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范法
陶范法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为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用陶范法铸造的青铜器会留下工艺痕迹,与其后用失蜡法制造的青铜器不同。所以知道陶范法铸造青铜器的特点,有助于辨别伪器。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使用一次,青铜器上会留下一些工艺痕迹,这是陶范法的特点。[1]
原理
青铜器的铸造,首先要制“模”。
制模:如果铸造一件器形简单、又是实心的铜器,可以用实物当“模”。如果要铸一件器形复杂的青铜器,也要先制“模”,即用陶土塑出一件青铜器的器形,叫“泥模”或“初胎”,其制坯和刻花的制作过程与做陶器完全相同。
范座:先用陶泥堆出一个小平台,叫“范座’。
翻范:将“模”放在其上,在“模”外直接敷上陶泥压实。这后敷上的陶泥就是“外范”。待陶泥半干时,为了便于取下(叫脱模),要将“外范”切成几块(切痕一定要整齐),然后将相邻的两块泥范上做几个三角形的榫卯以便连接;然后将外范取下阴干后用微火烘烤,这个过程叫“制外范”。
制内范:先将制外范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这刮下去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刮去一层的泥模就是“内范”。
合范:将“内范”倒置于底范座上,再将几块“外范”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块与外范块用榫卯接实。在“合范”时为了调整内、外范的位置,要在内,外范之间垫上铜片(垫片)。垫片摆放时要避开有纹饰和铭文的部位,故垫片多放在器物的底部和下腹部。
制作浇注孔:合范后要在上面制作封闭的范盖,范盖上做浇注孔和排气孔,以便浇注铜液和排出空气,防止阻塞铜液。
浇铸:将熔化的青铜液从浇注孔灌入。
取物:青铜液冷却凝固后,将外范打碎,掏出内范,将所铸铜器取出。
打磨修整:铜器铸好后,表面粗糙,有残存在器表的范土,或铜液中的杂质残存于器物表面,或有部位纹饰不够清晰,需要用砺石修平磨光,最后要用木炭进行擦磨抛光。
特性
陶范法的模和范只能用一次,青铜器会留下一些工艺痕迹,这是陶范法的特点。
范线:由于“外范”是分成多块的,在“合范”时各范块之间都会有一道小缝,浇铸时这道小缝会在铜器表面上留有铸痕,一般器物铸造后要经过打磨,但在花纹多的地方不易打磨,器底一般不打磨,易看到范线。
垫片:在“合范”时为了调整内、外范的位置,要在内、外范之间垫上铜垫片。铸造后这些铜垫片会留在青铜器的器壁上。由于垫片摆放时要避开有纹饰和铭文的部位,故垫片多见于青铜器的底部和下腹部。
气泡:浇注时,会出现气眼(即铜液未流到之处)。由于古代青铜熔液是采用木炭脱氧,并因当时工艺水平所限,铸品中会出现大量气泡和熔渣杂物。现代铸造是采用磷铜脱氧,加上用熔模、翻砂,故铸品密度好,可仿范线,但仿不好垫片。
铸疣:浇注孔和通气孔残存的铜液,冷却后就形成了铸疣。
另外,有些封闭的部分,如足、耳的内范上常有角椎状的突起,这突起的高度正好是所浇铸的足、耳的厚度,所以浇铸后,泥芯会封闭在铸件的内部。
总之,用陶范法铸造青铜器,因工艺的原因,一定会有以下几种痕迹:器壁薄厚不匀,器腹、底、足等部位有铸痕,范与范合拢处的花纹部位有错位现象,耳、足、鉴内残存有红或灰色的范土,很结实,用指甲抠不掉;腹、底部位会有排列较有规律的垫片。
凭借铜器上留存的工艺痕迹,使可鉴定某件铜器是用何种工艺制模铸造的。当我们见到一件用失蜡法铸造的商代器形,便知是伪品。因为商代尚无失蜡法。如见到许多件器形、纹饰、铭文完全相同的青铜器,也易知这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因为范模只能使用一次,只能铸造一件青铜器,所以器形、纹饰、铭文完全相同的器物并不多见。
应用
商周时期,那些精美的青铜器铸造采用合范法,即为后世称为陶范法的铸造工艺。后世战国、秦汉以后,一直到民国时期,制青铜器都采用“失蜡法”。[2]
参考资料
- [1]从“陶范法”铸造工艺辨别青铜器的真伪博宝艺术网2013-11-01[引]
- [2]陶范法豆瓣网2013-11-01[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