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古代音乐中的雅乐和俗乐是什么?
雅乐是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所用的正统音乐。周代的雅乐有“六舞”,包括,(1)《云门》,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的乐舞,(2)《咸池》,用于祭祀地神,相传为尧时的乐舞,(3)《大磬》,又名《大韶》或《韶筋》,用于祭祀四方,相传为舜时的乐舞,(4)《大夏》,用于祭祀山川,相传为夏禹时的乐舞,(5)《大滥》,又称《韶漫》,用于祭祀始祖姜螈,相传为商代表现商汤伐桀武功的乐舞,(6)《大武》,用于祭祀祖先,为当时表现周武王伐纣武功的乐舞。前四种为文舞,后两种为武舞。孔子评论《大韶》和《大武》,认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他听了“尽善尽美”的《大韶》,竟至“三月不知肉味”。
《诗经》中的风、雅,颂也大多是周代的雅乐。“大雅”、“小雅”用于朝会,宴享,“周颂”用于郊庙,“国风”也可用于卿大夫宴享士庶。春秋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公子季札访问鲁国,听了周朝的各种雅乐,对《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十三国风、小雅、大雅、周颂以及“六舞”中的《大武》、《韶溲》、《大夏》和《韶筋》,都赞扬备至,但对《郐风》和《曹风》则不加评议。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都是各地的民歌,当时也属雅乐之列,但最正统的雅乐则是所谓“雅顷之声”的雅和颂。十五国包括郑和卫,但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历来受到儒家的排斥,被称为“乱世之音”,成为雅乐的对立面。孔子和孟子都“恶郑声之乱雅乐”(《论语·阳货》及《孟子·尽心下》),但魏文侯却对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礼记·乐记》)梁惠王也对孟子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注:“谓郑声也。”可见郑、卫之音是很优美动听的。从此“先王之乐”(雅乐)和“世俗之乐”(俗乐)就成了历代音乐的两大壁垒。但在隋、唐以前,还没有明确区分雅乐和俗乐,宫廷宴享可用雅乐,也可用俗乐。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俗乐统称为燕乐,即宴享之乐。
隋、唐的燕乐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前者称“清乐”,后者称“胡部”。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意指隋、唐燕乐所用的七均(七种调高)二十八调,包括七宫、七商、七角和七羽。唐高祖时在禁中设置管理俗乐的内教坊,隶属太常。唐玄宗精通音律,认为太常为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遂设左右教坊二处,由教坊使领导,并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于是俗乐臻于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