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任志民:致逝去的亲人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任志民
任志民,山西芮城人 曾是一名军人 现就职于天津市西青区文旅局
致逝去的亲人
山西 任志民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所谓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今天是中元节,从去年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疫情从未间断,持续在折磨着这个世界,早已疲惫的人们仍然沉浸在极度恐惧之中。感恩生在华夏,幸福长在中国,我敬献一束鲜花,祭奠逝去的亲人。
中元节的名称很多,别名为七月半、吉祥月、施孤、斋孤,是道教名称。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祖。
常思先人恩德,青烟寄托思念。这是一个断肠的节日,也是一个哀愁的日子。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中元节的晚上又被称为施孤之夜,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叫做“布田”,是插秧的意思,插得越多越好越吉利,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现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中元节的来历和风俗,有的地方在这一天之前就要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因为知道逝去的亲人亡魂在回家的路上,所以也要点亮荷灯,但是还有的地方在这一天当天才会烧纸钱。我参军在外这么多年,总是在这一天为逝去的父母烧些纸钱。找一块空地朝着亲人埋葬的地方画个圆圈在里面烧纸钱,以此来祭祀亲人。现在,全国各地都推行了文明祭扫,一些老习俗也渐渐被时代所淘汰,但是怀念的心情和祭扫的方式永远不会缺失。
中元时节遍山雾,泪水化作思亲雨。逝去的亲人们啊,这么多年,我以为我已经好了。这么多年,我以为我已经痊愈了,不再伤痛。可是,每到此日,每到此时,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疼,尤其遇到雨,更是疼得钻心。
又到周末,又是中元。带着一丝缅怀的思绪,带着一份难忘的情怀,带着一份真挚的情感,在中元节前这一天释放365天的思念。假如生命能够重来,爸爸妈妈,您的幸福安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可惜没有来生……
永远难以忘怀的那年那月那天,我与你们在一起相处的日子,那是我幼年欢乐的时光、童年美好的记忆。你们的音容相貌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妈妈,那一年你突然离去,让我心力交瘁,悲痛欲绝,只能每夜走进梦里去捕捉你的颜容,寻觅你的踪影。爸爸,那一年你匆匆而别,使我有“家”难再,望眼欲穿,常常用流血的文字回忆昔日难忘的时光,去找寻渐行渐远的岁月留痕。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愿将北流水,弹与钟子期。祈祷不会是一个人在孤独中无声离去。若有幸,儿女争气,墓碑后面不是什么千秋万代、福泽子孙的妄想,而是想过、爱过、写过、忆过。此生足矣,不枉此遭。
遥望一轮明月,风儿把思念托付。期待明天更好,人生也有好收成。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韩佩瑄
制作:李 韵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107410006@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