痎疟根原

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同气相感,内舍三阴。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三阴之外,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作。

其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渐积渐盛。内与阴争,阴邪被逼,外乘阳位,裹束卫气,闭藏而生外寒。卫为阴束,竭力外发,重围莫透,鼓荡不已,则生战慄。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及其相火郁隆,内热大作,阴退寒消,则卫气外发而病解焉。

卫气昼行六经二十五周,夜行五藏二十五周。寒邪浅在六经,则昼与卫遇而日发;深在五藏,则夜与卫遇而暮发。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缘邪束于外,则恶寒,阳郁于内,则发热。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阳气退败,不能日与邪争,则间日乃作。

此以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舍于肠胃之外,经藏之间。秋伤于风,闭其腠理,卫气郁遏,外无泄路,内陷重阴之中,鼓动外发,则成疟病也。

温疟

先伤于寒而后中于风,先寒后热,是谓寒疟;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先热后寒,是谓温疟。以冬中风邪,泄其卫气,卫愈泄而愈闭,郁为内热,又伤于寒,束其皮毛,热无出路,内藏骨髓之中。春阳发动,内热外出,而表寒闭束,欲出不能。遇盛暑毒热,或用力烦劳,气蒸汗流,热邪与汗皆出,表里如焚,及其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是以寒生也。

瘅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是谓瘅疟。瘅疟即温疟之重者。以其阳盛阴虚,肺火素旺,一当汗出而感风寒,卫郁热发,伤其肺气,手足如烙,烦冤欲呕。阳亢阴枯,是以但热无寒。其热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神气伤损,肌肉消铄,疟之最剧者也。

牝疟

其寒多而热少者,是谓牝疟。以其阴盛阳虚,卫郁不能透发,故寒多热少。盖疟病之寒,因阴邪之束闭,疟病之热,缘卫阳之郁发。其相火虚亏,郁而不发,则纯寒而无热;相火隆盛,一郁即发,则纯热而无寒。其热多者,由相火之偏胜,其寒多者,因相火之偏虚也。疟在少阳,其脉自弦,弦数者火盛则多热,弦迟者水盛则多寒,理自然耳。

柴胡栝蒌干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干姜三钱 栝蒌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呕加半夏。

治寒疟先寒后热者。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牝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者。

白虎桂枝柴胡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半杯 桂枝三钱 柴胡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治温疟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

减味鳖甲煎丸

鳖甲二两四钱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六钱 人参二钱 半夏二钱 甘草二钱 桂枝六钱 芍药一两 丹皮一两 桃仁四钱 阿胶六钱 大黄六钱 干姜六钱 葶苈二钱

为末,用清酒一坛,入灶下灰一升,煮鳖甲,消化,绞汁,去渣,入诸药,煎浓,留药末,调和为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七丸,日三服。

治久疟不愈,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0)

相关推荐

  • 白虎加桂枝汤-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7.2)---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7.2 白虎加桂枝汤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这个身无寒但热正是说瘅疟,是照着内经上说的话,它不是先热后寒啊.所以仲景说这个温疟与内经所说瘅疟相同的,他没有再有瘅疟之说了,所 ...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笔记

    ​卷上·疟病脉证并治第四20201025 (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

  • 《证治准绳·幼科》疟

    (以下俱杂病,于五脏无所敷,故列于后) [娄]治小儿疟疾,多与大人同法,以出汗为瘥,宜桂枝.柴胡.麻黄.参.苓等辈,又视其病食.病痰,以意消息之,大抵多是饮食失节得之,须以消导为先可也.[曾]< ...

  • 【张寿昌:胃炎十一方】

    张寿昌临床胃炎十一方 作者/张寿昌 胃炎一症,临床多见,笔者也治愈过很多例.以下是笔者治疗胃炎症常用的十一方,常加减使用,疗效显著. 一.四逆散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二.六君子汤 人参.茯苓.白术 ...

  • 疟疾诊治精粹

    疟疾为感受外邪.邪正交争所致,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以夏秋季节多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以海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广西省等南方地区多见. 公元前1200年,殷虚甲 ...

  • 《四圣心源》痎疟根原

    痎疟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人之六经,三阴在里,三阳在表,寒邪伤人,同气相感,内舍三阴.少阳之经,在二阳之内,三阴之外,内与邪遇,则相争而病作. 其初与邪遇,卫气郁阻,不得下行,渐积渐盛.内与 ...

  • 《四圣心源》五味根原

    木曰曲直,曲直做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水曰润下,润下作咸.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 ...

  • 《四圣心源》鼓胀根原

    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谓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谓水分.气盛于上,水盛于下,阴阳之定位也.而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阴阳互根,气水循环.究其转运之枢,全在中气.中气一败 ...

  • 《四圣心源》噎膈根原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脾阳左升,则下窍能开,胃阴右降,则上窍不闭.下窍开,故旧谷善出,上窍开,故新谷善纳.新旧递嬗,出纳无阻,气化循环,所以无病. 其上下之开,全在中气.中气虚败,湿土湮塞 ...

  • 《四圣心源》反胃根原

    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饮食容纳,赖于胃阴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阳之升.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无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达者,传送无阻,是以 ...

  • 《四圣心源》消渴根原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蛰藏.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从相火化气.手少阳陷于膀胱,故下病淋癃: ...

  • 《四圣心源》颠狂根原

    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肝为木,其气风,其志怒,其声呼.心为火,其气热,其志喜,其声言.肺为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肾为水,其气寒,其志恐,其声呻.脾为土,其气湿,其志忧,其声歌.气之方升而未升则 ...

  • 《四圣心源》痰饮根原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根原于土湿.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乃痰饮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肾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 ...

  • 《四圣心源》咳嗽根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