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情】蒙古包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清代《马术图》,康熙皇帝与蒙古族杜尔伯特部首领一同观看马术。
在辽阔的蒙古大地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作为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蒙古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也是牧人的归属。
千百年来,其深深镌刻进了游牧民族的文化模式里,伴随着草原上的世世代代走过了漫长岁月,以其不可替代的观赏、实用性得以延续和保留。
蒙古包的起源及发展
在距今两千余年前,匈奴人的房屋叫穹庐或毡帐。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早在唐尧虞舜夏商周的时候,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 “北地”,穿皮革,披毡裘,住穹庐。经过几千年,穹庐历经匈奴以后的回鹘、柔然、突厥、鲜卑、契丹等多个民族传承、改造,最终在蒙古人手中改造成现有的蒙古包。蒙古包的广泛使用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蒙古包的组成
蒙古包整体呈圆形,圆在蒙古族人民的观念中,代表的是完满、完美、完整的意义。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近10人。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体系、苫毡体系、绳带体系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水泥、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01.架木体系
其中架木又包括:套瑙、乌尼、哈那、支柱等。
套瑙的基本结构,是用十字形木架撑起大小两个圆圈,小圆圈隆起在大圆圈之上,像一顶圆帽高高地盖在蒙古包的上面,蒙古族人也把它看作毡包的首脑。套瑙扩大了包内容积,进去以后不用低头弯腰,空气流通,光线充足,走烟透气,开合自由,不断与大自然交换声息,融为一体。
乌尼通译为椽子,是蒙古包的肩膀。乌尼为细长的木棍,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呈椭圆或圆形。上端要插入或联结套瑙,下端有绳扣,以便于哈那头套在一起。
哈那的发明,是游牧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哈那的出现,使蒙古包像人一样的彻底站立起来,由侏儒变成巨人。哈那的高低大小可以相对调节,不像套瑙、乌尼那样尺寸固定。做哈那的时候,是把长短粗细相同的柳棍,形成许多平行四边形的小网眼,在交叉点用皮钉钉住。这样蒙古包可大可小、可高可矮。
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
02.苫毡体系
苫毡是蒙古包架木上的覆盖物,如同蒙古包的衣服。苫毡与架木——对应,覆盖套瑙的为幪毡,覆盖乌尼的为顶棚,覆盖哈那的为围毡。
03.绳带体系
蒙古包的带子分为围绳、压绳、捆绳、坠绳,主要起固定和缝合作用。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纳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
蒙古包的使用
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一个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妇要建包房,有的是新娘父母陪送。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或眷属多的,一家有几个蒙古包。
最重要的帐篷通常最大,里面设施最齐全,正中央是一个取暖用的开水炉,烟筒直通套瑙。门口直对的帐篷尽头位置,是各式各样的柜子,用来存放衣物,柜子上面有个类似于神台的平台,用来供奉神灵或者成吉思汗。
很多世纪以来,
蒙古包就是这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物。
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
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
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蒙古包,
这道草原可以移动的风景,
以她的各种姿态,
或如大漠之雄宏,
或如冬雪之素裹,
或如深山之幽邃,
或如大海之磅礴,
或如小溪之静美。
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