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刀币怎样识别真假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加剧,生产力有了发展,经济呈现出空 前繁荣的景象,商品贸易的需求不断加大,货币的流通量也在增加,流通区域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齐国是当时的东方大国,拥有山泽渔盐之利,商业十分发达,齐国又是最早铸行刀币的国家,并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刀币体系。据《管子·国蓄篇》载:“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有学者从文献资料推测,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即开始流行大型刀币,俗称“齐大刀”。从形制和币文看,前期所铸形体厚大,制作精美,文字俊逸;延至后期则变得渐为粗糙,形体也变得稍小,文字则显得粗狂。大约到了战国中期,齐国势力达到了鼎盛,境内的刀币形式则由繁而简,逐渐被“齐法化”所取代,成为法定国币。
赵国刀币,形体较小、圆角独特。赵国时期的刀币通高约十三到十四厘米,重约五到十五克;刀刃与刀首之间形成了圆角,刀柄和刀身接乎于垂直状态;在其刀币的正面刻有“邯郸”、“白人”、“城白”等文记;在现已发现赵国的刀币中,还有形体更小的,通高都低于十一厘米,其刀身尽宽一厘米,这一时期赵国流通的刀币较为的广泛。
从商代贝币、战国汉代刀币和布币,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铜钱等,中国钱币"target="_blank">古钱币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蕴藏深挚的文化内在,为众多珍藏喜欢者和珍藏家所珍视,民间交流活跃。
春秋战国时期,铸行于齐国境内的刀币统称为齐刀。刀币形同实用的小刀,弧刃弧背,长柄,环首。刀币源于生产工具之刀,齐刀风格独特,类型多样,是北方刀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刀币是“刀化(货)刀币”的简称从它的名字上就可得知它由“刀”演变而来。早期的刀币没有外廓,后为增强它的坚实度,人们才加上了外廓,刀币通常有刀首、刀身、刀柄、刀环等四个部分。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刀币在样貌上各不相同,但所有刀币都不约而同地刀刃朝左。
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其形由春秋时期的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而成。
齐刀出现于春秋战国,刀体大型厚重,铸工精湛,币文流畅华美,为刀币之首。齐刀包括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据考证,四字刀和五字刀为姜姓齐国(公元前386年以前)时期的铸币,其特征是刀面外廓高于柄部,廓线于交口处中断。而三字刀和六字刀则是田姓齐国(公元前368年以后)时期的铸品,其特征是外廓的廓线与刀柄直连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