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父母,都会这样培养孩子!

曾国藩有一副对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且此处销魂。”

在尘世中行走,不管是鲜衣怒马,还是神色匆匆,最终的归宿,是温暖的家。

对孩子来说,家是身体的依靠处,是灵魂的栖息地。

对家庭来讲,孩子是家的中心,是家道延续的火种。

真正优秀的家庭,都会有优秀的孩子,将平凡的家庭,点缀得与别不同。

优秀的父母,都会这样培养孩子。

再忙也会陪伴孩子

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身教亲于言教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

语言是冰冷的,父母的言行举止才具有温度。看着父母,孩子才知道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用身教启发孩子。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深得朝廷倚重,每天事务繁杂,忙得一额头烟。

不论多忙,他一定会挤出时间,陪伴孩子们成长。

他每天都会教导孩子们练字、写作、读书、洒扫,身体力行,谆谆教诲。

长时间的熏陶,令孩子们变得跟曾国藩一样,品格高尚、勤劳俭朴、志存高远。

曾国藩的孩子,个个有所成就,有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也有智慧超群的数学家。

许多父母对孩子倾其所有,好吃好穿伺候,还给孩子留一笔可观的钱财。他们往往忽略了:精神上的富养,远远比物质重要。

教育家杜威说过:“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孩子不能缺少教育,而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艰难的路途中,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就不再孤单,勇往直前。

父母的每一句叮咛,都会伴随孩子走过一生,治愈他的心灵。父母每一次陪伴,都会安抚孩子的心灵,给予他情感温暖和模范作用。

给孩子留财富,不如留个好人品

《菜根谭》有一句名言:“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成绩单上的优秀只是枝末,驾驭这份才能的德行,才是重中之重。

常言道:最怕流氓有文化。

缺乏品行,一味唯利是图,只会祸害他人,最终招致自身毁灭。

有格局的父母,最看重的是孩子的品行。

南朝梁时期中书令徐勉,为官清廉,公正廉明,俸禄大多用于救济贫苦人家,不置办家产。

老朋友们劝他:“人人都为子孙留财产,你也该为子孙留点钱啊。”

徐勉回答:“别人给子孙留财产,我给子孙留清白。”

其实,徐勉给子孙留下了比钱财更宝贵的人品教育。

平日,他经常教导子女注重品行,一定要做个清清白白的人。

徐勉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藉先代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耳。”

意思是说,我家世代清白廉洁,所以日常生活总是节俭朴素。至于积蓄家财、置办产业的事不但不干,连谈也没有谈过。我个人能力低微,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状况,担任了要职,享受着优厚待遇,可以说该有的都有了。我有今天的福报,仰仗的正是先辈遗传下来的清白风范。

徐家这份良好家风,子女们没有辱没,后来,他们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贤人。

曾仕强说:“看一个小孩主要是看他的品德,拥有优良的品德,这个人一生很稳固。”

为人父母的大忌,是只重机智才华这种小聪明,忽略道德人品的大智慧。

要知道,孩子的才华,只能决定他的起点,而人品却能决定他走多远。

一个家,缺什么,都不可以缺人品教育;少什么,都不可以少人品培养。

允许孩子平庸,但必须有上进的心态

《勤懒歌》说:“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

想要孩子不平庸,就要培养他不甘平庸的野心。人一懒,万事皆休;人上进,一切皆有可能。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生活贫苦无依。身处逆境,范仲淹没有灰心丧气,发心自立自强。

他告别母亲,外出求学,夜晚住寺庙,三餐喝稀粥。夜里读书困倦,他就以冷水洗脸,振作精神,在书山中攀登。

最终,范仲淹成为一代名相,践行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

人再困顿,只要肯仰首,终会摘取天上的明星。

陈古渔有一句诗:“只见来船是顺风。”

许多人眼红别人家的孩子享受着顺风的快乐,却忽略了顺境背后,咬碎钢牙的坚忍和上进。

学海无涯,山比山高,要在世间鹤立鸡群,就得让孩子不满足于现状。

早年,钢琴家郎朗不论多忙,每天一定会保证6个小时练琴、背谱。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他认为,天才少年之所以变平庸,就是因为放弃了持续积淀。实际上,天赋越高,训练、磨砺的强度应该越大。

玉不琢不成器,刀不磨不锋利,有远见的父母,都舍得对孩子“下狠手”。

孩子潜力无穷,被适当地逼一把,就会迸发出无限精彩。

《战国策》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想让孩子站得高、走得远,就要作长远考虑。

给孩子物质,不如给予关爱;祈求孩子好成绩,不如培养好人品;寄望孩子是天才,不如鼓励他力争上游。

但得本,不愁末,孩子人格完善,将来的路,自然是一马平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