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红:走进井冈山——党校学习的日子(四)

呼啸的山风,滚滚的流云。这里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一直以来书本上告诉我:这里是革命的摇篮,在这里,茫茫黑夜的一点革命星火,引燃了一场漫天大火,把一个赤县神州烧的通红,铸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陌生,是因为虽听过你的很多传说,却从未走近你,今天,跟随着党校“铭记历史,不忘初心”革命传统教育,我终于走进了这块浸满无数烈士鲜血的红土地。

 走进今天的井冈山,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红色。来到这里仿佛置身红色的海洋。眼睛看到的是红色图像,耳朵听到的是红色歌谣,嘴里吃的是红米饭,身上穿的是红军军装。那一家家以红色为主题的店铺,那一个个以红色为主线的景点,无论你是归人,还是过客,对那红色的点点记忆,都难以置身度外,你会心甘情愿地穿越在红色交织的人流中,与他们一起聆听那年那月的红色烟火,感受那年那月的精神魅力。

 岁月悠悠,朱毛会师的历史名扬四海;黄洋界上的炮声震撼山河;红军挑粮的小径历历在目;五大哨口的工事依然留存。置身小井当年的红军医院,我仿佛看见在那无药无设备的岁月,那黑色的木楼里延续了多少救死扶伤的动人场景。缅怀无名英雄烈士墓,我感悟到了在那艰苦的岁月,井冈山人民为掩护红军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的崇高。这些英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染红了井冈山这块土地,最后连名字都没留下。竹风瑟瑟,如泣如诉,仿佛让我听见当年漫山遍野的厮杀声,让我闻到那弥漫的战火硝烟,让我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激烈震荡。来到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伫立在那块读书石傍,我仿佛看到了您在硝烟中吟诗,在炮火中谈笑风生,您吟着诗来到井冈山,您谈笑着走过翠竹林,您用神奇的笔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用您果敢的手写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巍巍青山,挡不住您放眼世界的眼光。您用您伟人的智慧指挥着千军万马走出井冈山、走过雪山草地、走过黄河长江、走过八年抗战、走过三年硝烟、走出了一个统一的新中国。

“松柴烤火千里香,穷人骨头坚如钢。死了要埋井冈山,活着就跟共产党。”“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茅草过火不断根,春风一吹万万千。”“树大不怕狂风吹,堤高不怕大水冲。工农有了共产党,坚决革命没二心。”这是我在井冈山博物馆读到的许多革命歌谣中的几首,这些歌谣,语言朴实,却是当年千千万万革命者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这也是当时那些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笑对人生的态度,这也是今天的人们难以理解的人生旷达。

 面对这红色的氛围,我脑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那艰苦恶劣的环境里红军能坚持下来,忍饥耐寒跟着共产党走下去,难道仅仅靠的是有坚定的信念吗?在黄洋界的大柞树下,望着陡峭的山路,我想象着当年身为军长的朱德和战士们一道挑粮上山的情景,想起那段让人回味无穷的朱德藏扁担的故事,我仿佛看见朱军长背着斗笠、打着绑腿,健步如飞,一路留下“嘎吱嘎吱”的声响,这声音如惊天春雷粉碎了敌人的封锁与围困。我突然明白了,红军之所以在那艰苦的环境下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官兵同甘共苦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井冈山学习,既是学习,又是体验和感受。井冈山精神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生动而励志的记忆和足以滋养一生的红色情怀,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永不褪色。

相关链接:

唐亚红:党校学习的日子(一)初来乍到

唐亚红 :党校学习的日子(二)角色的转换

唐亚红:党校学习的日子(三)人际关系的破冰

作者:唐亚红   黄梅县图书馆工作人员、黄冈市作协会员 、《大美黄梅》一书编委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

  • 唐亚红 ||走进唐诗宋词的梅

    红尘路上,风光无限,四时花开,风情万千.平生爱梅的我,对梅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不是因为那流传千载的诗文,也不是因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而是因为她的朴实与淡雅.她的娴静与清幽,还有她那让人不敢 ...

  • 唐亚红||走进孔垄新安社区

    走进孔垄新安社区 一场送戏.送文化下乡惠民活动,让我有机会再次踏进孔垄这片故土.中午十二点当我们从外环出了县城,踏上105国道的时候,这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人们调侃为48公里跳舞厅的道路,如今既平坦又 ...

  • 唐亚红||走进黄梅县图书馆

    唐亚红||幽幽书卷香(二)走进黄梅县图书馆 沿着黄梅火车站门前的大道一直向东走,在滨河新区,经过老年活动中心和体育中心,远远的就可望见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在霞光的映照下,仿佛一艘艘待命远航的海轮,那就 ...

  • 唐亚红:党校学习的日子(三)人际关系的破冰

    因为一直辗转在教室和报告厅听课,交流的时间有限,同学与同学之间,除了原本熟识以及坐在隔壁左右的人之外,其余的还是一如既往的陌生和疏远.直到一个星期后的丹彤户外拓展训练活动,这种状况才有了突破性的改变. ...

  • 唐亚红 :党校学习的日子(二)角色的转换

    开班的当天,班主任就将班上五十多名学员分成了四个组,一如我们上学的时候.并很快的确立了班干部的名单,成立了班委.我不知道班主任是用什么标准选出的这些人,但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些班干个个都尽心尽职,各负其 ...

  • 唐亚红:党校学习的日子(一)初来乍到

    接到去县委党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通知,正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三天.当时的我,脑中正在盘算着本月送书下乡的工作计划,猛然一听,第一反应是后期的工作该怎么办?本来像我这个年龄,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差不多船到码头 ...

  • 唐亚红||北京之行(六)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亚红||北京之行(六)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

  • 唐亚红||北京之行(五)走进北京大学

    唐亚红||北京之行(五)走进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是每个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它是知识的宝库,文化的乐园,教育的殿堂.这个由有着传奇色彩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创始的.有着" ...

  • 唐亚红||北京之行(二)走进中国国家图书馆

    唐亚红||北京之行(二)走进中国国家图书馆 "唱只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当这首歌将我从沉睡中唤醒的时候,睁眼的那一刹那,望着稍稍有点斑驳的房顶,我竟然迷糊的不知身在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