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评论】美丽的青海湖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青海省的名字也因青海湖而命名,可见青海湖在青海人心中的位置。在西宁的全国学术会议结束后,我们参观了这一神圣的湖泊,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魅力。
7月18日上午,我们乘车去青海湖。一路上,青海民族学院的研究生杨晓燕为我们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解。她先给我们讲解了青海各民族的社会状况和民族习俗,又为我们介绍了青海湖的美丽景色,还带领我们一起唱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平均水深1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简直就像汪洋大海。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可谓环湖皆山也: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
从远处遥望青海湖,可以看到湖边镶嵌着一条条金黄色的绸带,那就是为了美化环境而栽种的油菜花。来到青海湖畔的油菜花地,人们纷纷下车照相留念。游客只要交给油菜的主人两元钱,就可以进入油菜地照相。油菜长得非常茂盛,繁花似锦,我们真是不忍心践踏这些美丽的鲜花。站在油菜地,向湖面眺望,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犹如一面浩渺无垠的镜子,把蓝天白云尽收湖中;极目远眺,苍翠的群山翠黄相间,合围环抱,别具一格。所谓的翠黄相间,这真是青海的一大特色,由于这里气候干旱,山上的植被呈现出“阴盛阳衰”的特色,即山的南面受到的光照较多,植被因为缺水而艰难存活;而山的北面光照相对较少,植被反而比较容易存活。湖的四周,景色各异:草原绿茵如毯,牛羊成群;金黄色的油菜,飘香醉人;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白云形形色色,在群山驻足,悠闲的漫步。在青海湖畔,我们分明感受到环境清幽,空气清新,真切地体验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领悟了人类诗意地生存的内涵,人们难免浮想联翩,心旷神怡。
青海湖的阳光特别强烈,我们很多人买了牛仔帽,以防被太阳晒伤。午饭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湖边。远远望去,青海湖烟波浩淼、碧波连天,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风景画。也许只有来到青海湖,才会更加体验到水天相接的感觉。很多人到海滨城市旅游的时候,因为许多山峰把海湾围困起来,人们在海湾看海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感悟到水天相接的意味,而在青海湖则不然,人们站在青海湖畔,视野极其开阔,可谓一望无际,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极目远眺,湖面越是延伸到天空,就越给人以逐渐升高的感觉,沿着渐渐升高的湖面可以直达远处的天空,真正体验了水天相接的感觉。这种感觉似真似幻,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据小杨说,青海湖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呈现出七色湖的形态,如一天四时的变化,包括朝阳和夕阳及其余晖,蓝天白云的各种变化,都会映射在湖面上,湖面的景色自然就会随之变化。在夏秋季节,天高气爽,青海湖畔水秀山青;在寒冷的秋冬季节,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分外明亮,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辉。
我们在青海湖边与导师金元浦先生和许多专家、同事合影留念。人们忘记了烈日炎炎,在湖边尽情地拍照、观赏。我的师弟李有光博士还直接下湖与湖水亲密接触,亲自体验青海湖的魅力。人们说着,笑着,心灵的阳光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其乐融融,审美融融,悠然,欣欣然,恍惚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直到小杨催促我们该上车了,我们才仿佛觉醒。
这次青海湖之行,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能够去鸟岛观光,遗憾的是也没有时间去对青海湖的“海怪”传说去进行考察和想象。当然,这期待着我们未来的青海湖之行。
啊!美丽的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