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札记:上宛 白马银传说
明朝进士及第像
话说东乡上宛,明朝出了一个进士王升,官拜抚州知府……到第25代世孙,遇到洪涝灾害,眼看田园世界已经淹没多日,只好搭船到景山求生,入赘到一户林姓员外家,纨绔子弟积习的好吃赖做,诞生2个儿子后,终于被东家逐出家门……好在结发妻子有情,跟他返回上宛老宅……
这人就是王建瑞爷爷王水德的父亲,外号'东乡钱王',当地人都知道上宛有个'钱王',在芗城区有一条上宛旧街,后裔有漳州名仕王作人王群英父子……那么,'钱王'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一个官五代纨绔子弟又被入赘东家逐出家门……接近穷困潦倒。原来,回到老家的钱王,遇见一件怪事,人各有命,俗话说'人一旦衰,煮水会带祸。,钱王家的水缸,前晚挑满一缸水,次日想烧早饭,却一滴水也不见了,而且又没有漏水的痕迹,几乎天天如此……他夫妻俩急了,有一晚不睡觉,掩着门,守护着厨房边那一缸水,三更半夜……一阵狂风来临,只听有吸水'咻、咻咻'声音,夫妻俩冲出去……隐约只见一只白马奔了出去!没有抓住,哎!
次日,夫妻俩合计,钱王的妻子用一支大鞋针穿了红线,交代钱王拿在手上准备扎住那头白马……三更半夜那一刻,随风又飘进一匹白马来到院子里,正当它'咻咻咻'忘情喝缸子的水时,钱王猛然冲向白马,受惊的白马迅即向外狂奔,钱王抓住了马尾巴,被拖到九十九湾崎港,那白马纵身飞跃……他被甩了下去,幸好那把带红线的鞋针扎进了马屁股……当晚,夫妻俩打着保家灯顺着白马逃逸的方向,跟到距离蓝田社交界的二眼桥头荒冢边,发现了那缕红丝线……钱王夫妻俩,就在哪儿做了记号,临近黄昏乘人不备,偷偷地在荒冢中挖掘……发现了一个石窑,够动挪开一看……惊讶不已,都是白花花银元,闪烁着白光……发了,七冥八晚,钱王夫妻俩先后用米筐和水桶,挑回了十六担白银……从此,改变了落魄的家道!钱王的儿子叫王水德,裔孙王建瑞(原龙海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上宛钱王的孙女阿满嫁了梧桥社,是郑重赐的母亲!一切的一切,似乎是传说,但是,王建端先生说'不是秕故事',九十九湾边的上宛社,已然是老掉牙的如烟往事!
(根据王建瑞先生口述,整理)
左为王建瑞先生
[相关连接] 王升(1378~1448),字日初,号鲁奄,明龙溪县上宛村人。祖父王义甫,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任龙溪县尹。父王举逸,性至孝,郡县孝廉不就,慷慨好义,急人之急,曾令仆人驾船救溺,全活数十人。
王升幼承家训,立志力学。明永乐元年(1403),乡试中举,永乐二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奉敕到江西搜求遗书。复命后,先后任江西安福、湖广罗田二县知县,都有善政,调陕西平凉府推官,历升大理寺评事,大理寺左寺正,复审刑部、都察院、五军断事官署所移狱讼案牍,务得其实,多所平反。当时有锦衣卫张千户系狱,定为死狱,升省其冤,遂下平反。
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宣宗以知府多循资格不称职,其时有重要九郡缺守,命大臣举京官能者充任。遂擢郎中况钟等9人为知府。这年冬,复用薜贵等29人任知府。王升受宰相杨士奇薦举,出任江西抚州知府。为政重在利民,设学校,兴礼教,遇到荒年,率先捐俸赈济,全活数千人。任职9年,秩满当迁,州民相率到京师,呈请留任,朝廷遂赐王升帛,进阶正三品,并准续任。经过两年,,因病辞归。正统十三年(1448年)谢世,葬鹤鸣铺恒坑山。后人祀府学乡贤祠。《明史·循吏传》有小传(录自黄剑岚主编《龙海县志》卷三十九第一章人物传1061~1062页)。如此推算,王建瑞先生是王升的第三十代裔孙,而我的母亲王氏金风属其上宛同宗,应该算是王升的二十九代裔孙。宗功祖德渊源流长,不见春天咋了冬季!谨以为《白马银》民间传说续记。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