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外贸人的困局逻辑

疫情刚刚稳住,回工厂复工还不到一月,现在又停产放假了,先暂时停工3个月,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开工待定,等通知…

——家做出口型产品生产的企业员工这样说。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行各业受到的冲击都不小——先不拿具体数据说事,但看眼下现象——原本人潮涌动的商业街冷清了,原本抽号等位的餐饮店顾客稀疏了,原本爆满的旅游打卡地也没几个人前往了……但是,随着疫情“过去”,复工复产,人流动了起来,这些行业的闹腾现象也会慢慢的回来。

对外贸行业来说,却并非如此。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时,外贸人愁——有订单没货,没有复工生产跟不上;现在国内疫情稳住了,外贸人还是愁——人来了复工复产了,有货却没订单——国外疫情爆发抑制了需求。所以就有人讲“新冠疫情中国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外贸人被打全场”,这也成了外贸人不得不面对的困局。

既然如此,我们本着探索“解决问题”思路的态度,从困局的整体逻辑切入,看看能有什么办法可以做些缓解。

-01-

正常的外贸逻辑。

先用一个简单地逻辑图示意一下——

如上图,A指的是国内的外贸企业,包括生产厂商和跨境电商等;B指的是国外的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者以及企业消费者;C是A与B的跨境沟通交易平台或洽谈渠道,A有产品了发布在上面,B有需求了也可以在上面发布和寻找对应产品;D为产品运输(供应链的一部分),一般涉及空运和海运两种形式,中欧铁路也算一种;E为产品的海外仓,基本上为亚马逊建立,与C形成了捆绑关系。

正常情况下的外贸逻辑,即A与B在C上面达成了某货物的交易并支付费用,便会由C传递订单信息给E,再由E把A先期通过D运输过来存储在仓库中的货物配送给B,这样便形成了一次对外贸易行为。

对这一逻辑的理解可参考京东,卖家的角色就是A,消费者的角色就是B,京东APP就是C,E就是京东在各个大区(可理解为跨省/市)建立的仓库/中转站,D就是各个A要把自己的产品运到E里去的运输方式。作为消费者,B一旦下单(前提是E里面有货才可下单),C就发信息给E,然后由E给B配送,形成一次交易行为。只是对外贸易涉及到了“跨境”,相应的会牵扯到很多相关政策、法规、甚至文化,准备的资料、手续及流程会更加麻烦。

在正常情况下的外贸经营逻辑,只要尽可能的顺着A与B的供需关系做调整适应,供应链有保障——你想要的我都能及时给,我给的你也愿意考虑考虑,外贸行为便处在一种良性循环的秩序里。

-02-

国内疫情期间的逻辑。

不可否认,国内疫情期间先前的外贸交易受到了冲击。国内疫情使得货物供给不上,而彼时国外一切正常,客观地需求是恒定的,这样就出现了供给小于需求的状况——有订单却没有货。通过一张图看看这个时期外贸人的困局逻辑——

图片中新添加了F、G两个元素,F指的是对外出口型生产企业/工厂,G指的是给F提供生产原材料的企业。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正值春节假期,法定假期F、G企业的员工几乎都回家过春节了。没有员工工厂就相应的会停产,G没有给F提供原材料,F此时不需要,也没有生产产品供给给A,再由A(或者F自己)通过D把产品补充到E里面去。

常规情况下,G、F和A一定会做预估,并在春节前期赶工给E做足假期需要的备货。考虑到B们没有“春节”,需求还是会和平时一样,所以即便在假期,部分A也会和B在C上面保持贸易沟通。而疫情爆发,使得“春节”从7天延长到了2个月,原本在E里面存储的能支撑7天——或者更多一些,但不能太多,太多了库存成本太高——的货物,在7天后就没有货物提供给B了,而国内因为疫情“禁足”,G和F的员工此时却无法回到企业复工复产。

于是B这边,催着要货“我要货,货还有多少?赶紧发我”,要继续他们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会担心病毒传播“货现在还能发么,安全着么”。A这边如果讲“没货”,B就可能找其他供应商,以前预定的也可能会选择退单,使得A失去生意;A这边如果说“有货”的话,却没有工厂生产,签了订单就可能违约。两头都不是,A整的焦头烂额,费心费力的维护客户进行着保单行动,却未得分文收益,还得支付成本保持A整体上看着的“健康”状态。

面对这个阶段的困局,外贸人可以主动做的有这几方面的事情:

  • 其一,处理好与B的关系,能保的单一定保,实在不能履单了,说明缘由;

  • 其二,E中还有货的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适时的在C上面做提价调整,以控制供给量,若E中无货,便可进入度假模式,防止违约差评;

  • 其三,对于F或者A还有库存可发往E的货物,做好消毒,并准备好与消毒相关的资料以证实其安全,再发货。

除此之外,就是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并期待疫情被尽快控制下来,恢复交通,恢复人员流动,这样G和F都复工复产了产品生产就能跟上,那么通过D就可以把E里面的货物存量补上去。

-03-

国际疫情期间的逻辑。

盼星星盼月亮,疫情总算控制住了。随着交通恢复,人员流动恢复,G和F复工复产,于是卯足了赶劲儿把疫情耽搁的产量赶出来,好履单,也满足先前的需求。这不陆陆续续的产生跟了上来,“下半场”的问题来了——订单没了。货有了,却没了需求,使人焦躁。通过一张图看看这个时期外贸人的困局逻辑——

疫情在国外爆发,明显的有三大问题摆在了外贸人前面:其一,买的人少了,B的需求下降;其二,很难运出去,D的成本升高;其三,非必需品送不到B手里,E对进库商品进行的分品类限制性管理。

B的需求下降,退单、甚至无订单成了常态。因为疫情,国外也强制或非强制性进行“禁足”,企业不得不面临停工停产,因此企业类消费者对A的需求减少,甚至短暂性不需要A提供什么。作为个人消费者,在周薪制下不见得能有多少积蓄,收入的减少必然会克制(非必需品的)消费。所以,A哪怕生出出了再好的货物,把信息展示在C上面,B都可能因为不怎么需要而不消费——有供给无需求,买卖就无法进行。

关于D的运力问题,随着疫情在海外爆发,国际物流要么被政策性限制,要么因船员不足或班次不够而收到严重影响。A或者F这边产品生产跟上了,运输需求就增大了,然而面对萎缩的运力,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必然大幅度上升,高成本也一定会吃掉利润。无利可图之事,商者不干。

E根据其所在国的疫情防控需要,相应的对入库政策做了调整。如亚马逊要求:“卖家优先处理接收生活必需品、医疗用品以及其它有较高需求的商品进入运营中心;对于非上述品类的商品,将暂时停止创建运营中心的入库申请。”甚至在某些站点,直接暂停接受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FBA(亚马逊自配送)订单。意味着,若外贸经营的是非必需品,要么E根本不接收产品入库,要么即便E里有该产品,也不会从这里配送到B手中。

问题串起来就是:要买产品的人/企业少了,运费高也难运出去,偶尔下单的人还配送不到手中。这一阶段的A或者F,面临的问题是清晰的,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束手无策,只能是被动的等。如果等的着急了,能做的也只有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决定是否再次停产待工。

如果A或者F中那些实力和能力允许的企业,也可以做一些其他尝试:

  • 比如在消费者需求降低的情况下,可否通过类似于让利预购的方式进行预售,先收回部分资金,待运输及配送恢复之后再送达货物;

  • 比如寻找或者尝试其他运输方式,像几个大A将大批量产品聚合起来,在一定成本收益核算的基础上自行组织运输是否可行;

  • 比如,有没有可能对市场做个调整,从国外转回国内,将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调整利润,尝试出口转内销;

    ……

以上仅作为问题思考延展的方向演示,也是在没办法中找办法了…至于具体问题的对策,必须得根据实际政策、法规及客观条件做思考与探索。

-04-

跳出来看整体。

此次新冠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新的订单没有了、之前的订单被退单了、货发不出去、配送不到消费者手里了……供应商这边每生产一件产品就压一件的钱,这样没有赚的钱,却还得掏腰包给里面垫,也是使人恼火。

但是要相信,这些影响一定是暂时的,短暂的。只要在常规情况下,需求是真实的,那么一定程度上需求量也就是稳定的。待疫情过后,缺下的订单就一定能吃回来。把时间轴拉长了看,现在是有波动,但总体影响不会太大。所以信心还是要有的,困局的逻辑不复杂,理清楚了,咬牙挺一挺,挺过这段就会好起来。

另外,纵观此次新冠疫情对外贸的影响,也能看清楚我们在这一经济行为中,可以主动掌控的点在哪里,被动的受制于人的点又在哪里,以及这一经济行为中最核心、最致命的环节何在,以后何为?这些都是这场疫情留给外贸人值得深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