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刘宝胜诗歌赏析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刘宝胜,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临沂市作协会员,临沂市兰山作协会员 ,临沂市河东作协会员,中国诗歌报会员,琅琊《白旄》刘校对,青年文学家临沂分会副主席,华夏诗社副社长,华夏诗刊编委,诗词楼阁特约作者,临沂市皮毛行业协会副会长,临沂经开区特养协会理事。部分作品发表在《广州文学》《青年文学家》等纸刊。
【诗评老师简介】梅兰,原名:梅朝铭。七零后,中国诗歌报新诗会员室副主编,中诗报终身会员。创作诗歌、小说,有作品发表于【大西北文学】、【家乡杂志】、【兰亭诗画】、【鞍山诗歌】【陕北诗报】……,获过一些小奖。
1.折叠一片月光
文/刘宝胜(山东)
夜,丰腴了诗人的想象
月光的素材,描摹在潋滟的河面上
跳动的涟漪,被风吻过
轻叠一片月光,放在
无暇顾及的地方
照亮彼此的温馨和愉悦
带着思念上路,用真情陪伴
月光会一如既往的
在心灵的港湾,筑起梦的翅膀
2.风吟
文/刘宝胜(山东)
沙哑的蝉鸣,摆脱不了
无情的晚秋
瑟瑟的风,如一曲挽歌
喜欢落叶,被风吹落的
摇曳,沙沙作响
有如暮年轻酌的一杯酒
窗外的雨,被失聪的风
拽来拽去,屋檐下的
雨滴,聆听风的呢喃
3.风吹村庄
文/刘宝胜(山东)
四季的风,走过村庄
熟悉的乡间小路
被卖杂货的挑夫,踩出了一道乡愁
失忆的大汪,被填平后
成了村委大院
一些家雀,长年守护着长满记忆的老宅
一些长年呆在城里的乡下人
时常惦念着未拆迁的老宅
偶尔也能听到骨子里的乡音
故乡,一枚世俗的村落
风吹,雨打
依然操着一口地道的临沂话
4.打开记忆的锁
文/刘宝胜(山东)
心事,被风打开
那些曾经的记忆
散落一地,裸露于阳光下
我用清晨的鸟鸣,去分拣
喜悦和忧伤
七月的雨,唤醒了一些模糊的记忆
一枚枚,亿万年风化不了的乡愁
根植在世俗里
岁月曾试图用风雨拂去
一把指纹锁,解开了
世态万象
5.诗意流淌的日子
文/刘宝胜(山东)
一缕缕晨曦的风,伴着鸟鸣
在一首首健身的舞曲中
以艳羡的目光行进
日头从沭河东岸,踩着轻盈的水草
在渔民幸福的笑容里
旭旭升起
蜻蜓挑逗着潋滟的河面
欢快的鱼儿,畅游未知的世界
鼓噪的蛙鸣,催眠了河床的寂寞
呢喃的燕子,衔来了
远方的问候
闲暇,用蒹葭之风韵
润泽诗意
6.草尖上的故乡
文/刘宝胜(山东)
八百里的沭河水,孕育了
两岸沂沭人,延绵不绝的
茅草根,纵横两岸沙域段
一叶轻舟,载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五冬六夏,氤氲了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草尖上的露珠,吮吸着
故乡的晨曦
甜蜜的味道,陶醉了
一代代纯朴的两岸人
【梅兰赏析】自认为诗歌是用诗意的语言打开,要么言志,要么抒情,要么绘画。刘老师的诗是景中藏情,画面感十足。刚一触及刘老师的诗,就被精炼的语言所吸引,就拿第一首小诗来说吧。你看第一小节的第一句:夜,丰腴了诗人的想象,九个字就写出了夜色阑珊中诗人的思绪,也或想象。继续赏读:月光的素材,描摹在潋滟的河面上跳动的涟漪,被风吻过,一幅画跳跃眼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往下认真剖析,第二小节,开始由景入情,第三小节,得以提升。刘老师的诗都是生活的细节,有思念,有乡愁,也有生活的洒脱与拘谨。每一首诗都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特别是尾句或最后小节的突出,让人眼前一亮,给人无穷无尽的回味。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首诗的物象,看似顺手拈来,其实是挑了又挑,物尽其美。借用比喻,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那抹别样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把那一幅幅山水图画得尽善尽美,这正是抒情诗歌的魅力所在。刘老师的诗不失为诗歌中的精华,推荐欣赏。
组稿编辑:杨优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