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商业银行智慧化转型

李春雷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如何发展金融科技,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化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首要课题。
背景:互联网金融快速占领市场
    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金融快速占领市场,商业银行网点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截至2016年末,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达36%,用户近5亿人,互联网将成为未来金融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已经吹响了中国金融转型的新号角。
    从业务模式看,互联网金融建立起了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形成了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明显优势。而传统银行受制于客户视图不完整、产品设计缺乏创新、渠道产能未得到充分释放、系统平台功能不完善等因素,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用户行为习惯改变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越来越多的交易将发生在金融机构的营业时间以外,集中在碎片化时间内;用户逐渐倾向于网银、手机APP、微信公众账号、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用等多渠道完成交易;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期望已从关注产品向体验至上转变。
思路:优化线上线下融合渠道
    一是以“智慧网点”“智慧渠道”为抓手,优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渠道。网点升级,打造“智慧网点”。围绕“前台业务简约、后台业务集中”的原则,积极推动智慧厅堂系统和智慧运营体系建设,加快实现会计运营的“集中作业、集中授权和集中监督”,提高客户体验感。同时,针对客户群体的需求,推动传统网点向销售型、轻型化网点转型。移动优先,打造智慧渠道。在客户营销、业务产品、服务流程上插上“移动优先”的翅膀,深度整合和开发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小微云、扫码付等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服务的数据化、场景化、智慧化,帮助客户在交易过程中的多个服务渠道之间实现无缝切换,创造完美服务体验。
    二是以合作共享为途径,搭建批量化获客渠道。依托“智慧支付”等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外部融合创新,聚集金融生态资源。运用互联网思维优化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搭建开放式的新型业务经营平台,打通上下游,推动银行服务与客户生产、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实现批量获客。同时,充分运用“跨界、创新、融合”的金融新思维,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相互协同,向目标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金融公司开放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利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物联网、云计算、人脸识别、区块链等创新技术,针对场景获客导流,提供契合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构建共赢生态。
    三是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打造精准营销渠道。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客户细分实现精准获客。大数据平台将采集的多元化客户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实现客户的多维度细分与立体生动的画像;基于客户画像,利用数据聚类方法及客户标签库,实现客户价值、客户生命周期、位置信息及活动场景的细分;通过构建细分场景下特定客户群体的营销分析模型,找到潜在的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同时,建立产品装配工厂和配套的敏捷研发机制,基于不同的产品线、众多的基础产品研发差异化的装配模型,设计符合不同客户需求的营销策略,快速推出定制化的可销售产品。
    四是以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为载体,丰富全方位创新渠道。构建基于科技金融的全新生态,推进服务创新。通过大数据应用,全方位地展示用户的消费偏好和习惯,根据客户投资偏好设计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打造“敏捷组织”,推动管理创新。在银行内部设立单独创新单元,在不影响主营业务的前提下,对创新项目进行孵化,提高创新的成功率。
    (作者为青岛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毕业于暨南大学)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0)

相关推荐