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强 | 升降调肝汤
组成:钩藤30~50克,川芎30克,赤芍15~30克,蔓荊子15~30克,青皮15克,六月雪3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麦芽30克,石决明30克,甘草10克,白芷25克。
主治:非器质性病变的各种慢性头痛。其痛较剧,时作时止,或频繁发作赖常服西药镇痛者,均可选用本方。
歌诀:调肝汤内用钩芎,蔓附柴芩麦芍同。
雪决青皮甘草芷,头疼剧烈责肝风。
方义:此证的特点是作止无时,与“风”象相类。凡“风”皆与“肝”有关。风邪深伏于肝,待时而作,作则头剧痛,郁久强伸故也。肝喜条达,故疏肝理气为制方之要,柴麦附青足胜其仼;䏏风上干清空而痛,故须镇肝息风而速除所苦,钩蔓石决足头为功;肝郁则血瘀,血瘀又反过来促进肝郁,故须辅芎芷芍及六月雪以活血;肝郁常易化火,故佐黄芩以清肝。本方以疏肝理气、镇肝息风为主,活血清热为辅佐,使肝调风息,血畅热清,其痛自止,故名升降调肝汤。
加减:苔厚腻者夹痰湿,去石决明,选加牡蛎,白术,茯苓,制南星之类;久病赖西药维持者,加天麻蜜环菌片;剧痛难忍者,加蜈蚣,全蝎;兼高血压者,去青皮,甘草,加桑寄生,枸杞子;睡眠差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夹寒者,加吴茱萸,生姜。
禁忌:忌食辛辣,肥肉及鸡鱼卤腌等味厚之物,勿动气、过劳。
例一:曹某,女,47岁,2019年9月18日初诊。左侧头痛近半年,时轻时重,常因晒太阳或情绪变化而加重,痛甚时欲以头撞墙。曾在某医院任院治疗,服用镇静止痛类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头痛仍反复发作。昨日因家事争𠴕后,左头部剧烈掣痛,伴头昏涨,失眠,心烦,不欲饮食,二便正常,血压100/60mmHg。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弦细。月经量少,色暗,3天即净,周期不定。证属肝肾虚衰,肝郁气滞,肝风上扰清空,以升降调肝汤加味。
处方:钩藤30克,川芎30克,赤芍15克,蔓荊子15克,青皮15克,六月雪3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麦芽30克,石决明30克,甘草10克,白芷25克,熟地30克,枸杞子30克,焦三仙12克。
三剂,水煎服,分日早,中,晚三次饭前服。服3剂后,头痛减轻,呈绵绵隐痛状,睡眠改善。续服上方8剂,诸症悉除,随访无恙。
例二:刘某,男,36岁,2020年1月26日就诊。患者头痛反复发作8年余,脑电图、脑血流图、头部CT等检查无异常。每次发作无明显诱因。发则头顶胀痛连及目眶,耳鸣,口干口苦,大便长期燥结,8~12日一行。常服“头痛粉”“去痛片”等西药。此次头痛复作己6天,服西药未见减轻,诊见舌红,苔黄厚腻,脉沉弦,大便已6日未解。从头痛部位及痛有休作之特点,知其肝风头痛,气血不畅,肠道积滞。方用升降调肝汤加减。
处方:钩藤30克,川芎30克,赤芍50克,香附30克,蔓荊子30克,黄芩15克,柴胡15克,枳实30克,郁李仁15克(打碎),火麻仁10克(打碎)甘草10克。
三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服药3剂后头痛减轻,大便转润,2日一行,仍有口苦口干之症,但苔已转为薄黄,舌转暗赤。
处方:钩藤30克,川芎30克,赤芍50克,香附30克,蔓荊子30克,黄芩15克,柴胡15克,郁李仁15克(打碎),火麻仁10克(打碎)甘草10克,知母30克。以清之润之。服药20剂,头痛不作,大便1日一行。随访半年,头痛未发。
例三:李某,女32岁,2019年3月21日就诊。患偏头痛10年,每于月经前一周发作。发时头痛且昏,痛甚时欲以头撞墙,温温欲吐,视物不清,乳房胀痛,眠少梦多。此次发作己2日,头痛剧烈,身倦难支,舌淡红,苕蕅白腻,脉沉细涩。证属肝郁日久,肝气犯胃,久病入络。以升降调肝汤加减。
处方:钩藤50克,川芎30克,赤芍30克,蔓荊子30克,青皮15克,六月雪30克,柴胡15克,黄芩15克,麦芽30克,甘草10克,白芷25克,生姜15克,吴茱萸6克,全蝎粉10克(分吞)。三剂,水煎分二次服。三剂后,诸症悉除。月经净后守方续服10剂。此后经前头痛不作。
马强写于2020年10月25日15: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