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很真实
文\欣儿妈
编辑\欣儿妈
天底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可是有的家长却让这份爱变了质,对孩子百依百顺,却得不到孩子的任何感激,这样的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要想让孩子懂得回应父母的爱,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
当今社会,很多父母日复一日地为孩子付出,久而久之的孩子就觉得这是父母对自己的亏欠,甚至会变本加厉地索求父母,成年后也安心的啃老,试图榨干父母的每一分钱,啃尽父母的每一块肉。
育儿专家李玫瑾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3岁的时候你不能满足要求,最多是在地上打滚耍无赖,当他15岁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自残、会和你争吵,但是到了20岁,他就可能会怨恨你不满足他的要求,甚至是攻击你。'
不知道大家可曾记得几年前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
汪佳晶在日本留学了五年却从未打过一天工,他的一切经济来源都是靠着母亲每个月的7000元收入,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家中早已债台高筑,拿不出钱来的母亲只好让汪佳晶回国。
可谁曾想,本来一家人团聚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汪佳晶却在机场捅了母亲9刀。
25岁的青年完全可以半工读完成学业,但他却理所当然着享受着母亲的供给,当母亲再也无法为他提供金钱时,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将满腔怨恨化为了这要了母亲生命的九刀。
这个骇人听闻的案件不禁令天下父母心中警钟大震:不懂感恩的孩子,就好比农夫怀里的那条蛇,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谨记一个时期: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农夫怀里的那条蛇,就不要为孩子做太多,更不要助长孩子心中理所当然。
感恩的心,源自教育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如果将父母比喻成树根,那么孩子就是树上结下来的果子,果实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多半就是树的问题,孩子不懂感恩,多半也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习惯了为孩子倾尽所有,包办大小琐事,却忘了孩子也有自主学习,独立成长的权利。
《爱的教育》里有这么一句话:'教育之间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谁一般,没有谁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
如果给予孩子的爱太过浓密,就很容易错过让孩子学习感恩的机会,对孩子付出越多,孩子越容易养成理所当然的想法,就教育不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懂得感恩懂得爱,孩子更出色
《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父母便倾尽所有为他们撑起一个温室花园,孩子习惯了单方面接受和索取。
梁启超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大家借鉴,他从不以个人意识来左右孩子。
在他的教导下,九个儿女都有所成就,当旁人问起时,得到的答案都是清一色的感恩,他们感恩梁启超的'趣味'教育。
其实,对孩子的爱并不在于一味的牺牲,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感恩,感恩的新并不是什么致癌物负担,而是让人向上的动力。
爱是成全,更是放手
朱熹曾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大概就是倾其所有却教不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了吧,教会孩子感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论是旧观念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亦或者现代的'鼓励式教育'都远远称不上爱,在教育孩子这方面,钱钟书与杨绛的方法值得借鉴:
- 学会放手,养成独立
钱瑗在小的时候不懂就找父亲,而钱钟书鼓励她自己去查找,而不是让她坐享其成,同时,钱钟书并不大包大揽孩子的事情,也就养成了钱瑗的独立性格。
责任感和感恩,不是朝夕间就能养成的,只有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学会飞翔。
-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杨绛就曾说过:'榜样非常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钱钟书和杨绛对女儿从不训斥,而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孩子对家长没有隔阂,心中充满温暖,自然也会温暖的回馈父母。
- 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钱钟书和杨绛夫妻二人十年如一日般恩爱,女儿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耳熟目染,学会了照顾人。
每逢钱钟书出差之际,钱瑗也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夫妻二人的关系对孩子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互相照顾,孩子自然也会效仿
欣妈说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是毁掉孩子与家庭的慢性毒药,被溺爱的孩子不会感恩,家长们一定要警示。
我是欣儿妈,家长们如果遇上育儿方面的问题,不妨在评论区发表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或者私聊我和我一起探讨如何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大家帮忙转发点赞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