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里?看完后明白了!
这句话是一首诗的其中一句。典故出处版本众多,主要有2种。流传最广的是第1种。
全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与清代人张英有关
张英,安徽桐城县人。张英在清朝京师北京任职。老家盖房子,邻居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张英老家的管家认为,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按地契打墙有理有据。邻居叶秀才一纸状文告到县衙,要打官司。
张家管家写信把这事禀告在北京的张英。张英就回信一封,只有四句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动手拆墙,后退三尺。邻居叶秀才见状也把自家的墙拆了,同样后退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
2、与清代人傅以渐有关
傅以渐,山东聊城人。
故事大意和张英的故事大致相同,故不再赘述。
综述: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虽然在不同地区主角不同,都说明了邻里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有了争执,友好协商、互相谦让,这才是睦邻友好,和谐相处的典范。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