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中秋必做的十件事,除了吃月饼、赏月外你还知道哪些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诗,有上千首,其中较为让我们熟悉的仅有那么几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那么你知道吗?古人过中秋必做的十件事是什么?
〔吃月饼〕《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到了宋代之后,月饼的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
〔燃灯〕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观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八月十五日看潮》便写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熬夜〕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的人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现代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
〔偷葱偷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子”是一个永恒的母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秋求子的习俗主要表现为“照月得子”和“偷瓜得子”。中秋之夜,久婚不孕的少妇可在月照中天之际,独自坐在庭院中,让月光照耀自己。人们相信,不久,不孕的妇女就会怀孕。偷瓜得子的方法是,中秋之夜,无子的妇女可到别人的菜园中偷一个南瓜,并在南瓜上插一个红辣椒。这样无子的妇女便可喜得贵子。
〔吃鸭〕从时令来说,每年中秋前后,盐水鸭色味最佳,这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所以美名曰“桂花鸭”。在《白门食谱》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着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因此时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俗语说“秋高鸭肥”,鸭肉是美味佳肴的主要原料。
〔吃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北方农村每年只有秋季收获一次稻黍。一到秋收季节,看着一年艰苦劳动的收获,以为是土地神和自己的祖先暗中保佑自己。而且八月十五是土地神的生日,要好好的热闹一番,在八月十五祭神时,有一款贡品是芋头。将整个芋头煮熟装在碟上,或是米粉芋(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装在大碗里摆在供桌上,以此来祭谢土地神。
〔饮桂花酒〕桂花酒的历史好比中秋节一样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据清代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