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邻里之间(随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邻居好,无价宝。”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俗语都告诉我们一个宝贵的道理:对于居家过日子来说,有个通情达理、乐于助人、容易相处的好邻居是多么重要!正因为如此,古人也很是重视对邻居的选择。古人云:“千金买户,八百买邻。”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之所以不嫌麻烦,屡次搬迁,只为给孟子找一个能够让他值得效法的好邻居。孟子一生勤奋好学,终成一代大儒,与其母的良苦用心是分不开的。

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在康熙年间,祖籍桐城的大学士张英的老家人因为盖房子与邻居发生了宅基地之争。家人火速写信给张英,想让张英凭官位施加压力让邻居让步。面对邻里之间的争执,张英没有插手,只是写了一首小诗作为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理解张英的胸怀和良苦用心,自家主动退后三尺地基。邻居知道后,感动之余也主动退后三尺。六尺巷的故事在邻里相处之间留下了千古佳话,也为后世邻里如何相处提供了典范。

我所在的小区原先是一个城中村,被开发后,2002年才开始销售住人。业主中一部分是返迁户,还有部分是淮北周边买房进城的居民。我与他们为邻在此居住了十余年,感受极深的一点就是:我的邻居大多宅心仁厚,民风淳朴,性情直率,直言快语,热心助人。我刚搬家来时,雇用的司机卸下一地的物什拿钱转身走人,留下我看着大小物件发愁如何把它们搬上位于五楼的室内。但没用我愁几分钟,周围看热闹的邻居们一拥而上,搬扛架抬,不一会便把问题搞定,走时连茶也没人喝一口,还说有事情尽管张口,都是邻居,这点小忙算什么?我被邻居们如火般的热情所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再感受到好邻居的重要性,谁家晒了衣服被子,上班后下雨了,是邻居主动收好;谁家太阳能上水后忘了关阀门,很快就有邻居上门提醒;遇到婚丧嫁娶,邻居也主动向前帮忙……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和妻子都是教师,便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周围邻居谁家孩子学习有困难,只要向我们求教,我们一定尽心尽力讲解。我担任过二十多年班主任,擅长做孩子思想工作,指导学生填中考高考志愿。虽然有时一忙就是一半天,但我们没有丝毫埋怨,为能有机会回报邻居而感到高兴。有一次我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发现楼下的邻居家门虚掩着,但没亮灯。开始我没在意,后来我回到家中一想,老觉得不对头,又下楼敲门问问情况,邻居家中根本没有人。我赶紧打电话给邻居,她才回想起来,傍晚老家有急事需要她回去,她收拾好东西就走,因心中有事,竟然忘了锁门,让我帮忙收一下外面的东西,锁好门。我办好这些事,才安心休息。我的整体感觉是如果邻里之间相处和洽,就像听一首技艺高超的乐团演奏出的奏鸣曲,和谐悦耳。

但是毕竟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在农村生活的时间长了些,把一些生活习惯保留下来,奏鸣曲中便出现了有些刺耳的乐符。例如,邻居中有几户人家坚持在楼道中养鸡,还有不少人家养各种宠物狗。于是每天楼里楼外便鸡飞狗跳,很是热闹。这鸡鸣狗叫给小区增添了不少田园色彩,但半夜鸡叫,遍地狗屎却让人烦心。这不,一大早邻居老田便有些愤怒地在楼前痛斥:“这是谁家的狗在楼道里拉屎,自己也不清扫?淮北市早就号召要文明养犬,难道没听见政府的要求吗?做人要有公德好吧?”因为楼前楼后有些空地,原来也是绿化的。但有些邻居们却看中了这些空地,并不征求谁的意见,就毁绿开垦种菜了,还圈上篱笆,生生把公共绿地变成了自家的小菜园。还有的楼道里堆满破烂杂物,有碍观瞻不说,还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物业人员也多次劝说清理,但没多久就故态复萌。这些虽然都不是什么严重问题,但确确实实影响了别人的生活。说白了这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是骨子里小农意识的残存。不说让人有些郁闷,说了又有些伤邻里间的和气。

邻里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做事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一条生活底线。我们大多曾经在农村生活,和老家宽敞又独立的小院相比,入住城市的小区里,绿化,公共设施,楼梯电梯,都成了大家的公摊面积,在考虑自己的方便和个人喜好时,也要考虑到邻居们的感受。做到不扰民,不侵占绿化的公共设施,宠物的垃圾、粪便及时清理,总之,在这变得越来越狭小、密集的空间里,希望邻里之间的相处能更加融洽和谐,更多一些互助和信任,更多一些温馨和安逸,把家安在一处,希望醒来的每一个早晨,推开窗子,可以闻到门前的花香,听到锅碗瓢盆的奏鸣,看到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画面,挺好!

作者简介:


朱良启,男,现年47岁,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烈山区淮北七中。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行参菩提》新媒体十大金牌作家。2014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先后有二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四十万余字。



(0)

相关推荐

  • 典故《让他三尺又何妨》

    点击上面的<手绘风俗风情> Комиксы и  сказки 并加关注即可看更多内容 *************************** 手绘风俗风情   2019年第五十三期总第2 ...

  • “我家的垃圾,放在我家门口,违法了?”今天给你答案

    有些人认为自己家门口 属于自家区域, 把垃圾放在自家的门口 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那么, 是否可以在门口堆放垃圾? 答案是:"不可以哦!" 那么, 在家门口放垃圾违反了哪些法? 01 ...

  • 楼道里放鞋柜引纠纷 圈占公共区域,您怎么看?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买过房的人都知道,房屋建筑面积包含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套内面积为房屋实际大小,而公摊面积则是指由整栋楼产权人共同分摊的如走廊.楼梯.电梯间.门厅等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其中,楼道 ...

  • 随笔||近邻,正渐行渐远

    近邻,正渐行渐远 袁福成||江苏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处得好的近邻大大胜于远亲,因为远水解不了近渴.当然,邻居也分三六九等,也有好.赖之分.碰上好邻居,那真是前世行善积德修来的缘分.福分,一旦 ...

  • 邻里关系,藏着三个人生真相

    今天中午下班回家,一出电梯,邻居女主人穿着睡衣,和年幼的孩子正在门口慌里慌张. 她说,出来时不小心把门带上了,没拿钥匙,锅里还炖着肉,正不知道怎么办好. 我赶紧把手机给她,让他跟老公联系送钥匙,结果老 ...

  • 不就是在门口放了一个鞋架,至于天天找物业吗?和你做邻居真倒霉

    一个叫老李的粉丝发来留言,具体是这样:老李说,他家的一个邻居真是烦人,和他家做邻居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 我问下老李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此气急败坏的.老李说:他在单元门口放了一个鞋柜,邻居不愿意了.今天找 ...

  •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让步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让步

  • 西北作家 || 吕常明系列散文之十六:​我与邻居

    吕常明系列散文十六 我与邻居 清雅贤士以松鹤为邻,神仙道长与高山为邻,悟空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与狼虫虎豹为邻,我凡夫俗子则与世人为邻.邻居不同关系也不同,喜乐也自有别.<智子疑邻>中宋富人因& ...

  • 朱良启丨关于黄豆的美好回忆(随笔)

    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常常接受父母以某种食物作为奖励,又或者曾在逆境中被某种食物所安慰,那么这种口味或许会成为他的一生所爱.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一直喜欢吃豆制品食物了. 我出生在上世纪 ...

  • 朱良启丨难忘那时岁月(随笔)

    臧克家曾在诗中深情地描绘过一匹<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每次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文时,一头骡子的形象便悄然浮 ...

  • 朱良启丨犹忆少时读书事(随笔)

    1977年秋,六岁的我背着书包开始了人生求学之路,说起来心酸,我的学校根本称不上一所学校,只是一个极简陋的教学点,复式班教学,两间教室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分坐两边.一位女教师,轮流给我们上课.就在这样的环 ...

  • 朱良启丨我眼中的陌生人(随笔)

    曾几何时,社会上开始流传一句话: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然后举出若干例子来说明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危害,甚至有人专门到小学或幼儿园做实验,验证孩子们是多么容易轻信陌生人,呼吁社会和家长加强对孩子防范陌生人的教育 ...

  • 朱良启丨收音机的故事(随笔)

    1979年的深秋,做教师的父亲买来了当时全村第一台收音机,在我印象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时年九岁的我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在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的半路上,路旁一位干农活的本家叔叔大声告诉我:"快回家看 ...

  • 朱良启丨鼠祸(随笔)

    周五上午,我到医院打完最后一针狂犬疫苗,感觉终于摆脱了束缚,心里一阵轻松,虽然医嘱犹然在耳:在一周内仍不能沾酒.不能吃巧克力.不能喝茶.忌辣椒.这一切都源于一场鼠祸. 还在九月初时,我刚下班回到家,妻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