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期】音频学《论语》孔子因何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音频学《论语》孔子因何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述而篇第34章

7·34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②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③。”

本章中“疾病”二字,按古人的习惯,轻者叫疾,重者叫病,二字连用,是病重的意思。“诔(音lěi垒)”,是祈祷文。“祷尔于上下神祇(音qí祁)”,就是子路引用的祈祷文。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丘之祷久矣”的“丘”字,是孔子自称。孔子认为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神明,所以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意思是不必再向神祇祷告。

这是《论语》记载的一个故事,意思是说:孔子病重,子路请求代为祈祷。孔子说:“有(代行)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祈祷文上说:“替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怎样理解“丘之祷久矣”这句话呢?孔子这样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句话见《论语·八佾篇》,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平日的言行不符合天命,祈祷也没有用。弦外之音,也可以这样说,如果自己平日的言行都合乎天命,实际上等于一直在祈祷。正因为孔子认为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神明,所以他说“丘之祷久矣”。这也是委婉地告诉子路,不必再作祈祷。二是孔子对鬼神之事持怀疑态度,存而不论。这个回答,与“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一样,反映了他对鬼神的态度。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迷信鬼神之风盛行,孔子何以有超乎常人的见解呢?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一书中说:这和他治学态度的严谨很有关系。他说过,“多闻阙疑”,“多见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足见他主张多闻、多见和学思结合。“思”什么呢?其中至少包括思考某事某物的道理。虽然当时绝大多数人相信卜筮,相信鬼神,孔子却想不出它们存在的道理,所以他不讲“怪力乱神”。我认为,杨伯峻先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这种严谨治学精神,促使他对鬼神采取了“存而不论”,也就是保留它而不置可否,不论其是有是无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不大相信真有其是。

附:

7·34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②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③。”

【注释】

①疾病:轻者叫疾,重者叫病。 疾病二字连用,是病重的意思。②诔(音lěi垒):祈祷文。“祷尔于上下神祇”,这是子路引用的祈祷文。祇(音qí祁),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③丘之祷久矣:孔子认为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神明,所以说自己已经祷告很久了,意思是不必再向神祇祷告。

【译文】

孔子病重,子路请求代为祈祷。孔子说:“有(代行)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祈祷文上说:“替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