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按摩
【妙手正脊王原创】之中医的神奇---王树楼祖传按摩疗法(连载十五)
(3)神经系统对于小肠的调节作用。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泌清浊。营养物质须经胃腑的腐熟,尔后,由小肠承受下来,进一步的加以消化,把其中“清”的部分吸收后通过脾运化全身;糟粕部分下输于大肠或渗入膀胱,以排出体外。这一系列的功能活动,首先是赖于小肠本身功能活动的正常以及脾、大肠、膀胱等脏腑原始功能的正常配合,从而保证了小肠本身及与脾、大肠、膀胱协调功能的正常。其次是有赖于和小肠功能活动相关的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协调功能的正常。而这两个正常的协调功能活动必须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才能得以正常的进行。因此,神经系统与小肠的关系主要是小肠的受盛化物、分泌清浊以及神经系统调节小肠功能的关系。倘若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紊乱,小肠则由此产生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功能的紊乱而产生临床病理状态。这种小肠功能的紊乱又反作用于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的更进一步紊乱,这样恶性循环,促使其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恶化。所以临床上常见的小肠受盛化物、分泌清浊功能的失常,往往是由于小肠功能紊乱所致。在治疗上应通过神经系统(其中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缓解小肠周围神经效应器传入信息的功能紊乱,恢复神经系统对于小肠正常的调节支配功能(其中包括检查第十、第十一、十二胸椎的内外平衡是否存在),再通过相应的手法按摩在临床上方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小肠功能失调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少数患者也可由此引起菌痢、腹痛等肠胃功能失调等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功能上的反复。因此根据中医的辩证施治观点,结合某些患者年老体弱的特点,在临床上可采用穴位按摩以补腹部的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邢台市委的张××,32岁,因在饮食过程中不注意而导致腹泻。在治疗这个病人中,我仅在腰部施手法及相应的穴位按摩,只用一次就治愈了此人的腹泻;而与此相对应的腹泻患者张×,女,62岁,仍采用以上的手法,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在第二次的治疗中,加上了补腹部的手法,其疗效马上就显出来了。综上所述,治疗小肠病要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在治疗手法上大同小异的前提下找出患者发病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辩证施治,解除患者的痛苦,逐步取得不同症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
(4)神经系统对于大肠的调节作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将小肠所运送出来的糟粕进行再处理,即吸收其中尚存的水分和养分,剩余的部分则成为有形的粪便,尔后由肛门排出体外。大肠要完成这个功能活动,则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的兴奋调节,造成大肠濡动的加快以及全身肌肉组织的协调推力,与此同时,肛门本身的肌肉及组织的周围神经效应器再借用这个推力,将糟粕排出体外。如果中枢神经的支配障碍,导致大肠与小肠或胃功能协调上的异常,以及细菌、病毒等方面的制约,就会影响大肠、肛门等部位周围神经效应器的功能状况,临床上就会出现泄泻,痢疾或菌痢等症。
我开始体会到神经系统与大肠的这种关系,在师范学习因患重感尤其是肠胃感冒,上吐下泻,病情一度发展的很严重,不能上课,有时连休息也受到了影响,刚躺在床上就想起上厕所,刚从厕所出来就又想上厕所,好像跟厕所有一种什么感情似的。记得有一天上午,同学们刚给我补习完功课,就觉得肚子不好受,马上出门要到厕所去,恰巧一位股骨干骨折的小孩用大车拉着赶到学校要我给他治疗,问明原委后,刚要到厕所去的念头竞一幌而消失了,但这一幌并没有引起我意识上的感觉,我当时只急着采取措施给小孩把骨折的股骨正位,并采用夹板固定,一直到治疗结束,这才有了去厕所的意识。从这件事的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使我得到了很好的教益。本来去厕所一事,是由于大肠的传导功能通过周围神经效应器而反应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作出决定才通知有关系统配合去完成,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这个决定便会被临时搁浅,中枢神经系统相应地会做出另外的决定,并通知其另外的有关系统去完成这一新的任务。通过这件事还使我认识到,大肠周围神经和调节此周围神经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时,其它组织系统的神经或中枢,则相对的处于抑制或低兴奋状态,于是去厕所就成为了当时的一个主要任务,神经系统就要组织各有关的方面去完成这个任务,一旦出现了特殊情况,中枢神经就会通知大肠、肛门等相应的周围神经系统,暂时地处于抑制或低兴奋状态,同时为小孩治病就成为了当时的一个主要任务,神经系统就要组织各有关方面去完成此任务。于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指挥治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到厕所去的神经分支则相对地处于抑制,所以为小孩治病时,没有到厕所去的念头产生。一直到治疗结束后,调节治疗疾病的神经开始由兴奋转向抑制,而到厕所去的神经则由抑制转向到兴奋,于是到厕所去的念头便又产生了。
你通过这件事使我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只要改变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就可改变因大肠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腹泻、痢疾、便秘以至便血等病理状态。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从这个偶然体会到的事件中,我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治疗大肠以及与大肠相关系统的功能障碍,应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入手,只要神经系统的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大肠的功能障碍也就随之而得以排除。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并指导实践。在临床上我遇到过一位由于脑血栓引起的右半身瘫痪病人。此人除具备脑血栓的临床症状外,大肠功能失调,一度成为当时的一个显著症状,其主要表现是肛门疼痛,时而大便,但又大便不出,肛门附近鼓出一个大包且疼痛难忍。当时,虽然在脑子里正在逐渐形成治疗大肠功能障碍的方案,可是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便觉得不知所措,于是我便决定不给患者治疗此大肠病症。但在按摩治疗脑血栓时,由于我对患者的极端同情,加上患者的再三要求治疗大肠疾病,我便又决定给她试试看,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调节神经,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对大肠功能障碍的支配调节功能,进而加强肌体的抗病因素与疾病斗争的主动力量,保障了大肠功能的正常,终使此患者从大便的痛苦中解放了出来,并能自如的进行大便,从这一例证充分说明了神经系统对于大肠功能的调节所起的重大作用。
脊柱与脊髓的动静统一
由于脊髓存在于椎管内,所以从生理上讲,脊柱与脊髓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这种联系是构成人体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协调统一必不可少的一种原始物质基础,它体现在脊柱与脊髓动与静的统一之上。一般情况下,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传递信息时,脊柱主静、脊髓主动,一旦接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周围神经和它所在的脏腑组织进行工作时,则脊柱主动,脊髓主静。但这种动与静的关系是相对于另一方而言的。
脊柱与脊髓的动静统一,能指挥、调节人体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纤维组织等各种复杂的功能活动,借以协调人体在不同体位和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时的相对平衡,这种相对的平衡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础。同理,这种相对平衡的破坏,也是产生临床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造成某些疾病的原始物质基础。
由于脊柱和脊髓在遭受外力时,被损伤的位置不同,程度各异。所以,反应在疾病的临床症状上也是千变万化,因而在辩证施治中,既要看到脊椎内外平衡的破坏,进而破坏脊柱与脊髓的动、静统一,最终导致疾病的一面;又要充分利用恢复脊椎的移位或解剖学方位,进而恢复脊柱与脊髓的动静统一,对于疾病恢复所起积极作用的一面。看到前者的目的,是为了检查疾病;看到后者的目的,则在于治疗疾病,所以在临床中,两厢兼顾,才能得心应手。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现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来对这个问题做一深层次的探讨。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这种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可以是无意识的,但不可能是无神经的),以保障血液的正常循环,进而保障人体的健康成长,以及适应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需要。神经系统这种对于心脏的调节作用,只有在脊椎不发生任何一点(特别是对心脏有影响的脊椎)解剖位置的微细变化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神经系统的功能正常,中枢神经的传入和心脏周围神经效应器的传出才不至于受到影响。倘若在外力作用和肌肉不协调收缩力的情况下,发生了脊柱或脊椎在解剖位置上的微细变化,就会在椎间孔处压迫通向心脏周围神经的脊神经根,相应的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的传入和心脏周围神经效应器的传出,进而导致心脏舒张与收缩的不协调,故在临床上就产生了心律不齐、心肌炎症、关闭不全,心跳间歇以及心肌缺血等病理症状。以上这些临床症状的产生,是由于脊椎发生解剖位置上的微细变化而致。同时,也正是由于脊椎内外平衡的破坏,风、湿等外邪趁虚而入,致使已产生的心脏病症状,因风、湿等外邪的渗入而更趋严重,故在临床上俗称此类心脏病为风湿性心脏病。在此特别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片面的认为此病是由于风、湿等外因所引起的。如果认为此类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等外因而引起的,就会极容易忽视引起此类心脏病的真正病因──脊椎平衡的破坏这一内因。同时要彻底治愈这类疾病,就要紧紧抓住造成此类风湿性心脏病的真正病因,在按摩手法的作用下,恢复脊柱与脊髓的动静统一和解剖位置上的微细变化,才有可能缓解以至消除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
上面所谈到的恢复脊柱与脊髓的动静统一,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关键,在临床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只有恢复了脊柱与脊髓的统一,才能恢复中枢神经的传出和心脏周围神经传入的正常,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恢复心脏周围神经和心脏本身纤维组织的功能正常。
在按摩手法的作用下,大脑高级中枢神经元由支配心脏在病理状态下的功能活动,转移到支配心脏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恢复脊柱与脊髓动静统一的功能活动上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神经系统由病理状态下的功能活动向正常生理状态下功能活动的转移,而这种转移又需要外因条件的促使和时间上的允许。这期间虽然是个艰苦而复杂的功能协调过程,但是由于中枢神经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侧重,随着支配心脏正常生理状态下功能活动的加强,支配心脏在病理状态下的功能活动将相对减弱,故心脏本身的功能活动,由于以上的变异,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借以适应脊椎内外平衡的恢复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进而适应脊柱和脊髓,在新条件下强加给心脏周围神经和心脏本身纤维组织的动与静的新的统一,从而恢复心脏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
教您三招推拿按摩降血糖,分为头部、四肢、腹部三个区域。
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推拿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推拿、运动推拿和医疗推拿。
(一)头部推拿
推拿头部的作用既可以引起神经兴奋,又可以抑制神经,从而达到调节平衡的作用,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相对平衡。常用手法如下:
1迎香按摩拇指或中指尖部压在迎香穴上,双手微微颤动,徐徐用力。每次连续300~500次左右,频率每分钟3次以上。
2风池按摩大拇指尖部压在风池穴上,其他四指自由摆动,微微用力。此法可疏筋活络,使气血通畅。每次连续200~300次,频率每分钟100次。
3头部按摩用手指紧紧接着头的顶部,微微颤动用力。它的主要作用可松弛大脑皮层。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每次连续做300~500次,频率每分钟100次,速度要快而有力。
4其他
在攒竹、太阳、睛明、承浆、太阳、百会、胰点(耳〕、神门(耳)、内分泌(耳)处用按、点、推、叩、振、颤等手法按摩。
(二)四肢推拿
手法以向心推拿为主,运用推、按、点、揉等手法,改善四肢微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加速细胞对糖的吸收利用,临床观察证明有降低血糖、减少尿糖、改善症状的作用。
1上肢推拿一只手放在另一臂的内侧,从手腕部起在里推到腋部,每次3~5分钟,每分钟70~100次。
2下肢推拿双手从大腿内侧的根部往下推到脚腕部,再从足后根部往上回推,每次5~10分钟,每分钟50~80次。本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供血、活血化淤、软化血管等作用。
3按足三里:用双手的拇指尖部,按在足三里穴处,徐徐用力,每次约1~3分钟。本法具有促进胃肠消化和吸收、增强体质等作用。
(三)腹部推拿
推拿腹部结肠主要运用推、拿、摩、点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腹部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加速消化与吸收,进而改善胰脏的营养,使胰脏血液供应不足得到纠正,利于胰岛素功能的恢复。双手平放在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推拿,每次5~10分钟,频率每分钟60~90次。
拿法是用手指提拿肌肉的一种疗法。一般常结合穴位的点、压等法而进行提拿。提拿动作应急速,但次数不宜过多,一个部位提拿2—3次即可。拿的强度以达到发生酸、胀感为度。拿后患者应当感到非常轻松。如拿后感觉疼痛,说明用力太大。拿的手法常分为三指拿、五指拿、双手拿和抖动拿等4种。
1、三指拿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协调配合的作用于患处,并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常适用于肌肉不太丰厚的部位,如拿肩井、拿委中、拿颈部等。此法在临床上比较通用于肩周炎或落枕、颈椎增生、颈椎病、颈背痛以及与颈椎有密切关系的高血压、脑血栓、偏头痛、全头痛、鼻炎、咽炎、扁桃体火等病症。
2、五指拿法。是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协调配合的作用于患处,并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常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较多的部位,如大腿前面(股四头肌)、小腿后面(腓肠肌)、肩关节处的三角肌以及脊背或小腹等部位。此法在临床上比较通用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等症。如静脉炎、静脉曲张、重症肌无力等症
掐 法是用手指在身体某软组织损伤后不适部或治疗如神经性头痛等慢性病所需经穴处深深掐压的一种手法,又称指针法。是按摩疗法中的一种独特而又常用的手法。作掐法时,术者应修剪指甲。掐的强度以有酸胀的反应为度。掐法在操作上又分为单指掐、屈指掐和指切法三种。
1、单指掐法。是用中指或拇指的指端掐压相关穴位或部位的一种方法。中指掐时,拇指伸直,无名指和食指紧夹中指,以中指指端掐在选定的穴位上,多用于头部和颈部。如掐风池、百会及夹脊诸穴。拇指掐时,拇指指间关节半屈,其他各指也屈曲助力,以拇指指端掐在选定的经穴上。常用于四肢部位,如掐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一般在临床上适用于神经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及脑血栓、脑溢血及坐骨神经痛等症。无论哪一种单指掐,掐压时必须逐渐用力,使指端缓缓掐入,切勿突然用力。在掐压得气后,持续半分至1分钟(同时可配用振法,以加强刺激强度),随后逐渐减力,并配用揉法,以缓和刺激后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