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定位取穴图【收藏学习】

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腹部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其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尾部从两个气旁穴(气海旁开5分)处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附近,其前肢分别由滑肉门引出,在上风湿点屈曲,止于外风湿点(上风湿点位于滑肉门外5分上5分,上风湿外点位于滑肉门外一寸),其后肢由外陵穴向外伸展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外陵穴下1寸外1寸)。

在厚厚的腹壁履被组织中,这一影像分布于腹壁的浅层,构成了神阙调控系统中外周调节系统的主体。而腹部定位取穴法又主要是调节与人体相对应的部位,因此,腹部定位取穴法以腹部的神龟生物全息影像为特征。

定位取穴法的特点

人体的整体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而腹部的全息影象是整体经过缩微的图相,整体反映在腹部便形成了穴位点状密集的穴区带,在临床中能否准确地选用与肢体相关的穴位是临床疗效的关键。

根据腹部的全息分布特点,定位取穴治疗头部疾患时以中脘、阴都等周围的穴位治疗。腹全息的颈部由商曲穴处伸出,故治疗颈部的疾患以商曲、石关及附近的穴位治疗。腹全息图的前肢代表人体相应的上肢,故治疗左右上肢的疾患由滑肉门至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之间的同侧穴位进行治疗,腹全息的后肢由外陵穴向外下方伸展与人体的下肢相应,故治疗下肢的疾患由外陵至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之间的相应穴位进行治疗。腹全息的腰骶部起于气旁终于关元穴附近,故腰椎的疾患由其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

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1.1 腹部分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3)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

1.2 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2)下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方法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取穴方法。

1.3 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素。分辨任脉的定位有二种方法。

(1)观察毛孔的走向

(2)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

为了大家便于记忆,特编腹针取穴歌诀如下:

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

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

中庭曲骨需祥辩,更查任脉何处行;

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腹针基础方 操作视频

腹针的常用处方

处方,是一种药物或穴位的组合,它具有相对的针对性。每一种疾病都有大致相同的几种处方,以适应临证时的相对个体差。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腹针适应证较广的常用处方,这样为临证施治时的选穴辨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处方的应用虽有-定的规定,但在临床上又可灵活加减,使之与传统的中医理论更为贴近。几种的常用的处方如下:

一、天地针的组成及适应证

天地针是一组腹针的常用方,由中脘、关元组成。腹针以神阙为中,中脘为天,关元为地。腹针学习:13780307466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故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

二、引气归元的组成及适应证

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方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含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肃降的功能,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原气,因此,四穴含“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故此方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能。

三、腹四关、调脾气、风湿点的组成及适应证

腹四关由:滑肉门、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滑肉门位于神阙之上,治疗躯干上段及上肢的疾患,外陵位于神阙之下,治疗下腹及下肢的疾患。该4穴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故称'腹四关'。临床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与引气归元或天地针合用时,兼有通腑之妙。

调脾气由左右两个大横穴组成。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文献记载以治大风逆气、四肢不举、多寒、善悲为主。但近年来大横穴的临床应用除用于驱虫外,其他报道甚鲜。根据多年经验认为大横具有调整脾脏功能、祛湿、健脾、滑利关节的作用,故常与腹四关合用治疗腰部疾患和坐骨神经痛,与风湿点合用治疗全身关节炎或肩周炎等症。

风湿点是作者的经验穴,上风湿点位于滑肉门穴的外5分、上5分;下风湿点位于外陵穴的外5分下5分。风湿点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与大横合用可祛风滑利关节、消肿痛开淤血。治疗肩、肘疾病时可仅用上风湿点,治疗下肢疾病时,也可仅配下风湿点。

腹针阴虚方 操作视频

1中脘 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

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下脘 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

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3水分 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

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

4神阙 脐之正中

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

5气海 神阙穴下1.5寸的任脉上

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

6石门(别名:绝孕,禁针) 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

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

7关元(别名:丹田) 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

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

8商曲 下脘旁开5分处

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

9气旁 气海旁开5分

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腹针学习:13780307466

10气穴 关元穴旁5分处

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11滑肉门 水分穴旁开2寸处

取之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相当于肩,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12天枢 脐正中旁开2寸处

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癫痫等疾病。相当于侧腰,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3外陵 阴交穴旁开2寸处

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相当于髋,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疾病。

14上风湿点 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

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15上风湿外点 滑肉门穴外1寸

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16下风湿点 外陵穴下5分外5分

相当于膝,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17下风湿下点 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

相当于踝,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

“无痛奇穴落藏腹针”,是在落脏思维与经络八卦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人体五脏,阴阳平衡与气血传输,从而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的一种特效针灸。

其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特效:对脏腑调理可达匪夷所思的疗效

2.无痛:不求针感(酸麻胀痛),针具细小精致,入针浅,绝对无痛容易掌握。

3.安全:针刺深致为腹肌浅筋膜层,不伤任何组织和脏腑零风险。

4.易学:有无基础均可学会,只在腹部取穴,特定腧穴20几个即可,简单易学易懂,毕业后轻松应用临床。

应用范围:

一、肺脏主治疾病

1、病毒性感冒

2、肺部疾病:咳嗽,咳痰,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

3、鼻部疾病: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

4、咽喉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5、大肠疾病:便秘,腹泻,痔疮,脱肛,直肠病变

6、皮肤疾病:过敏性疾病,荨麻疹,湿疹,紫外线过敏,青春痘,痘印,红血丝,皮肤溃疡

7、风湿,类风湿疾病

8、尿潴留

二、心脏主治疾病

1、各种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心绞痛稳定期,心梗稳定期,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博,室上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急救。

2、高血压病

3、脉管疾病:静脉曲张,脉管炎,糖尿病足,皮肤溃疡

4、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性脑病,中风后遗症

5、多汗症

6、面部红血丝,痘,斑

7、各种痛症

8、各种痒症

9、痤疮,褥疮,皮肤粘膜溃疡,溃烂。

10、神志疾病

三、脾脏主治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

胃:老胃病,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下垂,胃肠炎,口臭,腹泻,便秘

脾:腹胀,糖稀便,便秘,消化不良(水谷不化),口腔粘腻,糖尿病

2、流涏

3、口疮,口角炎

4、四肢疾病

5、颈肩疾病

6、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

7、风湿,类风湿疾病

8、各种水肿,肿大,积液疾病

9、各种贫血疾病

10、妇科疾病:崩漏,淋漓不尽,痛经

11、全身各种痛症

四、肝脏主治疾病

1、乙肝,甲肝,大三阳,小三阳

2、肝硬化

3、肝硬化腹水

4、脂肪肝

5、转氨酶过高,黄疸

6、酒精肝

7、门静脉高压

8、肝肾综合征

9、肝性脑病

10、子宫肌瘤,乳腺疾病,月经不调,闭经,少经,甲状腺功效亢进,甲状腺结节

11、胆疾病:胆囊炎,胆道梗阻,胆结石,胆道息肉

五、肾脏主治疾病

1、各种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前期

2、泌尿系疾病:尿道炎,膀胱炎,尿潴留,尿失禁,泌尿系结石

3、骨质疾病: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疾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牙松动,风湿疾病,类风湿疾病。

4、脑部疾病:脑中风后遗症-脑梗,脑血栓,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等引起后遗症;脑炎,脑瘤,脑萎缩,脑迟呆,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脑病。

6、妇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附件炎,输卵管疾病

7、肛肠疾病:痔疮,便秘,直肠疾病

8、耳聋.耳鸣

9、胃部胀满,无食欲,乏力等

10、四肢不温,尿清滴,怕冷,畏寒,下肢无力沉重

(0)

相关推荐

  •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据数据统计,脑卒中是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脑卒中患者中,痉挛性瘫痪成为脑梗死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且影响着患者后续肢体康复及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以飨其道. 1. ...

  • 腹针定位取穴图!

    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腹部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其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尾部从两个气旁穴(气海 ...

  • 腹针定位取穴图

    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腹部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其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其头部伏于中脘穴上下,尾部从两个气旁穴(气海 ...

  • 腹针定位取穴图(珍藏版)

    银针刺开云千里 ◐ 妙药驱散雾万里 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腹部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其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其头部伏 ...

  • 腹针的定位取穴图

    腹针的定位取穴图 买翡翠先到这里看看,一手货源,原石开料,厂家直供 广告 腹部的全息影像特点 经过大量的临床反复研究发现,腹部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酷似一个浮在前腹壁上的神龟 ...

  • 如何取穴? | 中医学习笔记

    现在中医的普及越来越多,很多人提起穴位有哪些治疗作用可能头头是道,比专家还懂得多,但是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了如何取穴,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并不像平常大家所认为的按尺寸去量找某一点来取穴. 穴位是一种比 ...

  • 中风后遗症董针常用取穴方法

    这几天有好几个朋友咨询中风后遗症的,今天就发一次关于中风后遗症如何针灸的方法.         临床上中风又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塞和脑出血.据统计我国大概每十二秒钟就会有一个人患 ...

  • 四肢躯干疾患的董针常用取穴 (上)

    林君董氏奇穴 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上肢疾病 (一)手指麻 1.针肾关穴.复溜穴特效. 2.针火菊穴有效. 3.九里穴. 4.木斗.木留穴. 5.对侧五虎一穴. 6.双凤穴点刺有效. ⑦针上三黄 ...

  • 面神经麻痹针久取穴方法

    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出现一侧面部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露眼流泪,鼻唇沟变浅.治法以祛风和络,疏调面部经气. 取穴:风池,阳白,地仓,四白,合谷(取对侧)鼻唇沟平坦的 ...

  •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中医临床定位取穴的重要方...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中医临床定位取穴的重要方法,无论大小胖瘦,皆依此比例来比量取穴,今把有关全身骨度分寸的助记歌诀分享给大家,以帮助大家更方便的学习和使用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 用针取穴必中的, 全身骨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