汉人接触的过程中,又逐渐受到了汉人“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所以这便成了以上两位“长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
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不只是有相似的经历,而且还取得了相同的成就——其后代都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自立门户,建立了新的国家。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电影《哪吒》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虽然命运让这两位“长子”不能继承“家业”,但他们却在外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打拼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家业”。
参考资料:《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
更多五胡十六国历史故事:
西晋灭亡的原因,除了八王之乱,最致命的是匈奴人建立的这个政权
五胡十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因为一场战役分裂成八国
谁说虎毒不食子?他不但狠心杀死儿子,而且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
五胡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究竟是什么关系?
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究竟是什么关系?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的变迁历史,你知道多少?
慕容复先祖建立的一个国家,从西晋跨越至隋唐,后裔形成一个民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