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陆澄录》格物即是正心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讲《传习录》上卷阳明先生的一段话。

一.流于口耳 心中私欲丛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王阳明先生有点感慨,他说今天从事我所讲的格物之学的学者,尚多流于口耳,也就是基本上还停留在口耳之间,没有真正去落实到现实的行动。

『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既然我们只是停留在口耳之间,没有付诸实行,那么能反于此乎?能够真正地返回到心体本身的本然状态吗?『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我们今天也有此类问题,在理论上去辨析,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如何去存天理,如何去去人欲,尤其是在咱们今天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几乎人人愿意要在概念清晰的意义上去讲天理人欲。

实际上王阳明讲得很清楚,这个天理人欲精微之处是要体会的,是要体认的,是要体悟的,并且是要去体现的。这个精微之处必须时时用力省察克治,当然不是克制天理,而是克制人欲。那天理人欲究竟什么一个关系?暂时先放下,等一会儿再说,我们把这段话往后看。

『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你既然把这个天理人欲、格物致知停留于口耳之间,你嘴巴上尽管说的是天理,可是心中倏忽之间,那是极言其时间之短暂,倏忽之间不知已有多少私欲。

二.察之难见 口讲岂可尽知

王阳明接着说,这种情况也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嘴上在说着天理,倏忽之间不知已有多少人欲这种状况还不知;虽用力察之,也还不容易了了分明,不能真实发现,更何况那些停留于口耳之间的人呢?『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你停留于口耳之间,是没有办法真正地去察觉天理人欲的实际状态的。

『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那也就是只停留在口耳之间去讲,不是实实在在地在行动上、在行为上、在实践上,去循天理,去去人欲,『岂格物致知之学?』这哪里能够叫做格物致知之学呢?『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不是从本地上发用得来。

这一段话是王阳明提出了一种对他的弟子们那样一种状态的一般的批评,他这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既然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的,那么实际上也就是对人人来说,我们大家可能都免不了有类似的情况。核心的要点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点,所谓的格物致知之学不是一个理论,不能只是停留于理论,不能只是停留于口耳之间,而必须要把它付诸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实践。

在我们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与人、与事、与物的交往当中,凡交往必有心之所动。心之动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所谓的物,一定是和我们主体的意相关联的,意相关涉到的实际上才成为我的对象性事物。对象性的这个意思,那当然是我们今天的说法,阳明先生那个时候,没有这个语词,不是说没有这个意思。

王阳明讲得很清楚,要不然我们怎么来理解心外无物呢?在经验的意义上面来讲,意所涉着的便是物,便是事。王阳明曾经说过,“如吾心发一念孝亲”,那么“孝亲”便是一物,你既然讲孝亲,那么一定是和你的父母亲相交往的过程当中的,你的父亲母亲在你的这个交往情景当中,他就是你的对象性存在,毫无疑问是和你的心、和你的意相涉着的。

在王阳明这个地方,除了讲这个不能停留于口耳之间以外,那同时也就说明,所谓格物致知之学,它是一个实践之学,实践之学那就需要我们在生活的情景之中,去实时地反观内省,去省察克治,如此这般,把我们真实的心灵的本原状态呈现出来。心之本体原无不正,把心体本身的大中至正,通过你的行动恰当地呈现出来,表达出来、体现出来、实践出来,这就叫做致良知,这就叫做格物致知。

三.格者正也 只是诚意之功

什么是格物?格是什么意思?在这一点上,王阳明讲格物致知,的确和朱熹的所谓的概念界定是不一样的。王阳明讲得很清楚,格就是正,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格物照此说来,那不便是正物了吗?王阳明又说了,物本来无所谓正不正,原本都是正的,没有不正的。

打个比方讲,普通地方的松树是笔直往上长的,黄山的松树是横着长的,那你能说黄山的松树不是松树吗?你能说黄山的那个松树就不正吗?自然之物原本存在成这个样子,就其本性而言都是正的,原本无所谓正,无所谓不正,通通是正。只有什么可能不正?当它作为我们一个对象性关系的对象的时候,我们的主体、我们的心、我们的身介入于这种对象性交往或的时候,我们人本身有可能不正。

心不正,则身不正;身不正,则事不正。王阳明是把这个物理解为事的,这般一来,所谓格物便是正事,事的正与不正取决于心灵的自身状态。格物的根源在于正心,同样的,心体本身原本通通正,没有不正;只有在心和事物相联系的时候,它发出来的那个意有不正。意是有正、有不正的,王阳明特别强调诚意之功,知行合一也好、致良知也好,只是个诚意的实功。

四.反观内省 不可义袭而取

那什么叫做诚意?我们也多次提到过这个意思,因为意是心之所发,那是要使心发出来的这个意全然的、完全的、本然的合乎心体自身的那个状态,这样所发出来的意便叫做诚意。王阳明很强调一个意思,你一个人的意诚还是不诚,真还是不真,你自己一定知道的,怎么能知道?反观内省,向内寻求,鞭辟向里,省察克治,一定能够知的。

真正的用心体察,向内寻求,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发动出来,我们人人便都是自我能知的,心之本体,我们这个良知原本就是能够知事知非,知善知恶,只是一个常惺惺的虚灵明觉。就内的层面,保持我们心体自身的本然的中正状态,按其自身本然的中正,来发出我们的身体活动,把我们这个身体活动延展到、伸展到、扩展到、扩充到我们所与之交往的任何对象那里,就叫做格物。

要不然的话,我们的行动哪怕是在常人、普通人、大家看起来都是对的,王阳明说,『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如果你不是反归到心体本身,那么我们总是被外界的东西牵着走,哪怕是所谓对的,那也是无本,也是义袭而取。

什么叫义袭而取呢?这个话也是从孟子那里来的。孟子曾经和告子有过关于“仁内义外”,这样的一个辩论。孟子讲养浩然之气,那是集义之所生。那什么叫做义袭呢?按照告子的观点,就是仁可以说是内的,这个义是外的。孟子就批评告子了,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充其量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功夫。那意思是什么呢?大致讲生活当中,我们大家都说,那样做是好的,我们也便那样做;那样做是义的,我们也便那样做。好像所有这一切东西,所谓的仁、义、礼、智等都是外在的,是人们、社会、他人都这么做,都这么提倡,我们便也去做,不懂得回归自我心性之本原,把这些东西当做是个外在的东西。

孟子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曾经说过,把仁、义等等这些当做是个外在的东西,我们去做,不是由自家心体本原发出,不是由自我本善之性引发出来。尽管那个好像是好的,可是终究的结果也还是造成自我心身的二元分裂,这叫做义袭而取。袭就是由沿袭、由攘夺这一类的意思;取就是取得的意思。

孟子讲,真正的道德之行,真正的、高尚的道德活动、道德行为,是必得本原于内在的本然之性的,是内在之心体状态的自然呈现,孟子把这个状况叫做“由仁义行”。那什么叫做行仁义?我们大家都会觉得,行仁义很好啊,我举个例子给大家讲,我是在杭州的,比如说你在西湖边走,你只是在欣赏着风景,结果在你不远的地方,你刚好看到一个人掉进湖里去了,你是想都没想,二话不说跳下去了,你把他捞起来,你安慰几句,或者能帮助怎么帮助也好,然后你走了。

同样,第二天也有一个人,他也在西湖边走,也看到一个人掉进西湖了,他马上想,周边怎么没人啊?马上喊,有人跳湖了,然后他马上想,我水性很好,我可以把他救起来;我只要跳下去把他救起来,现在各个城市都有什么见义勇为基金的,我可以获得这个见义勇为基金的奖赏,这个记者一报道我就火了,我就红了,我出名了,然后跳下去,把这个落水的人救起来了。

从表面上看诸位,两个不同的人似乎是做了完全一样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按照孟子的标准来进行判断,这是两件完全性质不同的事情,前边那个没有考虑到任何外在的其他原因,只是本诸自我心灵的那种本原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样的心去救了个人,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别的考量,没有任何别的想法。

后面这个人,他之所以去救人,是为了,什么见义勇为基金、什么声誉、什么红了、火了等等之类。按照孟子的观点,前者叫做“由仁义行”,仁义是内在的,那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后者尽管他做了一件似乎表面上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事,但是严格说来,按照孟子的分判,那不是道德行为,而是功利行为。他这个救人、或者说仁义的活动,是为了别的东西。按照孟子的观点,严格意义上面说起来,道德活动本身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成为其他目的的手段,道德活动本身就是目的。

正是在这个意思上面说,后者的这个救人的行动,连道德行为都算不上,这个叫做行仁义。行仁义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义袭而取的功夫,不是本诸自我心体的本然状态的。王阳明先生在这里实际上是强调,什么是格物?什么是致知?格物也好,致知也罢,和我们心灵本体的本原存在是什么关系?必得把我们内在的心体的本原的、本来的、原本的,那样的一种中、大中至正呈现出来,使事事物物皆得其正,便叫做格物。把那个不良的,和心灵本体自身的大中至正不符合的,不论是过还是不及,所有那些状态都去掉,这就叫做存天理,这就叫做去人欲。

阳明先生一方面说,功夫要在心上做;另外一方面同样说,要到事上磨炼。如此这般,我们才有可能保持我们自我心身统一的完整性,这才叫做人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我们人的存在是完整的,是健全的,是统一的,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想我们诸位朋友,能够对这一段所说的意思给予真实的理解和领会的话呢,我们不仅是可以了解王阳明所说的格物致知究竟说的什么意思。简单地说来,所谓格物就是正心,就是诚意,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中庸》)只是这个意思,也是致良知。

我们不只是能够了解这么个意思,并且我想对于什么叫天理人欲等所谓的概念,也会有一种恰当的理解和把握。当然,天理人欲问题,我们往后还会不断地提到,我们今天就先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七:仁义之心,贵得其养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③也,斧斤④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⑤,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⑥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⑦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⑧焉,此 ...

  • []《卷上•陆澄录》万物一体与差等之爱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读一段<传习录>上卷当中,陆澄和阳明先生的一段对话. 一.一体之仁 发用亦有个渐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

  • []《卷上•陆澄录》中即是天理,为天下之大本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继续来看<传习录·上卷>,陆澄和阳明先生的一段对话. 一.临时中节 亦可谓之中和 [澄问],也就是陆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 ...

  • []《卷上•陆澄录》心之本体,廓然大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读<传习录>. 一.闲思杂虑 其根仍是私欲 陆澄说,[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好色.好名. ...

  • []《卷上·陆澄录》道一而已,心即道,道即天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读<传习录>,下面我们读<传习录·上卷>陆澄给阳明先生提出的一个问题. 一.道无方体 不可执著而求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 ...

  • []《卷上·陆澄录》除却人情事变则无事,仁义礼智皆性之表德

    各位好,上一讲我们选讲了一段陆澄问知识不长进如何,王阳明讲到培壅根本,讲到圣人也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面养来,我们是就这个未发之中的问题做了一些解释.借这个话题,我们曾经谈到过,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只 ...

  • []《卷上•陆澄录》为学须有本原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仍然是<传习录>的上卷. 一.本原用力 学问盈科日进 陆澄问:"知识不长进,如何?"这一段显而易见,和我们读书有关,和 ...

  • []《卷上•陆澄录》 下学而上达,即是圣学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再来读一段<传习录>,上一段是讲,要心如明镜,随感而应,如此这般才能够应变不穷.道理也很简单,义理无定在.无穷尽,我们没有办法去预先把所有这一切的事件都去来个讲求. 但 ...

  • []《卷上·陆澄录》心如明镜,随感而应,应变不穷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接着<传习录>往下讲,当然我没有办法逐字逐句讲,所以我们只能挑着讲.我在另外一个地方,在录制<传习录>全讲,但那是个视频,将来录完了.上线了以后,大家可以顺 ...

  • []《卷上·陆澄传》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看<传习录>上卷,有一段薛侃和王阳明的对话. 一.集义定心 非是把捉不动 尚谦问,尚谦是薛侃的字,薛侃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孟子曾经说过,"我四十不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