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七十篇:大宋河山之五路征西(六)王中正立名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七十篇:
大宋河山
第十六章 五路征西(二)
 六
王中正立名
且说王中正,既领河东路,又是泾原总管,又受命节制种谔军,乃自谓李宪之副,点集镇兵六万,民夫六万,鸣炮祭旗祝词曰:“臣中正代皇帝亲征。”
中军置书记官四人,两人专司奏牒,以应朝报所需;两人专录其言语行事,以备来日撰述事迹,“使后人知有王中正也”。当时士大夫多尚名誉, 每一巨公,其子弟门下士必记其行事,撰如《王文正公遗事》、《丁晋公谈 录》,皆传于世,中正欲效法也。
是日兵发麟州,行仅数里至白草坪——当年庞籍守河东夏人侵耕之地。中正传令屯驻,即命书记官奏报朝廷:“河东兵已入夏界,贼闻风遁走。” 翌日命将士寻来巨石,勒铭曰:“大宋内府副都知、招宣使、措置麟府路兵马司、节制泾原、领河东路经略使王中正征伐碑。”先使书记官书之,中正摹写五日自书之。大军在白草坪驻扎九日,闻种谔告捷,料无埋伏,乃徐徐进军。又恐夏军知其宿营之处,未至二更即令军中灭火,后军饭尚未熟, 士卒食之多病。又禁军中驴鸣,下令杀而食之。有人言驴不当杀,恐粮米不继。中正曰:“不妨事,鄜延受我节制,彼粮皆我有也。”
种谔克夏州后,即发曲珍一军赴宥州。王中正率军至,檄种谔迎主将入城。高永能骂道:“老子光腚从范龙图杀贼,如今古稀,未见过汝辈主将。”种谔道:“此等将帅不加理睬可也。”乃尽起全军袭宥州。中正入城无所获,只有居民数十家。书记官进言曰:“鄜延兵先行,获首功;我出界二旬,斩首三十余级,何以报捷?不如挥军与种谔共取宥州。”中正从其计,在夏州屯兵五日,及至宥州,种谔已尽降其众,安民毕,引兵去取银州矣。
王中正大喜,点宥州城中居民五百余家,凡贫病者尽屠之。斩首百余级,获散卒十数人,牛马百六十,羊千九百,既犒赏三军,庆杀贼之功。奏报朝廷曰:“臣中正善后夏宥二州,宣谕天子恩德,蕃民焚香跪拜高呼万岁。”
中正且不进军,终日忙于选任夏宥二州属官,逐一问话,亲自颁印,连日饮酒高会。宥州降官有妇年三十许,略通文墨,颇有姿色,中正乃聘为书记官,终日与其在正堂调笑,猥亵作耍,无所不至。又命人制“名刺”,尽署其衔,主簿告曰:“闻有上谕种谔免受节制。”中正仰面道:“圣人云,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中正命将士遍搜民家财货,无中意者。闻永宁关大河岸崩,人地数十 尺,土下现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乃无价之宝。中正乘诸路将帅争战之际,暗派一支精壮,由主簿带领,密密采伐,以安车装载,运至汴京,进呈宝慈宫高太后。是以中正虽战功了了,仍备受奖赏也。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