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夢宇丨程穆衡生平交遊及著述考略

程穆衡生平交遊及著述考略*

魯夢宇

魯夢宇,西北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明清文學與文獻研究。

摘要:作爲清代較早箋注吴偉業詩歌的注家,程穆衡雖功名不顯,但以其學問篤實、著作宏富獲譽當時。程穆衡家學淵源有自,交遊極重學問和人品,著作廣涉經、史、子、集四部,舉凡考證、箋注、評選、刪定以及自己的詩文創作近六十种,大部分未經刊刻,幾乎散佚殆盡,但尚有部分稿鈔本存世。晚清藏書家王祖畲、王保譿父子先後致力於程穆衡著作的搜集和整理,但亦有未及見者,程穆衡其人及著作的整理研究尚待深入。

關鍵詞:程穆衡;生平交遊;著述考略

程穆衡,字惟惇,號迓亭,江蘇太倉人,乾隆二年(1737)進士,授山西榆社知縣。因開罪上司遭罷官,歸里後除曾參與撰修《太倉州志》,主修《鎮洋縣志》外,大半生再無仕宦履历,以撰述爲主。生平著作近60種,由於大多未經刊刻,幾乎散盡,部分著作以稿、鈔本形式存於上海、南京兩地圖書館。程穆衡在“三禮”研究、《水滸傳》注解、吴偉業詩歌箋釋等相關領域都建樹頗豐,程穆衡其人生平交遊和著作的詳細情況尚未有專門研究者。

、生卒年小考

關於程穆衡生卒年,黃永年在影印保蘊樓鈔本《吴梅村詩集箋注》前言中判斷爲(1702—1795),但並未給出具體分析和論證[①],程穆衡壽至耄耋,時所罕見,釐清其生卒年的確切時間十分重要。

程穆衡《吴梅村詩箋》卷末第二則跋語云:

因取原本,分散各類,依年排次,自甲申冬至乙酉春,多有俗務縈牽,乘間理翰,復書此本,益以詩餘爲十三卷,時年已六十有四。[②]

按,清代自順治帝至嘉慶帝在位期間,“甲申”“乙酉”連續者,只有順治元年甲申(1644)、順治二年乙酉(1645),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四十四年乙酉(1705),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三十年乙酉(1765),以程穆衡“乙酉”年六十四歲上推,其生年分別爲明萬曆十年丁丑(1582)、明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以及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三種。第一種顯然與史實不符合,1582年吴偉業尚未出生,程穆衡又如何作《吴梅村詩集箋注》。又據《(嘉慶)直隸太倉州志》,[③]以及《鎮洋縣志》記載[④],程穆衡爲乾隆元年丙辰(1736)舉人,乾隆二年丁巳(1737)進士。假定程穆衡出生於1642年,那麼乾隆二年(1737)取得進士功名時,程穆衡已經96歲,第二種亦完全不合事實。因此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即为程穆衡生年。

關於程穆衡卒年,有兩處材料值得注意,(清)林晃《(嘉慶)鶴市志略》卷中“人物”載:“程穆衡……年九十二卒”,[⑤]《(嘉慶)鎮洋縣志》卷九“人物”載:“程穆衡……生平撰述甚富,卒年九十三。”[⑥]依據程穆衡壽數,程穆衡卒年在1794年或1795年。

二、家世生平與仕宦履歷

程穆衡祖籍安徽休寧[⑦],其《吴梅村詩箋》凡例中所稱之“先祖篁墩公”,即明朝成化年間名臣程敏政。敏政,字克勤,號篁墩,明成化二年(1466)殿試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太常卿[⑧],著有《篁墩集》,集前有李東陽序[⑨]。又據程敏政爲其父程信所撰《太子少保謚襄毅程公事狀》載,程氏先世祖遠紹宋代程頤、程顥二公[⑩],程穆衡亦可謂名門之後,出身不凡,至其曾祖程其謨時,雖已仕宦不顯,但尚屬讀書人行列,程其謨其人可考資料不多,但有詩文存世,據《(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記載:

(程穆衡)又取太倉人詩集,始於明偶桓訖於其曾祖其謨,二百十人,甄爲三十六卷,凡遺民野老,枯槁不傳者,悉撰小傳,以志顛末,尤於先民有益,惜未授梓。[11]

按,此即程穆衡所編總集《舄吟集》的過程,起於明代文人偶桓,終於其曾祖程其謨。又據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著録:“《翼庵遺草》一卷。程其謨撰,其謨字翼庵,江蘇太倉人。此集乾隆間鎮洋程穆衡抄本,南京圖書館藏。”[12]由此可見程穆衡對先祖遺稿珍愛有加,在董理舊業中沾溉家門遺風。程穆衡祖父史無記載,程父繼默時,舉家遷往江蘇太倉鶴市。[13]程母楊氏,卒於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胞弟紀常,字聞卿,廩生。穆衡子師慤,字願夫,清諸生,有學行,亦工詩。[14]

程穆衡一生功名不顯,乾隆元年(1736)中舉,二年(1737)中進士,授山西榆社知縣,據《(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記載:“邑多盜,親縛其魁,爲治勤約,不病民。然以耿介不合上官,罷歸,貧如諸生時。”[15]程穆衡爲地方官期間,治縣有方,親民愛民,但終因耿介開罪上官。罷官後的程穆衡對地方志編纂曾做過重要貢獻,《(嘉慶)直隸太倉州志》載:

貴中孚,號嵩崖,武陵人。乾隆九年舉人,歷任知縣,升知州。中孚精明強幹,亦長於掄文。《州志》自明張采後,無繼起修之者,中孚慮事久淹沒,嘗設局尊經閣下,請王宬、程穆衡排纂,草創未就,滿任去,事遂寢。[16]

除參與排纂《州志》外,程穆衡還曾秉筆《鎮洋縣志》。《吴梅村詩箋》卷一《五月尋山夜寒話雨》詩“客衣輕百里,長夏惜登臨。正爾出門夜,忽逢山雨深。聊將鬥酒樂,無作薄寒吟。年少追涼好,難爲父母心。”句下程穆衡箋注:

公少作已工練如此。《鎮洋縣志》采陋人語,謂公少不能詩,誣妄實甚。余時預秉筆,舉此詩爲證,力請芟削,而不見從。[17]

按,程穆衡編修《鎮洋縣志》秉承了他一貫耿介孤直的性格與作風。除了參編地方志外,程穆衡大半生以著述講學爲主,再無仕途行跡。

三、師承與交遊

(一)“慤庵先生”與家學淵源

程穆衡家學多承自外祖“慤庵先生”之教。《吴梅村詩箋》卷前凡例最後一則云:“先外祖慤菴先生據梧齋藏書極富,余幼所卒業也。”[18]又據《(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54“《舄吟集》”下雙行小字:“余家藏詩集至侈,多承王父慤庵先生據梧齋副本,幼而承習。後登仕籍,沉迷簿領,風雅一途寄焉而已。”[19]按,程穆衡外祖“慤庵先生”即楊楨。據《(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54“藝文”著録:“《慤庵集》,楊楨著”。又同書卷32載:

楊楨,字寧侯,幼知孝讓,舉動必以禮。身長八尺,狀貌魁梧,鄉黨有爭競者,理論之,咸釋然而退。年八十,後命其子盡鬻田廬,代族人償逋賦,里閭益重之。雍正十年秋海溢,所藏著述俱漂沒無存。[20]

按,《州志》所載“壬子海溢”,即雍正十年壬子(1732)秋江蘇太倉發生的海災,鶴市人楊楨藏書損毀大半,此事已入《州志》記載中。而程穆衡自撰凡例中所言“壬子海災,無隻字之遺”事與此《州志》記載正合[21],故程穆衡外祖“慤庵先生”爲此楊楨無疑。程穆衡少時,外祖家富藏書,且多詩集藏本,耳濡目染之餘,又得外祖悉心指導,這對於程穆衡以後學術譜系的形成起著至爲重要的作用,從程穆衡子“師慤”之名,也能看出他對外祖學問品行的敬服。

(二)交遊

程穆衡仕宦不顯,交遊圈相對狹窄,只能從幾則零星材料中勾稽出一些線索。據《吴梅村詩箋》凡例,程穆衡曾與《明史》編纂者有過交遊,甚至有幸閱讀官府藏書:

余丁巳通籍時,《明史》尚未頒行。寓庶常直盧間,與諸纂修者遊,探汋中秘,凡《實録》《明史一統志》率得一斑,書中所采皆是也。他日頒佈,當取勘讎,然料亦無大異同也。[22]

關於程穆衡與哪位或者哪些《明史》纂修者交遊,沒有明確的材料佐證。無論如何,程穆衡在與這些史籍編纂者的交流中,經眼了官方《明史》頒行之前的版本以及與明史相關的其他材料,爲他以後撰寫史著以及箋注、考證諸書奠定了一定基礎。隨着仕途不暢,程穆衡的交遊圈開始轉向直隸太倉州一帶。

程穆衡家學素養深厚,除了師承外祖楊楨之外,也曾作過太倉州著名文士吴學尹的門人,據《(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記載:

吴學尹,字莘來,御史之彥曾孫,爲州學生,砥礪廉隅,士林推重。供時文,詩和平剴切,門人程穆衡輯其遺稿藏之。[23]

吴學尹其人生平資料亦鮮,但從這則記載中可以看出,至少在江南太倉一代文名尚在。此外,由於參與編寫州志和纂修縣志,程穆衡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之士,特別是在整理典籍和校對群書方面的人才。

浦還珠,字遇伯,歲貢生。從程穆衡遊,洽聞強記,尤通六書之學,嘗入都,董文恭誥,延校群籍。尋歸,年八十餘卒。[24]

自西漢劉向始,校對群籍的工作一般由那些知識淵博、學問篤實的學者擔任,程穆衡博學多聞,他和蒲還珠一樣,也得到過同時人的類似評價。《吴梅村詩箋》凡例云:

余發慮箋此書,實由老友穆簡臣氏。簡臣名坤,號南谷苑先,先生姪孫也,能縷舉梅村軼事。十四入邑校,以歲貢需次,徧遊秦楚燕豫,丙午旋里。余與談梅村詩,簡臣曰:君英年精博若此,曷不爲之箋釋,亦著述有功事。歸而條次,因有此編。今數吾友之殤已十年,爲之黯悵。簡臣詩渾麗,余採入《舄吟集》。[25]

按,穆坤乃程穆衡摯友,據《(乾隆)洵陽縣志》載:“穆坤,字簡臣。江南太倉州人,試諸生,八冠其群。入太學,南北鄉試皆不遇。康熙三十二年,同里楊崙謁選得洵陽令,延入幕中,佐州守王希舜纂修州志。州志故有武進高寄舊本,坤廣搜博采,加以潤色,俾後之珥筆者有可依據,長於詩。所著有《聽秋軒集》《越州集》,皆不傳。今見采於州志者,猶吉光片羽也。”[26]從穆坤對程穆衡的評價來看,“英年精博”正是他建議程穆衡箋注吴梅村詩歌的前提。

程穆衡的交遊不僅局限於學術圈,受到外祖的影響,那些仗義疏財、胸懷天下的高潔之士,也是程穆衡交遊圈中的常客。《崇明縣志》卷12記載了雍正朝文士張濟二子張起鳳,與當時名士程穆衡的交遊:

(張濟)二子起鳳,字鵾臣,國學生,貌雄偉,豪邁好施。邑災,嘗首蠲萬緡賑之。工書,喜吟詠,漫遊燕趙吴楚,交當世知名士如任蘭枝、程穆衡輩,皆相契合。著有《品芳齋集》,多佚。[27]

這則材料中與程穆衡交遊的張起鳳,與其說屬於當時名士之後,倒不如說他身上的諸多特徵與行爲舉止,如“貌雄偉”“豪邁好施”與程穆衡祖父頗爲相像,從而能相互欣賞。同樣,在向程穆衡問學的後來人中,也不乏以品行和學問並稱者:

沈亦元,字履安,少問學於太倉程穆衡,乾隆三十九年舉人,年八十始選知縣,不仕。舉止方重,抱盅守素,爲邑經師,學務根柢,有所不知,輒引爲恥。詩得晚唐人風格。[28]

其實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外祖楊楨“雄偉魁梧”的氣貌體格、“散家產以助人”的高潔品行對程穆衡交友的影響,在工書吟詠和詩歌品鑒的共同興趣之外,程穆衡與張起鳳、任蘭枝、沈亦元等人的相交,更多的是品行、秉性的相互契合。

四、著述滿屋與未付梨棗

程穆衡一生功業以著述爲主,在回歸州縣的大半生中,閉門讀書,筆耕不輟,創作了書稿近60種。這些著作涉及經、史、子、集四部,經部如《考訂檀弓》《夏小正注疏》,史部如《准噶爾考》《金川紀略》《婁東耆舊傳》,子部如《燕程日記》《據梧齋塵談》《鞶帨巵談》等。至於集部則在《水滸傳》注解、輯録後人的和陶詩、吴梅村詩歌箋釋等方面建樹頗豐。這些書稿大都未能付梓,其稿、鈔本亦散失大半,少部分今存於南京、上海兩地圖書館。有幸刊刻的書稿中較爲著名的即屬《水滸傳注略》一書,鄭振鐸曾撰長跋介紹該書的得書原委和價值[29],聽香閣刻本《水滸傳注略》已收入朱一玄《水滸傳資料彙編》中[30]。其實程穆衡著作並非一朝盡散,後來的太倉鄉賢都曾致力於保存程穆衡的著作,然而幾乎每一代的搜集整理者或爲生計,或迫於動荡,都未能使這些著作免於厄運,太倉一代英傑之著作大部分消散於天壤之間。

(一)王保譿對程穆衡書稿的輯録整理

在清末民初的江蘇藏書家群體中,王祖畲、王保譿父子並不突出,但一門兩代的藏書和搜集整理地方先賢著作的功業,至少能在藏書史上留下一筆。江慶柏《近代江蘇藏書研究》第六章單列一節介紹王保譿及其藏書功業。王保譿(1890—1938),字慧言,號“溪山小農”,清末民初藏書家,學者,江蘇太倉人[31]。除繼承乃父王祖畲的藏書外,任職民國太倉圖書館主任期內,王保譿搜羅、整理、謄抄、出版了很多太倉鄉賢的著作,程穆衡的著作就是其中一部分。《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續補藏書紀事詩》特別提到了程穆衡《梅村詩箋》的稿本:

王慧言(保譿)守其先人紫翔大令(祖畲)楹書,抗日戰爭時,兩遭寇彈,篋版多碎,而書尚無恙。惜身後乏資,家人出以易粟,散失垂盡矣。就中太倉鄉先哲遺著稿本特多,程迓亭(穆倩)[32]《梅村詩注》稿本,其上駟也。[33]

王保譿自己的藏書多散失,戰爭中家人迫於生計,將其藏書變賣,所幸程穆衡稿本《梅村詩箋》尚存於南京圖書館。王保譿一定沒有想到百年之後他這些書籍的命運,因爲在最初搜羅太倉先哲遺著中,他還是充滿熱情和自信的。至少在整理程穆衡書稿之時,他還曾慨歎前賢保存之失,《程迓亭先生著述録》序文云:

迓亭先生以乾隆丁巳成進士,令榆社二載,罷歸,年正強仕,閉戶讀書,至九十三而歿。蓋孜孜矻矻,潛心篤志者五十餘年,著述等身,晚近莫與焉。先生子師慤、孫宗洛等,皆寒士,不克謀梓,惟保存弗失。宗洛無子,以歸其子壻陸子範太守模,子範遊他方,轉授其門人王佐才,王佐才英年嗜學,亦曾受業於宗洛者,子範以爲付託得人,而不幸早世(逝),書遂散失。迨子範歸里,重事收拾,大半不可復得。[34]

這段話再結合王保譿身後藏書散失大半的情況來看,似有後人復哀後人之感。《程迓亭先生著述録》藏於南京圖書館,書體封面有“丙寅四月録稿”字樣,並鈐“溪山小農”朱文方印,知爲王保譿本人手稿。在這部書中,王保譿不僅勾稽了程穆衡書稿早期的傳承流散線索,還對每部書稿的刊刻存佚情況作了詳細交待,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條分縷析、章法井然,對所目見之手稿本,將其中序文或跋語予以節録,並對其中個別書稿進行考訂,按語書於眉批之端,堪稱程穆衡著作整理第一人。

(二)《程迓亭先生著述録》分類

《程迓亭先生著述録》關涉梅村著作56種,其中有部分書籍是王保譿本人通過勾稽他人跋語以及程穆衡自己文章中的線索進行輯佚,遺憾的是不少書籍也只能是名存實亡,但王保譿手中保存了不少程著的手稿本和傳抄本,對於經眼者詳列書籍卷數目次,並作書目提要以名梗概;對於未經眼者,亦盡力搜求與該書有關之序跋,而序跋大部分都出自程穆衡自己所作,可信度較高,茲羅列如下(表1)。

表1:程穆衡著作分類一覽

表中所列的56部程穆衡著述可以分成四類:
第一,程穆衡自己的創作,如《據梧齋詩文集》《燕程日記》《家帚集》等合計29種。
第二,程穆衡門人及後學所輯程氏著作,多爲合集。如《據梧齋詩鈔》《傳狀》2種。
第三,程穆衡輯録他人詩文,即選本類,如《召風集》《庚辛選本》2種,還有傳記資料類的合編,如《婁東耆舊傳》1種。
第四,程穆衡輯録他人文集,即總集類,如《舄吟集》1種。
第五,程穆衡對前人著作的刪定、分類以及研究。如《刪定蔡氏書傳》《增刪<回文類聚>》《蘇子美文鈔》《杜詩分類》等合計6種。
第六,程穆衡對前人著作的考證、箋釋、評注、研究,如《考訂檀弓》《淳化閣帖考釋》《水滸傳注略》《梅村詩箋》《評注李空同詩集》《陶詩輯傳》《晚唐詩律派》等合計15種。

(三)補考

由於《程迓亭先生著述録》成於民國,對不少未經眼之程著無法及時了解,部分書籍經名家收藏而得以廣泛流傳,如《水滸傳注略》一書後來經由鄭振鐸收藏並撰寫長跋,部分書籍在王保譿之後亦陸續散失,這些都非王保譿所能預見,因此筆者在王書基礎上對程著的現存情況進行重新考訂。

1.《金川紀略》除兩卷本外,還有四卷本,遼寧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間鈔本,上海圖書館藏清鈔本;遼寧省圖書館藏鈔本。[37]

2.史部程穆衡尚有《太倉風俗記》一卷,《太倉州名考》一卷,均爲道光刻《婁東雜著》本。[38]

3.《婁東耆舊傳》除王祖畲八卷鈔本外,還有:六卷末一卷清鈔本,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王晉元九卷鈔本,南京圖書館藏。[39]

4.子部程穆衡有《迓亭雜說》一卷,程穆衡撰,邵廷烈輯,道光刻《婁東雜著》本。[40]

5.《水滸傳注略》今存聽香閣刻本及鄭振鐸藏本,《劫中藏書記》有長跋介紹此書。[41]

6.集部《家帚集》除稿本外,還有十二卷本,南京圖書館藏清繆氏杏香廬鈔本。[42]

7.集部《據梧齋詩文集》除王氏稿本外,社科院文研所、蘇州博物館藏清道光十四年(1834)青琅玕刻本。[43]

8.集部《梅村詩箋》除稿本外,尚有《吴梅村詩箋》十二卷,附録一卷,計鈔本6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舊山樓鈔本;中國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藏“溪西草堂”鈔本;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藏獨醒盦校録鈔本[44];社科院文學研究所藏“北皮亭”寫本[45];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辽宁省图书馆藏清钞本[46]。

程穆衡的著作涵蓋了中國古代學術的諸多方面,如輯佚、注釋、選評、考證、闡釋以及自我創作等,其數量之多、品質之高,不能不讓後來的研究者重新對程穆衡給予關注。《吴梅村詩箋》卷末跋語中,程穆衡盡道半生著述之辛酸:

時年已六十有四,精神日衰,目愈昏,手愈顫,幾不成字,榆影風燭能有幾時?著書滿屋,再欲清録他種,力不能爲已,開棫批牘,不勝泫然。[47]

明清以來的很多文人在官場失意後,都選擇閉門著書,類似程穆衡這樣的學者還有很多,但家境富足且善交遊者,大多數著作都能很好地得到保存,似程穆衡這樣半生窮困潦倒,等身著作在身後即消亡大半者,並不多見。

五、小結

程穆衡出自名臣之後,少時承襲外祖家藏書籍,有良好的學問功底。中年短暫入仕後旋歸里中,交遊範圍幾乎不出江南太倉州一帶,除參與撰修地方志、收徒講學之外,生平主要功業以撰述爲主,但其所撰大部分著作都未能刊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程穆衡及其著作的影響力。從後人的著録和整理來看,其近60種著作內容上廣泛涉及了經、史、子、集各部,創作方式上涵蓋了中國古代學術的很多方面,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在存世的程穆衡著作中,南京圖書館藏稿本《梅村詩箋》可謂其中最有代表性者,此書在程穆衡生前甚至身後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刊刻,但卻保存了程穆衡箋注吴偉業詩歌的最初面貌,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程穆衡箋注體例明晰,內容豐富,貼近詩旨,後來的吴詩注本如靳榮藩《吴詩集覽》、吴翌鳳《吴梅村詩集箋注》鮮有不稱頌者,僅從吴偉業詩集注本的整理來看,對程穆衡原箋的重視顯然不夠充分。此外,《陶詩輯傳》在整理各家陶詩注本的基礎上,對後人的和陶詩一一編次,頗具章法。《婁東耆舊傳》則是太倉一代文人傳記資料的彙編,可以補充史料之不足。以《據梧齋詩文集》爲代表的程穆衡自己的詩文創作別集等,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宋刊《詳注昌黎先生文》整理與研究(19CZW021)。

[①](清)程穆衡原箋,楊學沆補注:《吴梅村詩集箋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頁。

[②](清)程穆衡:《吴梅村詩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舊山樓鈔本。

[③](清)王昶等:《(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嘉慶七年(1802)刻本。

[④]《鎮洋縣志》卷9《人物一》,民國八年(1918)刊本。

[⑤](清)林晃:《增修鶴市志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輯》,南京/上海/成都: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1992年,第9輯:第487頁。

[⑥]《鎮洋縣志》卷9《人物一》。

[⑦]《(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

[⑧](清)張廷玉:《明史》卷286,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7343-7344頁。

[⑨](明)程敏政:《篁墩先生文集》卷首序,明正德二年(1507)刻本。

[⑩]《篁墩程先生文集》卷41。

[11]《(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

[12]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92頁。

[13]《(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

[14]《鎮洋縣志》卷9《人物一》。

[15]《鎮洋縣志》卷9《人物一》。

[16]《(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10。

[17]《吴梅村詩箋》卷一。

[18]《吴梅村詩箋》卷前凡例。

[19]《(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54《藝文》。

[20]《(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2《孝義》。

[21]《吴梅村詩箋》卷前凡例。

[22]《吴梅村詩箋》卷前凡例。

[23]《(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36。

[24]《鎮洋縣志》卷9。

[25]《吴梅村詩箋》卷前凡例。

[26]《(乾隆)洵陽縣志》卷10,清同治九年(1870)增刻本。

[27]《崇明县志》卷12,民国十九年(1930)刊本。

[28]《崇明县志》卷12。

[29]鄭振鐸:《劫中得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10頁。

[30]朱一玄:《水滸傳資料彙編》,《中國古典小說名著資料叢刊》第2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376-431頁。

[31]江慶柏:《近代江蘇藏書研究》,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第299-310頁。

[32]按,“穆倩”爲“穆衡”之誤。

[33]倫明等著,楊琥點校:《辛亥以來藏書紀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第181-182頁。

[34]王保譿:《程迓亭先生著述録》卷前序,南京圖書館藏稿本。

[35]王鍔:《三禮研究論著提要》,兰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0-341頁。

[36]《三禮研究論著提要》,第377頁。

[37]《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史部》,北京/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46頁。

[38]《中國古籍總目·史部》,第3762頁。

[39]《中國古籍總目·史部》,第642頁。

[40]《中國古籍總目·子部》,第1956頁。

[41]鄭振鐸:《劫中得書記》云:“爲章回小說作注者,於此書外,未之前聞。程穆衡引書凡數百種;自《史》《漢》以下至耐得翁《都城紀勝》、吴自牧《夢梁録》,僻書頗多。《水滸》多口語方言,作者於此亦多加注釋,不獨著意於名物史實之訓詁,故此書之於語言文字者亦一參考要籍也。”見《劫中得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10頁。

[42]《中國古籍總目·集部》,第1413頁。

[43]《中國古籍總目·集部》,第1413頁。

[44]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第505頁。

[45]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古籍善本書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1993年,第265頁。

[46]遼寧省圖書館編:《遼寧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録》,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第261頁。

[47]《吴梅村詩箋》卷末跋。

注:本文发表于《古籍研究》第71卷(凤凰出版社2020年11月),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鲁梦宇博士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朱航满:琉璃厂书事

    本文提及的<瓜豆集>扉页藏书印章 本文提及的<暮年上娱>扉页藏书印章 朋友在琉璃厂办画展.年初新冠疫情以来,蛰伏已久,正好出门走走.画展参观之后,便到旁边的中国书店去看书.特殊 ...

  • 遗珍粹聚 尘史生辉 ——《天水金石文献辑录校注》简评

    河西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天水作为河西重镇,是丝绸之路与蜀道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羲皇故里,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地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历代产生的金石,尤其以碑刻数量众多.由三秦出 ...

  • 优秀丛书推荐和收藏(四)名家全集

    "全集是用来藏的,选集是用来读的"是读书界的一个不成文的顺口溜,也是大多数爱书人的共识.一部好的全集作品是许多爱书人梦寐以求的收藏精品. 以下推荐几套宜读宜藏的作家全集作品: 1. ...

  • 专访杜泽逊:整理经典文献 赓续中国文脉

    古籍搜集整理对保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泽逊投身这一研究领域已经30余年,主持或参与了<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四库存目标注 ...

  • 路新宇丨自己动手健脾祛湿,恢复肌肉弹性

    本 期 导 读 脾虚.湿气重,该怎么调? 经常听到人们说自己「脾虚」.「湿气大」. 脾虚的常见表现有:倦怠.乏力.上午困倦.食欲不振.身体困重,有人在此基础上可能还伴有入睡困难.心慌胸闷.腹泻便秘等情 ...

  • 数风流人物丨何叔衡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稿源:长沙晚报 2021-05-07 7:14 编者按 英雄模范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时代的坐标.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红星云集.英模辈出的湖南长沙,更要深入挖掘英雄模范的感 ...

  • 路新宇丨记住一张图,定时发作的病痛自己调理好

    本文导读  按时间规律发作的病症,自我调经络手到病除. 很多时候,一些病症的发生是有时间规律的,中医认为人体十二脏腑与一日十二个时辰相对应.在相对应的时辰里,本脏腑的气血最旺盛,此时相应脏器的功能最强 ...

  • 文友主页丨程毅飞:浅夏时光好读书

    喜欢读书. 喜欢读好书. 喜欢在温润的浅夏时光里,捧一本书,拥坐窗前,让阳光抚摸我的肌体,让书香熏染我的灵魂,让知识修正我的笨拙,让属于雅致美好的情愫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涓涓真情回到人间. ...

  • 上游 夜雨丨程华:寻味荣昌

    寻味荣昌 程华 荣昌,这座千年风雨浸润的渝西小城,其名自唐.明代的昌元.荣州首字组合而来,寓"繁荣昌盛"之意. 卤鹅.铺盖面.黄凉粉.羊肉汤······这些平民美食,无不以燃爆味蕾 ...

  • 清晨阅读丨胡佩衡:画山水研究“气韵”有三个法子

    欢迎阅读书画联盟内容记得关注我们噢胡佩衡(1892.6-1962.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古族.历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评议,华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

  • 『八面来风』第202期丨程委镇成立参战退役老兵汛期义务巡查队

    程委镇成立参战退役老兵汛期义务巡查队 通讯员:陈戈 8月16日,博野县宋村河堤防汛指挥部大院里,锣鼓声声,彩旗猎猎.这是程委镇为参战退役老兵自发组织的"汛期特殊巡防队"举办的隆重启 ...

  • 『尘世走笔』平凡而又不平凡丨程健

    平凡而又不平凡 作者:程健  字行之 那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 那每天上升的确诊人数, 让我们意识到: 燕赵大地笼上了阴霾. 我们开始惊恐, 我们开始不安. 但是,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逆行者奔赴战场时候, ...

  • 『尘世走笔』仲春赏花有感丨程健

    仲春赏花有感 作者:程健 曾几何时, 我爱上了仰望天空, 因为天空上的白云飘逸似你. 洁白美丽,让人追随,让人快乐.   曾几何时, 我爱上了凝望星辰, 因为星辰里皎洁的明月如你. 明亮安静,令人怜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