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边界感的误会,这一点最深
我在男朋友的公司聚会大合照中,发现他和一个女生挨得很近,我在想他们是不是有问题,正常同事怎么会挨得那么近呢?
我看了看照片,属于正常的拍照距离,手也没有乱放。
单单看我这么描述,读者们一般会分为两波阵营,第一波觉得和异性就得保持社交距离,不能靠得太近;
另外一波则是觉得没啥问题,这是属于正常的社交距离。
两波人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一方,也许你也在想着,到底这样的社交距离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两边都没错。
这位小伙伴看到自己对象和异性靠得很近,有猜疑之心,很合理;而她的对象在聚会上,因为要拍照,所以挨得近一些,其实也算合理。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其实是两个人对于边界的理解,并没有达成共识。
而上面的案例中,则是两个人对于社交距离的边界没有达成共识,双方都默认对方是知道自己的社交距离。两个人都保持着一种既误会,又尊重的相处模式。
我再分享一个我的经历,加深你们的理解:
有一次我跟领导加班到十一点多,准备回家时,领导说要顺便送我一程,因为他刚好要去我住的地方附近。
有顺风车可以搭,我也就很开心地答应了。可是到了停车场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领导的车,我到底该坐副驾驶,还是后座呢?
然后我就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说坐老板的车,不能坐后座,不然就把老板当成了司机,得坐副驾驶,才算是尊重。
我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啊。
于是我就径直走向副驾驶去,没想到刚打开副驾驶的门,领导就说:“你到后座去吧,我开车时不喜欢说话,喜欢安静,不想旁边有人,会影响到我。”
这里有个细节你发现了吗?我对于领导的社交边界,一开始是不知情的。
在我不知情时,只能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领导的边界,比如我在网上看到过,不能坐领导后座的这个段子。
直到领导解释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领导的边界是保持社交距离,而不是所谓的,有没有将他当成司机。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没有错。我思考的方向和逻辑都很合理;领导也没有问题,他有自己的社交偏好,并且也及时告诉我。
其实现实中,没有那么多人会故意越界做事的,别人做一些在你看来是越界的事情时,对方不一定清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对你的越界,因为大家对于边界的理解都不一样。
我在做咨询时,当来访者问我:“对方是不是压根不爱我?”
这个时候,我知道对方非常渴望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但是我既不会说爱,也不会说不爱。
而是去跟来访者确认一件事:你们对于爱与被爱的理解,是否一致?
有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是通过语言去表达认可,而有的人被爱的方式则是通过物质层面去感受。
当这两类人遇到一起时,被爱的人就会觉得,这个人天天就说一堆假大空的话,花花肠子。表达爱的人则会觉得,对方为什么不接受我的爱意?
一方:他到底爱不爱我?
另一方:她怎么对我表达的爱视而不见?
两个人一旦进入这种猜疑链当中,一方只想知道,爱与不爱这个答案;另一方也只想知道,到底是不是感受不到自己的爱。
没人再会去思考,彼此对于爱与被爱的理解是否一致了。
而当我们在沟通时,互相进入这种猜疑链的时候,该怎么办?分享一个建议给大家:
第一,先停止去分对错,这是为了防止自己出现贴对错标签的行为。具体操作就是:在对方侵犯了你的边界时,先不要去思考,对方是不是有问题,对方是不是做错了。
然后到了第二步:切换角度看待问题。当你被对方侵犯了边界时,将分对错的思考模式转换成:对方现在不一定是在侵犯我的边界,只是我们对于边界的理解不一样。我要做的是,告诉对方我的边界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表达,可以让两个人最大程度避免进入猜疑链当中。分享一个我自己操作过的案例给大家。
我之前在写作的时候,女朋友就喜欢在我写作的房间里走来走去。
然后我就会被影响思路,导致写文章时总卡壳。在这里我的边界是,写作时需要一个安静的个人空间。
而之前我也跟她表达过,我需要安静的空间,但是没有说清楚还需要独处。
这里就是我的表达准确性问题,她的确没有说话,只是走来走去,照照镜子,化化妆。从她的角度看,的确满足了我的诉求:一个安静的空间。
在这里她的边界是:她觉得亲密的两个人可以在一个空间做不同的事情,这样很亲密。这是她理解的边界,从她的角度看,的确没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我用贴标签的方式去相处,比如我说:“你能不能消停一会,让我自己一个人写完文章先,你这样走来走去,我压根没法写。”
她就会觉得自己的被套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心想:我不是给你安静的空间了吗?怎么还说我。然后我们就会吵架了。
如果我能够切换角度思考:她不一定是故意在侵犯我的边界,可能只是我们对于边界的理解还没达到一致。
然后我只需要告诉她,我具体需要一个既安静,又独立的写作环境,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边界的理解,就能够达成共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