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这几种“有毒”的家庭模式会养成抑郁的孩子
抑郁是可以人为造成的,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抑郁,而是真的身不由己。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抑郁症的产生,是由于一个人的攻击性转向了自己,慢慢地便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在《与原生家庭和解》一书中提到,失望——压抑痛苦——抑郁,这3者的循环,是很多人形成抑郁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一个抑郁症的孩子,往往是在一个需要压抑自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01、受到忽视的孩子
父母:我很忙,哪有时间顾得上来管你。
周松出生在一个体制内家庭,父亲在科学院工作。
在科学院的家属楼里生活,周松从小就在“别人家的孩子”的教育氛围里长大,“周围的人太出色了,比不上人家。”
从小学开始,周松的大脑就停不下来,“总是在思考一些没必要、自己也没法解决的问题,产生了过重的心理负担。”
他回忆,初中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对的恨,“我也不知道我恨什么,就是觉得这个世界全是黑的。”
初二时,周松观察到自己一些症状:心痛,肠胃不好,骨头和肌肉经常性疼痛,到医院又查不出问题。后来,他上网查到,心理问题会导致躯体症状,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心理疾病。
高三时,因为焦虑,周松曾让妈妈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医生,但当时家里并不重视,没想着要去医院,也不知道到哪去找医生,这件事不了了之。
直到后来上大学,周松才有机会了解自己怎么了。开学不久,全班学生在线填写一个叫“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试”的调查问卷。问卷有上百个问题,其中就包括一些隐秘的评估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状态的问题。
结果出来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给周松妈妈打过电话,但同样没有引起重视,当年第一次去专科医院看病,还是一个高中同学陪着他去的。
第一次就诊,赵松被诊断为轻度抑郁,“我爸妈还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患病。在他们眼中,我就脾气犟了点,不爱说话、性格孤僻了一点,其他的和正常的孩子也没有区别。”第一学期寒假回家,周松的生活很不规律,成天打游戏,不愿出门,同学聚会也没有去,但他妈妈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这样的情况很普遍,有一对母女曾一起参加亲子营,直至女儿休学,母亲都以为是“青春逆反心理”,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女儿手上有小刀划过的10道伤疤。她说:“我试着在我手上用小刀划一道,但做不到……我真的意识到孩子不是叛逆,是病了。”
第二学期回到学校,周松的状态更差。他过上了半夜3点睡觉,下午3点起床,一天只吃一顿饭的生活。
再后来,接到了辅导员的电话,周松的父母终于在周末赶到,陪同他再次到专科医院就诊,这一次,他被诊断为重度抑郁。
周松的确诊经历是抑郁症在中国低知晓率和低就诊率的缩影。虽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然而从初中出现躯体症状,直到大学筛查出心理问题,中间有5年时间,没有人意识到周松异于常人的表现是因为一种心理疾病。
02、被否定的孩子
父母:如果没生你,我的人生会过得比现在好一万倍。
高月一直是个乖乖女,所有事情都听妈妈的,简直都活成了一个工具人。
在妈妈的高压下,她学习成绩从来没有出过班级前五,但不管她多努力,在外人眼里多优秀,在妈妈眼里总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就算成绩一直排名班级前二, 在妈妈眼里总是“万年老二”,只有得第一了才会赢得妈妈的肯定。
工作后,她的学渣朋友成了木雕艺术家, 妈妈又嫌弃她不像朋友那样有艺术天赋。
高月在妈妈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从来不敢对她妈妈说一句不。
读高中时,跟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她分明看上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却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妈妈说你一个学生买白色的衣服,不耐脏,于是她转而挑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可母亲又说这黑色的衣服哪是小女孩穿的,太显老气了。
当母亲拿了一件紫红色的衣服,问她这件衣服怎么样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还行吧!却被母亲怼了句:你也是没有任何的主见,问你也白问!
一家人团聚去吃一餐饭,她的妈妈一边说让她点菜,当她说要点油麦菜的时候,母亲立刻反驳她, 这个时候的油麦菜这么老,不如吃空心菜!
然后拿过菜单,不由分说,就点起菜来,点完菜又批评高月, 你这人有什么用?连个菜都不会点!
这只是高月生活的一个小缩影,妈妈在高月的人生中经常越俎代庖,代替她做出所有的决定,总以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观点去左右女儿的选择。
一切都按照妈妈的意思生活,强势的妈妈总以为孩子好为由,定义孩子的人生,导致女儿高月一直缺乏自信。
世上不乏这样喜欢打击、挖苦、讽刺孩子的父母,事后还美其名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你不够好......你不应该存在......你连累到了别人......
当长期处在这种评价之中时,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负面的超我。
03、被影响的孩子
父母:你的一切都是神给的。
曾经的小爱乐观开朗自信,但自从母亲信了神,便逼迫懵懵懂懂的小爱也一起信。
从此以后,小爱努力获得的一切机遇奖项都是神赐的,小爱一切磕磕绊绊都是因为神的惩罚。
十几年过去,小爱越来越疑惑,也越来越自卑。
她总说小爱是个罪人,直到小爱考上大学的那一年。
小爱的成绩挺好,按理来说上个985没有问题。报志愿时,她却替小爱做主, 抓阄改了小爱的志愿,导致小爱直接滑到第n志愿。
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小爱直接崩溃了。问她为什么,她居然告诉说是神赐的,小爱想复读,却被她拒绝。
于是,小爱慢慢地抑郁了。
上大学后,小爱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每天以泪洗面。小爱热衷于发论文,并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这让小爱心里得到了些安慰。
小爱回家告诉了她,但她居然还告诉小爱说这也是神给的。
之后,小爱彻底崩溃了,在寝室疯狂地撞墙,自残。五天没有合眼,最后撑不下去去了医院。
重度抑郁伴精神性疾病。她还不让小爱吃药,坚信是魔鬼附体,此后小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写在最后
抑郁症之所以会越来越普遍,其实很多时候是精神世界跟不上物质世界发展的表现。
我们需要的,已经远远超过于物质上的温饱,每个人的心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情感与精神的追求。
而有人养育子女的观念还停留在“我供你吃穿,你就应该对我感恩”的状态。
这个时候就需要改变,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别让自己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抑郁症。
孩子也应该去理解自己的家庭,尝试着和父母沟通,如果将压抑痛苦替换成为表达痛苦,那么抑郁的循环也就很容易被打破,所以说出来抑郁的情况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