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4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1、三国曹魏
224年魏帝封曹敏为范阳王,范阳国首都在今河北省涿县;226年范阳国改称范阳郡。231年魏帝封其叔曹宇为燕王,改燕郡为燕国,都蓟城。 魏征北将军刘靖在250年于蓟城西漯水(永定河)梁山(石景山)戾陵旁修拦河坝,名戾陵堰;又开凿车箱渠,把漯水引入高梁河,沟通了温榆河,使沿岸农田得以灌溉。戾陵堰和车箱渠是北京地区第一个大型人工水利工程。
曹魏政权仍于蓟城置幽州刺史,下辖范阳、燕郡、渔阳、右北平、上谷、代郡、辽西、辽东、玄菟、乐浪、昌黎、带方共12郡。在今北京市范围内,燕国领蓟、昌平、军都、广阳四个县,治所蓟城;范阳郡领良乡、涿县、范阳(今徐水县北)等县,郡治涿县;渔阳郡领渔阳、安乐、潞三个县,治渔阳(今怀柔县城东);上谷郡领居庸县,郡治居庸(今延庆)。
2、西晋
265年,司马炎分封司马镇为燕王,都蓟城。 范阳郡也封为范阳国,首都仍在今河北省涿县。 蓟城初为燕国首都,后为幽州治所和燕郡治所。西晋时幽州统领郡国七个:范阳国、燕国、右北平郡、上谷郡、广宁郡、代郡、辽西郡。其中在今北京境内的有范阳国(治涿县)的良乡县、长乡县(今大兴县西南、固安县西北);燕国(治蓟)的蓟县、昌平县、军都县、广阳县、潞县、安乐县、狐奴县;上谷郡的居庸县。
公元301年,爆发“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乘机割据幽州。公元312年,王浚布告天下,伪称“受诏承制”,欲取晋代之,政治上渐失人心,军事上也逐渐与鲜卑、乌丸等的联盟瓦解,陷于孤立。公元314年,石勒擒杀王浚,夺取蓟城,王浚在幽州的残暴统治随即告终,幽州暂归于后赵政权。王浚之妻华芳墓在北京西郊八宝山。北京现存最早的佛教名刹潭柘寺即建于晋代,初建时叫嘉福寺,因寺后有龙潭、寺内有柘树,所以俗称为潭柘寺。
3、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魏
321年,羯族首领石勒二次攻拔幽州蓟城,渔阳郡归后赵。鲜卑族首领慕容僬建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率兵攻破蓟城。慕容僬于352即皇帝位,以蓟城为国都。而幽州刺史及其下属燕郡的衙署都设在都城之内,潞县改属燕郡。但慕容僬又迁都邺,蓟城作为前燕国都,仅6年。
370年,氐族苻坚灭前燕,遣郭庆任幽州刺史,郡县设置与前燕相同。385年,慕容垂委平规攻占蓟城后,在次年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县)称帝建都,时为后燕,而且于389年在蓟城建立中央政府直派代表机构----行台,郡县设置同前。
399年,后燕燕郡太守高湖举城降于北魏。 但后燕将领不断反抗,镇守渔阳郡(今武清县)的乌桓族库官斌坚持抗魏斗争达20年之久,终于在416年失败被斩,地入北魏。446年,北魏复设渔阳郡,而且将安乐县(今朝阳区东坝村)和平谷县(今三河市军下村)并入潞县(今三河市城子村),隶属幽州渔阳郡。557年,潞县衙署西迁到潞河西畔,渔阳郡治也北迁到此,皇族高绍信被封为渔阳王。此时渔阳郡领有潞、壅奴(今武清)、无终(今蓟县)、徐无(今遵化县东)4县,这是今日通州城建设之始。
北魏时期幽州范围有所缩小,大致相当于西晋幽州的范阳、燕、右北平三郡国之地。晋代幽州的其他地区,北魏时期分属燕、平、安三州管辖。 北魏幽州仍治蓟,领燕、范阳、渔阳三郡。 在今北京市境内的有幽州:燕郡的蓟-广阳-良乡-军都、渔阳郡的潞-渔阳县、范阳郡的涿-长乡;燕州:上谷郡居庸、沮阳;安州西南部。
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攻北齐首都邺城,齐幽州刺史潘予晃从蓟城率突骑数万赴援,半途闻邺城失守,便率部降周。渔阳郡除减领徐无县(今遵化县)外,其余设置不变,而先有元经、后有杨睿均以功臣晋封为渔阳郡公。
东汉末期的豪强之族在魏晋时期逐渐转变成士家大族(亦称门阀世族),他们不仅把持了地方政权,而且进入朝廷,形成累世公卿的政治局面。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制度,从制度上为士家大族垄断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对门阀世袭特权起到了进一步的保护作用。南北朝后期,士族呈现衰落的趋势。
魏晋北朝时期,幽州的名门士族有范阳的卢氏、祖氏,上谷的寇氏、侯氏等。 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提倡经学:渔阳人高闾博综经史,北魏许多诏令都出自他手;同时私人讲学风气也盛行,梁祚在蓟设馆教授门徒,经学家范遵明在范阳教授门徒,研经讲学。这种教育形式对于汉族文化艺术的延续起了一定作用,也促进了民族间文化的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