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观虫:看大师们画笔下的昆虫世界
《草虫花蝶图卷》,宋代,艳艳女史
《草虫花蝶图卷》卷本是一副长334厘米的极为罕见的工笔花鸟图卷。绘写园苑湖石间绽开秋菊、萱草、秋葵、南天竹、海棠、桂花等花卉;蝴蝶、蜜蜂、蜻蜒等翩飞花草间,一派秋光明艳景象。形象勾勒用笔工细柔婉,敷色艳丽细腻,技法为工笔重设色。
《写生蛱蝶图》,宋代,赵昌
《写生蛱蝶图》绘群蝶恋花的田园小景,作者用双勾填色法画土坡、草丛、蛱蝶,其勾线富于顿挫和粗细变化;墨色亦有浓淡轻重之分,敷色积染多层,特别是蛱蝶的翅翼更因积染而色彩浓艳厚重,从而与主要以植物色染就的草叶形成“轻”与“重”的对比。图中蛱蝶的形象最为传神,作者逼真地刻画了蛱蝶之翼薄如绢纱的质感、绚丽斑斓的花纹和蛱蝶细如发丝的根根须脚。传神的笔墨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写生功底,使本图成为研究古代蝶种的形象资料。
《秋花蛱蝶图》,明代,文俶
《秋花蛱蝶图轴》设色艳雅,花、叶、兰、石、蝴蝶等细节描绘生动细致,表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秋花蛱蝶图》款识:“庚午四月天水赵氏文俶画”,迭经恭亲王奕砢、觯斋郭世五收藏,明女史画家作品妍雅若此,甚属难得。
《工笔飞蛾图》,近代,齐白石
画中刻画一只白色飞蛾,飞蛾翅上的纹理,淡淡欲现的绒毛等,皆以细笔勾画,不仅充满质感,而且微妙地传递出其体积感和光的反射,似乎生动可触。胡佩衡曾感佩白石老人的工笔草虫“织毫毕现”、“细里有写”、“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数十年粗细写生功夫是画不到的。
蜻蜓
蜻蜓生于水际。种类很多,形体及色彩亦多样。
头上复眼甚大,四翅六足,后翅压前翅;翅透明有脉络网纹,翅角有翅痣。
腹部细长,有环状节。画时可用渴勾、勾填、点染各法。
下笔先点翅,次及头、胸、腹,后补足。色彩可用花青、赭黄、洋红、朱 、石青、淡墨等。
有一种形体小的蜻蜓,色黑,翅细长,腹细,栖息水草间,落下时两翅并拢,六足聚于胸前。
《野蔬草虫图》,宋代,许迪
《野蔬草虫图》描绘的是素净的地面上,有一株孤伶伶的白菜。零星的叶片,褪了不少绿意,也被虫子啃蚀得有些残破。一只红尾的蝗虫大剌剌地弹跳了过来,看来又是想要来饱食一顿的饕客。白菜上方,另一位访客——淡黄的粉蝶也翩然而至,与一只黑翅的蜻蜓不期而遇。看这只蜻蜓摩拳搓掌的样子,不禁令人替这只娇弱的粉蝶捏把冷汗。
《葡萄草虫图》,宋代,林椿
《葡萄草虫图》描绘了葡萄累累垂挂,蜻蜓、螳螂、蝈蝈、蝽象伏于藤蔓绿叶间的田园景致。昆虫以双勾填彩法绘制,用线刚柔相济,既准确地勾勒出秋虫或动或静的各种体态和神情,又将昆虫翅膀的轻薄或外壳的坚硬等不同的质感表露无遗,显示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精于细节表现的绘画功底。
《荷塘草虫图》,宋末元初,钱选
这件《荷塘草虫图》所画青蛙、蜻蜓、螳螂、荷叶、芦苇等不仅准确、真实,而且各具姿态,自然生动。画面少有墨线钩勒,多以色块或墨块一笔而成。墨色浓淡变化丰富,清爽雅致,布局疏密得当。全卷神完气足,生意盎然。
《蜻蜓图》,民国,潘君诺
大幅难,难于纷纷纭纭,难于其中细细微微的虫。潘先生的大幅牵牛,牵丝攀藤,草书气骨,叶舒自由,汉隶风韵;画上蜻蜓驻息于花上,居然比大片的花、叶、藤还要“扎眼”,更添乱于纷纭。
蝈蝈
蝈蝈雌者有长针尾,蟋蟀有二尾,雌者有三尾。蝈蝈全身色彩能随季节由绿变黄褐。蟋蟀可用赭墨点画。
又有“油葫芦’者,身大色黑,能鸣善跳,雌者亦有针尾。蜗牛多生墙阴石隙中,雨后常爬于蕉叶花丛,其壳纹有一定转向,行进时有肉足及触角露出壳外,遇敌即缩进壳内,画时可以渴勾后加淡彩。
白石老人这几幅花间草虫图,花冠上以墨色细写一小虫,身体勾勒简练准确,肢节历历可见,极富生趣。
知了
蝉俗称“知了”,体长者名蝉,小者名蜩。蝉全身黑色,宽大而有光泽。有六足,前两足长大如刀,可支持头部。
翅两对,宽大透明,有脉纹,能飞。雄者能鸣,前胸有鸣镜一对。画时先蘸墨画头及胸部,再画翅,后画腹。
要注意表现出在两翼掩映下的胸和腹的效果。再用浓墨画眼和足,也可用淡赭、草绿淡染,亦可应用白描及勾勒法,再赋淡彩。
这幅《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