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之后呢?

岁末年初,中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的喜讯接二连三地传来,接下来是对2020年中国电影表现的各种盘点。

在中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的基础上,又盘点出了全球票房冠军《八佰》,以及全球电影票房Top10中其他的三部中国电影,分别是第二名《我和我的家乡》、第八名《姜子牙》、第十名《金刚川》,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达到新高,占比83.72%,等等。

在刚刚过完的至暗2020的时刻,我们畅谈自我成就是无可后非的,在艰难的时刻,我们的电影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不断生产,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丰富的产品。

电影院自七月复工以来,在做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也为观众呈现了国内外的优秀作品,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国外疫情严峻,国外电影业尚未完全复工的时刻,我们将中国电影票房与国外作比较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在2020取得这样的胜利,是中外防疫效果不同带来的差距。

疫情并不如战争对物质资源产生破坏性影响,疫情只是让西方的电影市场暂停,复活之后西方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所以我们在为全球票房第一而窃喜的时候,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是一种“胜之不武”。

相比较中国电影在2020年取得的成就,我更加关心的是2020年之后的中国电影该如何发展?

国外疫情终将过去,那时候美国、日本、印度、欧洲等国的影片又会如期进入中国,国外电影市场亦会复苏。等到那个时候,中国电影如何在全球市场上保留如今的地位呢?

通往好作品的道路究竟是什么?

如今国内电影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流量明星和大场面的营造,从剧作到拍摄,可以因为各种市场因素而做出调整,刻意去迎合观众的趣味极大地损害了电影内容的传达。

在国内电影票房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刻,接下来我们是否应该将更多的眼光投向电影艺术创作本身呢?

2018年,在汪海林和宋方金的带领下,编剧集体就曾提出了“剧作中心主义”,这是直接的对高质量电影内容的呼唤。

2021年伊始,我们同样呼唤创作中心主义。创作中心主义是对当下流行的制片人中心制和导演中心制的纠偏。制片人中心制对应的是电影的商业属性,关注的主要是市场和观众,导演中心制的对应的是电影的艺术属性,关注的是电影导演的艺术表达。

我们在今天一味的关注电影票房,甚至唯票房至上,其根本是一种观众本位,以金钱为导向。

而导演中心制对电影艺术和个性化甚至私人化表达的强化,也使得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观众。自电影诞生于1895年的法国咖啡馆的时候,已经彰显了它的大众性。

创作中心主义就是在充分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同时,兼顾观众的接受能力。

只有当电影生产的整个圈子都形成以创作为中心的共识,中国电影才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试想无论是制片人、编剧、导演,还是摄影、美术、录音,乃至服装、道具等都卯足了劲儿,下狠劲儿要创作出一部经典之作,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心,我们的大银幕还怕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吗?

电影创作者必须克服那种急功近利的急躁心态与做法,很多时候为了出好东西,需要“软磨硬泡”, 或者“小火慢炖”。

原创力是提高创作质量的不二法门

原创力虽然被老生常谈,但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郭敬明和于正被集体讨伐,是有良知的电影人对公平正义的集体坚持。

热门IP包括网文、小说、游戏、电视剧、电影等反复被改编、翻拍成电影揭示了中国电影原创力的不足。

根据编剧宋方金的观察,2015—2019年诞生的影视作品几乎都由IP改编而来,如《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原创剧本已少有空间。

在此境遇下,大量编剧不得不对从事改编进行妥协。IP改编确实有它的高光时刻,中国电影在利用现有的IP成就的同时,更需要增强原创力。

深入生活,在创作过程中把握住主体性,尊重艺术规律,是提升原创力的不二法门。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老话在艺术创作者中必定是家喻户晓了,但正是这最简单的话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老一辈艺术家观察生活的习惯显然没有在当下得到传承。

而城镇化生活的同质化多少也磨平了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差异性。

作为电影创作者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尽可能地去理解生活,与现实生活产生共情,乃至同呼吸共命运。

表演当中尚有“体验派”,编剧、导演、摄影等如何能不体验生活呢?这恐怕也是电影创作者的自我修养。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是走向西方

提升原创力,以创作为中心,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内容品质,自然就会提升中国电影的影响力。

2019年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20年又因为特殊的疫情成为全球第一。

但是从2011-2020这十年来的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情况就可以看出,我国电影在国外传播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是输出比例小,内容少,我国国产电影的年产量可达600多部至上千部,但是销往国外的影片只有几十部;另一方面是输出的电影国外票房也不理想,国外票房和国内票房差距较大,国外票房占比往往只有百分之几,甚至还有不到百分之一的。

除去文化折扣和电影营销的影响,我想最大的原因还在于影片质量不足。

但是提升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并不是急于寻求西方的认同,而是在自信自足基础上的自我确认。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2020年的疫情是我们很多人、很多行业的至暗时刻,但换一个思路,又何尝不是一种机遇呢?

中国电影抓住了这样的机遇,重新改变了世界电影格局。

疫情之后,除了关注票房外,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提升电影创作让更多的中国电影名留中国电影史,乃至名留世界电影史。这才是2021年新征程的长远之计,这也将使得中国电影生生不息。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