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教你如何睡好觉
中医书友会第2115期
I导读:吃、喝、拉、撒、睡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睡觉在人有限的生命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民间重视睡觉情况,其中也蕴含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今天我们就跟随吕老中医学习如何去掌握睡眠中的养生之法,以达到消厌失眠,保证安眠的目的。
睡
作者/吕郁哉
劳动的力量来源,是要血液供应。血少了,就觉没有气力。脑同其他脏器一样,也在血液供应中活动,血液供应主要是靠血中的氧气。如血液缺氧,不论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会出现疲乏无力。这种疲劳,维金斯基认为:“是机体的一种暂时性机能障碍,是为了防止机体正常活动发生紊乱,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白天要劳动,黑夜要休息。正常劳动后要休息,休息后要再劳动。二者不可偏废。这种劳逸结合的办法,是民间自发的辩证思想。民间重视休息,但也反对无限度的休息。苏东坡的“活了七十岁,只算三十五。”的幽默词句,就是说把一半岁月,在睡觉中消耗去了。最早的《内经》里说:“久卧伤气”。就认识到睡觉多了,不能恢复体力,反至伤气,值得我们深思。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系华佗教学生吴普的名言。户常开合则不生虫,水常流动则不腐败。当然,人不劳动就容易生病。劳动之义大矣哉。
若要身体好,每日要起早。起早多吸些新鲜空气,身体那有不好的道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开头的几句。意思说天亮就起,先做好环境卫生,家庭成员都在劳动中生活,身体健康了疾病就不会发生。民间很重视早起,同时也结合着生产活动。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说寸金宝贵,但拿一寸光阴对比,那时光更比黄金贵重了。又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日的早晨,年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想把一天的事做好,必须早晨就要安排停当;想把一年的事做好,必须在春天安排妥当。如果事前没有计划,乱抓乱干,终究不会有成效的。
睡觉是与环境有连带关系的,这也是经验所出的。如“小儿睡得安,被褥要轻单。”被褥厚重容易妨碍小儿的发育,因此用单薄的被褥树立发育条件。又如“住的东北房,冬暖夏天凉。”因为东北与西南相较,获得日光多而对身体有益。“湿地没坐,湿炕莫睡。”潮湿、潮热最伤人体,特别湿气入体里最伤腰腿,故有此戒。
人是有理智的,可以利用环境来改造身体。如板凳上睡觉,这是打太极拳人常干的事。说凳子上睡觉,不能随意翻身,气力才能集中,拳术长进很快。又如蒲篮里睡觉。练魔术的人,从小在蒲篮里睡觉。蒲篮是圆的,睡的头足固在一起,不能伸腰直腿。这样日子久了,作起倒立、折腰弯腿等动作,来的灵活巧妙。
睡觉与情绪关系。如“人老三大害,惜财、爱子、没瞌睡。”意思是说人老了,顾虑就多。第一爱钱,只愁费用短缺;第二常愁儿女有病,或生意外之事;第三因有前面二者顾虑,故终夜不眠,专心打算。又如“心间无事瞌睡多”这与上述情节相反,恰恰说明没顾虑的人才能安眠。古人有“高枕无忧”的词句,与此同一道理。
个别人的休息方法,不专重睡觉,而是用各种方式在动中求静,达到休息。据说这种休息比睡觉还好。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等。作者对这些活动是门外汉。只知是用各种方式,做到形气合一。还有在静中求动,达到心神合一的,如气功。讲究气功的人,他们才不睡觉,专门坐着休息。有益身心,比睡觉还好。问他们为啥只坐不睡?回答说:“人身的健康在于气血充足,气属督脉行脊背,血属任脉行胸前。督任前后交流,气血才有生化,使五脏六腑气血充沛。”
上述原因,前人在这养生方面,是做了一些研究的。如《灵枢·本神篇》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宋时虞世撰《养生必要》、明朝吕复著《修养杂言》、吴正伦作《养生类要》、万生著《养生四要》、清代陆岳山撰《养生镜》,都是在祛病延年的目的上写出的。
还有几种简易而易行的方法,简介如下:
左右鸣天鼓。它的操作是先用两个手心,掩住耳孔,再将中食指搭至风池穴稍处,屈指轻轻敲打,最忌使劲。它能祛风降火,心肾相交。因为手心是心包络的荥穴(火),中指尖是中冲穴(木),耳是肾窍(水),这是上以应下之门。三者相结,就有水火既济之功。这是一种养生形式。
叩齿。它的操作是在未洒小便前,将口闭住,用上下齿轻轻叩打,以各齿接触为度。它的作用亦是心肾相交,到老齿坚。因为齿为骨余,骨为肾主,肾属水脏,主藏精。肾精足,肾气就强,才能上营于齿。壮年齿固,老年齿不落,就是这个缘故。叩齿就是锻炼肾气(水)使交于心(火),水火相交,百病消散,固齿犹其余事。这又是一种养生方式。
咽口津。《医学心悟》无上妙法云:“天生一水命曰真阴,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上炎而尅肺金,于是发烧、咳嗽、吐痰诸症生焉。热者阳乘阴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肾水虚乏而为痰。如锅中之水,热甚则腾沸,必须取华池之水,人生之津液也。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而成津。肾中阳亏,则真水上泛而为痰,将并华池之水一拥俱出,痰愈多而肌愈瘦,病诚可畏。今日一法,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腭,令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口复一口,数十乃止。以真水补正阴,同气相求,必然之理也。”所谓二六时,即亥子之时,二六为十二数,亥子时为三焦和胆气旺盛的时候。此时行之,可以清相火,使头脑清醒,这又是一种养生的方法。
作者大约十二三岁时,父亲教以搓脚心、揉眼角的方法。其操作在临睡和起床时,将两手搓热,在两脚心搓擦多次。又在两眼大角用两大拇指屈着揉揉多次。此法简便,除晚间先揉目,后揉脚,早晨先揉脚后揉目,余无任何规矩和限制。我这样做了半生,后来读书明理,才知是一种阴阳调和法。因为脚心是涌泉穴,眼角是睛明穴,是以少阴太阳相互调和阴阳。至于晚间从上到下,是由阳入阴,早上从下到上,是由阴出阳,别无深意。这也是一种养生方式。
从以上各种不同的养生方法看,总目标不外保肾水、济心火。因为人的生命根本,就在心肾两脏。《医彻》中说:“凡人有功于己者,无不珍恤。而独于至精至要之所,反而不恤者,色是也。男子二八精通,八八精绝,其常也。”《内经》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言其要也。殊不知此真阴赋于先天,则有盈怯;资于后天,则有厚薄。矧情欲交攻,劳役并侵,益少损多,供无穷之耗哉?故无病,嗜之而成病,有病者犯之而致死。”东垣谓:“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夭也。”这说明远色以保精,是养生的具体方法。因为无精则无神,无神人就死了。有人或许要问,人有精是事实,人的神在那里?这是唯心论吧!我们不拿《内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道理答复。请看民间的俗语:精神萎靡、缺乏精神,这是指精神人说的。精神饱满、精神活跃,这是指有干劲人说的。从这几句俗话中足够的答复了这问题吧?
上面叙述了民间重视睡觉情况,并以睡觉一事中,列出了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而又以节欲养精,为具体实施办法,达到消厌失眠,保证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