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府里的相公们为何喜欢林黛玉的诗?

导语:林黛玉的诗为何会到相公们手里?

林黛玉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她第一次到荣国府,不肯多行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别人说完话之后她还要想半天;她思绪难解之际,做了《五美吟》,宝玉想看她都不让看。但奇怪的是,她的诗作却被贾府里的相公们传刻,这是怎么回事呢?

【1】贾府里的相公们通过贾宝玉看到林黛玉的诗

大观园的姐妹们闲来无事,在贾探春的提议下成立了诗社。虽然是做游戏,但是作诗之后,大家总要评出名次来。海棠诗社中,李纨、贾探春议定薛宝钗的诗作第一名,贾宝玉不服气,认为林黛玉的诗作更胜一筹。菊花诗社中,林黛玉连作了《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被评为前三名。在此期间,贾宝玉做了一件事,把闺阁里的诗传给了贾府的相公们。贾宝玉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贾宝玉会写谁的诗?自然会写林黛玉的。因为在他的眼里,林黛玉永远是天下第一,在外人面前有机会展露女人才华,他只会选择心上人林黛玉。

【2】相公们为何要将林黛玉的诗传刻

自古以来,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不仅在物质上如此,其实在任何领域都比较适用。

封建社会,女子作诗的本来就少又少;林黛玉又是林如海这个探花和贾敏这个大家闺秀的唯一女儿;她在大观园里留下的匾额,贾政不改一字,贾元春认可,这些事情贾府里的相公们是知道的。

林黛玉的诗本身就是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独一无二的美又产生更高的价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男人来说,窈窕淑女都是君子好逑的。林黛玉长若天仙,貌比西施,贾府的小厮们是有机会见到的,但相公们却没有机会。人的名树得影,林黛玉的如此漂亮,却显得那么神秘,越神秘越漂亮越是相公们想见的对象,见不到人能见到诗,自然要珍藏、要传刻。

【3】从文化传承来看,相公们传刻林黛玉的诗作无可厚非

贾宝玉说得很清楚,自己把闺阁里的诗写给相公们来看是有前提的。

一是这些相公是画画的“高手”。贾宝玉是在与他们商议作画时抄诗的。自古书画同源,会作诗的人往往会画画,同样会画画中的“高手”作诗也是一绝。贾府里的相公们靠的是本事吃饭,他们的文化底蕴或者不高,但是基本的文化素质还是具备的。见到好诗,传刻流传,本质上一种文化的“传承”。

二是他们有文化资源的意识。贾府虽然是靠军功立家,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渐渐成为一个诗书之族。众姐妹们过生日,都是送些书画,这意味着书画其实可以当作一种礼物,有其内在的价值。相公们都是读书人,好附风雅,将贾府小姐们的诗抄在扇子上,刻苦在实物上,会成为送人的礼物,或者提升商品的价值。

三是有市场需求。贾宝玉作为贾府里的贵公子,从小就被受到追捧。因为他写的字好看,一些贵族子弟还想办法求他写字;他也喜欢自己将诗抄在扇子上四处招摇。所以因为有他的这些举动,贾府之外其实形成了一种“市场”,专门购置他的字。有了这种市场,自然也会有购置闺阁女子字迹的市场,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渠道。相公们利用宝玉“好胜”心里,得到林黛玉的诗作,也属正常之举。

【4】诗作流传带来的后果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诗作能被传刻,用诗的底蕴、诗的灵性、诗的内涵感染人、感化人、启迪人,这是一件文化盛事。但可惜的是,这种行为在林黛玉生活的时代却是容易受到非议的。

薛宝钗就此为话题教育过贾宝玉和林黛玉:“倘或传扬开了,反为不美。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女子无才便是德。薛宝钗说得非常现实。林黛玉的诗作被相公们传刻,其实就是无德的表现。这种无德传到王夫人等人的耳朵里,自然就是不务正业、不干正事的表现。

价值观不同,林黛玉又不会如同薛宝钗一样装模装样,在这种情况下,她在王夫人的印象里自然是越来越差。最终,在王夫人的阻挠下,在多种因素的叠加下,她和贾宝玉的婚姻大事也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文/小涵读书/原创] 每天带你读不一样的红楼梦!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